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探尋歷史奧秘

    五代十國指的是唐末至宋初的54年(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政權,十國指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北漢這十個割劇政權),這一期間,政權更替頻繁,社會動盪,戰亂不止,百姓流離失所,在五代十國這短短54年中竟一共出了15個皇帝,足以想像其混亂程度,五代十國的15個皇帝中大部分都昏庸無能,但是其中卻有兩位好皇帝,他們就是後周的郭威與柴榮。

    郭威

    郭威原是後唐莊宗李存勖親軍,因助後漢劉知遠稱帝,升為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成為後漢統帥大軍的將相。乾祐元年(948年)平息李守忠叛亂,而後北伐擊敗契丹,因功升為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兼樞密使,河北諸州郡皆拜服。乾祐三年(950年),劉承祐與李業密謀,下詔命郭崇除掉王峻、郭威,同時命李弘義誅殺侍王殷,企圖一舉剷除前朝舊將勢力。不料李弘義將詔書示與王殷,王殷遂告知郭威。郭威立即採用魏仁浦之計,偽造詔書,宣稱劉承祐令郭威誅殺諸將,諸將便推舉郭威起兵討伐。郭威在十一月十四日渡河,並讓宦官瑽脫告知劉承祐將李業殺掉,不料李業將郭威全家殺死。郭威大怒,於七裡坡大拜後漢,劉承祐被殺。後有人來報契丹南下,郭威北上經澶州時,士兵推舉郭威為帝。返回汴梁後,於951年,也就是廣順元年 正月丁卯日正式稱帝,國號大周,定都汴京,史稱後周。

    郭威稱帝后重用文臣,崇尚節儉,禁止各地進貢美食珍寶並將宮中豪華寶物全部砸;他仁愛百姓,減輕人民賦稅;去曲阜拜謁孔廟、修繕孔廟,堤拔孔子後裔為官,以示尊崇聖人,要以儒教治國;他改革弊政,將後漢所設的不後理賦稅取消,禁止地方官進貢,廢除了後晉與後漢的一些殘忍的刑罰,將諸州派出的閒散的親事官全部開除,放寬後朝極為嚴酷的鹽、酒、皮革的禁令,將京城中無名額創僧尼寺院等一併廢除。將無主之田送與數十萬歸中原的幽州饑民,並免其差稅。以田分給現佃戶為永業 ,使編戶大量增加,農業得以發展。

    郭威在位四年間,崇尚節儉(郭威臨死前告誡柴榮他的陵墓不得勞民傷財,這在皇帝中是罕見的)、虛心納諫、改革弊政,準備統一戰爭,使後周國力日盛。政冶經濟得到了較大發展,是五代十國為數不多的明君。

    柴榮

    周世宗柴榮是郭威的養子。顯德元年(954),郭威去世,柴榮即位,為周世宗,柴榮即位後決心遵照養父的遺願,立志委幹出一番大事業。在位期間承父意志,整頓軍紀,操練兵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誓要統一。

    顯德元年,北漢與契丹勾結南犯,柴榮親自帶兵出征,大飯契丹,北漢驍將張元徽被殺,劉崇單騎北逃。採榮趁勝整飭軍紀,將臨陣脫逃者斬殺,重賞有功兵將。而後乘勝追擊,包圍北漢都城太原,因糧草不足班師。同年十月,柴榮命趙匡胤廣招天下勇士,“選取優者為殿前諸班”,並整頓軍紀,殺伐果決“挾私斷殺平民”的供奉官郝光庭以“棄市”處決。左羽林大將軍孟漢卿,因“監納厚取耗餘”,令其自盡……不久後禁衛軍成為無比強大的軍隊。

    顯德二年(955)一月,柴榮下詔“在朝文班,各舉堪為令錄者一人。雖因族近親,亦無妨嫌。授官之日,各署舉主姓名,若在貪官濁不任,懦弱不理並量事輕重,連坐舉主。”三月又下詔“應逃戶莊田,並許人請射承佃,供納租稅。”四月採納比部郎中王樸“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的建議,制定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

    時年七月攻後蜀,閏九月大破後蜀,收回秦、成、階三州,十一月攻克鳳州;顯德三年(956),柴榮親率丁夫十萬徵南唐,派李谷、李重進、趙匡胤等將出戰,令任命李重進為淮南道行營指揮使,大敗唐軍,取滁、揚、秦、光、舒、蘄六州,五月柴榮回京,造戰艦數百艘,命南唐降兵教周人水戰。顯德四年(957)二月,柴榮再徵南唐,攻破南唐紫金山寨,並克壽州,共消滅南唐軍四萬人,十一月,柴榮三徵南唐,所向披靡,連降濠州、漣水、亳州三州;顯德五年(958)一月,柴榮親征楚州,二月,破揚州,三月,破泰州、廣陵、迎鑾江口。南唐李後主投降稱臣,柴榮平江北,共得州十四,縣六十;顯德六年(959)四月親征契丹,至寧州,刺史王洪獻城投降,柴榮領兵水陸俱下,益津關契丹守將終廷暉獻城投降。瓦橋關守將姚內斌獻城投降。鄚州刺史劉楚信獻州投降。僅用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後因疾而返,六月十九日,柴榮在汴京去世,享年39歲。

    柴榮在位五年,這五年內他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等四州;南破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伐契丹,兵不血刃,連克二州三關。為“五代第一明君”

  • 2 # 五經博士

    五代十國是繼東晉十六國後的又一亂世,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皇帝的尊位已然爛大街,同一時期天南地北帝號比比皆是。偶有割據政權即無皇帝之名亦有其實,差的只是個虛銜而已。若皆以帝王等同視之,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後周太祖郭威以及世宗柴榮,他們的豐功偉業不需筆者贅述,結束五代十國亂局的功勳一半要記在他們父子二人頭上。除後周一朝外,當時天下還有很多豪傑可以評說,然而善始善終者著實不多。若論有為且值得後世稱道的君王,筆者想到一人和大家聊一聊。

    錢鏐十國之中吳越國創立者,錢鏐自幼習武,擅射好舞朔,成年後以販私鹽為生。唐末天下大亂,錢鏐跟隨董昌保境安民,累遷至鎮海軍節度使,後董昌叛亂,錢鏐奉命討伐董昌,被任命為鎮東節度使,征戰中逐漸割據兩浙十三州。先後被唐、後梁、後唐封為越王、吳王、吳越王、吳越國王,兩浙雖然富庶,但三面受敵。所以,自始至終錢鏐及後代都沒有稱帝,而是選擇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對外稱臣,對內規制一應皇帝標準進行。錢鏐在平定董昌以後,深受唐昭宗讚賞,因此賜他“金書鐵券”,這個鐵券上嵌楷書金字333個,最主要的內容是“卿恕九死,子孫免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免死金牌,這個金書鐵券縱29.8釐米,橫52釐米,厚2.14釐米,重約132兩,約為6寸照片的10倍大。 錢鏐之所以受到兩浙百姓的真心愛戴,除了保境安民,修建錢塘江捍海石塘,使“錢塘富庶盛於東南”之外,最主要還是因為他的遺訓,也就是武肅王遺訓,前三條有兩條是要求自己的後代愛惜百姓,第二條則是要求後代對中原王朝稱臣,使兩浙老百姓免於戰火,安居樂業。公元978年,吳越忠懿王錢俶奉旨入汴京,被扣留,自獻封疆於宋。

  • 3 # 回眸五千年

    能達到好皇帝標準的只有後周的那倆個皇帝了,郭威和柴榮。

    尤其是柴榮,他的文治武功在整個封建王朝都是出類拔萃的,在位期間屢敗契丹和北漢。

    但是天妒英才,在他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被上天帶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運動藍芽耳機和一般的藍芽耳機的區別在哪裡呢,JEET運動藍芽耳機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