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當下的答案

    厭世,是一種情緒狀態。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世”,就是主觀世界,它是怎麼形成的呢?是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我們跟世界互動帶給我們的綜合體驗,厭世,實際上是對這個“與世界的互動模式給自己帶來的不舒服”的討厭和排斥,其實你認為的那個世界只是真實世界的一個部分,如果你已經成年了,就可以轉化一種方式跟世界互動。

    告別昨天看世界的方式,在今天選擇看到不同的世界,關注事情的你想要的部分,與世界互動出一個你喜歡的關注。

  • 2 # 楊茗易學

    讀一些心靈雞湯的書,這樣可以更進一步的調整我們的心態,讓厭世的情緒更少一些。

    多想想關心我們的人,那樣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活著,還有很多關心自己的人,人不能太自私,我們同時也應該關心他們,這是相互的關係。這樣可以很好的調節自己的心理。

  • 3 # 哩子小姐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一個人為什麼會厭世?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生命無意義,難免會產生厭世的情緒,極端時會選擇自殺。而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可能與以下兩個原因有關:

    1.對生活現狀的不滿,又找不到突破口。

    目前的生活裡,那你可能總是受挫,每次努力工作、認真學習但卻總得不到好結果。總是得不到自己渴望的東西。

    人一旦失去鬥志,就容易關閉外界的世界,覺得世界對自己太不公平,感到某種程度上的絕望。對世界不抱希望,對自己失去信心。

    2.與他人失去聯結感。

    “內化的自體與客體之間的聯結受到了威脅,使得自體產生了一種被內部客體拋棄的感覺,或者自體與客體均在喪失的感覺,那麼個體便會體驗到強烈的痛苦,其中,空虛感,無意義感,無聊,以及對孤獨的體驗與應對能力的消失,是主要的內容”。

    直白地說就是,你可能經歷過創傷性事件,導致你與重要的人失去了聯結,感受到很強烈的痛苦,其中空虛感是佔主要地位。就如一場地震,一個人失去了摯愛的父母或者伴侶、孩子,他們之間的聯結就斷了。那麼這個人就很容易感覺自己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從而悲觀厭世。

    好訊息的是,你能夠提出這個問題就說明你還是想要改變,對生活還有希望。給你幾點建議。

    厭世者自救指南

    1.意識到自己的厭世情緒。當你產生厭世的情緒時,及時從厭世的情緒裡抽身而出。然後覺察一下自己為什麼會產生厭世情緒。從原因入手,知道了原因所在,才能想辦法避免可能產生的結果。

    2.轉移你的注意力。把你的注意力從厭世的情緒還有想法移開。最好的辦法就是去行動。多做一些有建設性的事情,可以去參加一些自願者活動,或者加入俱樂部學習,或者發展興趣愛好,讓自己有事可做,忙了一天躺下就睡的感覺真的很棒。

    3.與外在世界產生聯絡。去發展新的人際關係,或者把自己的想法、情緒狀態跟身邊人傾述,或者是找心理諮詢師。負能量真的不能堆積,不然總有一天你會被負能量吞沒。

    4.得不到的不勉強,能夠得到的要珍惜。不要因為得不到的東西放棄生活。把你的期望值降低,把握在手裡的才是真實存在的。在珍惜目前自己所擁有的基礎上,去努力希望得到的。記得,目標要求不要太高。肚子都填不飽,卻想著一夜暴富,這不太現實。

    現在解決不了的事情,那就想一下十年後的你面對這樣的事情會怎麼做?

  • 4 # 安米心理

    當一個人找不到生命的意義,經常感到空虛、無聊、絕望時,難免會產生厭世的情緒,極端時會選擇自殺。一個20來歲的青年人,因為找不到生命的意義而自殺。在自殺前,他進行了數年的深思熟慮,試圖透過思辨去論證生命到底有沒有意義。反覆思考的結果是生命沒有意義,最終他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生命有沒有意義”?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也是一個心理學問題。從精神分析的視角來說,當一個人內在“有一個整合的自體,以及與整合的他人(內部客體)的聯絡,使得一個人不管時間和環境的變遷始終存在著的一種連續感。這種連續感使個體感受到歸屬於人類關係網的感覺,並確保體驗到生命的意義”(Otto·Kernberg)。所以,生命的意義來源於與他人的聯結感。當因為各種原因(比如強烈的創傷),“內化的自體與客體之間的聯結受到了威脅,使得自體產生了一種被內部客體拋棄的感覺,或者自體與客體均在喪失的感覺,那麼個體便會體驗到強烈的痛苦,其中,空虛感,無意義感,無聊,以及對孤獨的體驗與應對能力的消失,是主要的內容”。

    簡單地說,當個體與他人存在著穩定的情感聯絡,那麼他會產生一種整體感、連續感、意義感;反之,當這種情感聯絡被中斷了,或受到威脅了,整體感、連續感消失了(自我認同的混亂),意義感受到了威脅(聯結感喪失),此時,個體會感受到強烈的痛苦,其中空虛(emptiness)是佔優勢的體驗。

    如何應對空虛感?最關鍵是建立與他人的情感聯絡。對於精神病型人格和邊緣型人格來說,在移情關係下,透過治療師的參與其中,將病人內在的部分客體、部分自體慢慢地整合在一起(透過修通原始防禦的操作,透過對治療情景下空虛感與分裂感的忍受、覺察和解釋),並逐漸形成自體與客體的情感聯結。對於自戀型人格來說,當他們的原始自戀被充分的理解、迴應,逐漸地減緩其能量,那麼被原始自戀所覆蓋的自體與客體之間的聯結,與他人的情感聯結便能建立起來。對於抑鬱型人格或神經症性抑鬱,他們的自體與客體之間的聯結是穩定的,只是因為嚴厲超我的苛責而阻礙了這種聯結。因此,當超我變得柔和,自我與超我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為平等之後,本身存在的自體與客體的聯結便能重新體驗到。

    人的根本屬性是社會性。個體需要他人,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始終是一個人需要考慮的問題。那個自殺的青年人面對空虛時只是侷限於哲學的思考是不夠的,這可能是對於建立關係的逃避。如果他允許別人走進內心,重建對人的信任感,當情感聯結被建立起來之後,也許不致於走上絕路。當把關係建立過程中的阻礙充分的移除之後,人的天然的情感聯結就會浮現出來,也便能得到一段持久而穩定的關係。此時,整體感、連續感、意義感均被持久的體驗到,空虛感、無意義感、厭世的情緒自然不會再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韓信的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