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有朋:我知道時光,眼裡還有遠方!
他有多重身份,歌手、演員、製片、導演、廚師、導師,每一個都做得風生水起。因為是偶像身份出道,所以很多人說,他是靠臉吃飯的人。因為很多身份的成功轉換,還有人說:他活出了偶像的終極範本。
十個個小鮮肉,不敵一個蘇有朋。
蘇有朋,走進大眾視野是從“小虎隊”這個組合開始,相比較現在的TFBOYS、NINE PERCENT,小虎隊的火爆程度並不亞於他們,在小虎隊的成員中,蘇有朋是乖乖男的象徵。除了姣好的容貌,他在學校也是一代叱吒風雲的人物,學習成績不是一般的好,典型的學霸,從中考到高考,在學校文化課成績排名中穩居全校第一。在校內,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好學生,做著每個學生都在做的事;在校外,他是一個明星,演出將他週末和晚上的時間排得滿滿的。
一直以來,蘇有朋都將“學生”這個身份當成自己年少時最重要的標籤。在小虎隊期間,他赴英國遊學,在大學聯考之際,他利用一年的時間停止了所有商演活動,回到學校認真備考。這一年,他再次成為“理工學霸”。這個成績,已經能上清大機電,但蘇有朋說:清大太遠,所以選擇了臺大機械。大學的時候,他寫了一本關於自己如何備考的書——《青春的場所》。
和所有人一樣,蘇有朋也有過這樣的時刻“腦袋空曠,無助感襲來,不知道接下來會面臨什麼……”,在歷經人生的輝煌之後,蘇有朋也面臨著事業發展和學業無法兼顧的問題,於是,他選擇了休學,當年的乖乖仔由此也陷入了時間的荒崖,媒體開始對他口誅筆伐,那時的他連家門都不敢出,隨之而來的是小虎隊成員陳志朋的服役,蘇有朋的人生從事業巔峰一下跌落谷底。
人生對他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蘇有朋:要站出來做人,背後真的要吃很多苦,一條死路走下去,總會有盡頭。
1995年,蘇有朋在自己的演唱會中說了這句話:“要站出來做人,背後真的要吃很多苦。”在生命的無度迴盪中,蘇有朋並未退縮。在不大的年紀,他已經學會如何走出夢幻,面對傷口,去發現另一個嶄新的世界。
隨著“小虎隊”的解體,蘇有朋踏上了單槍匹馬的征程。出唱片、當主持、上綜藝,全部都有嘗試,然而好運並不會對失意的人有任何袒護或手軟,歷經種種努力和彷徨後,蘇有朋在事業上的起色甚微,接踵而來的是父母生意的失敗,經濟來源成為擺在全家人面前最主要的問題。如果連餬口都不能安度,又該用什麼來喂大夢想呢?
此時的蘇有朋就面臨這樣的問題。好在,時間並不是一個真正負心的人,它會在一個恰當的節點把“厚積薄發”這個詞證明給你看。憑藉一部《還珠格格》,五阿哥蘇有朋再次步入人生的輝煌時刻,此後相繼出演了《絕代雙驕》、《紅娘》、《老房有喜》、《情深深雨濛濛》、《倚天屠龍記》,每一個角色都深入人心,他也終於從偶像派過度到了實力派。所有人都在為他吶喊喝彩,只有蘇有朋,被冷靜佔據了整個生命。
在二次的事業巔峰期,蘇有朋再度停下前進的腳步,接了更具挑戰性的話劇《菊花香》,後又在《風聲》中有了絕佳的表現。就在大家看見的一派前途明朗中,蘇有朋再次選擇了緊急撤離,跨界到了製片、導演。他說:我以前經常沒有安全感,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但因為停下來,讓自己感覺最近比較自在。所以,很多人說,一直以來,蘇有朋都是不那麼“安穩”的人。但他每一次的現身,都會給人驚豔。關於取捨,他說“一條死路走下去,總會有盡頭。”,但他,選擇的是不斷將陳舊的自己打破,成為那個在茫茫旅途中流浪的人。
蘇有朋:我們都不過是在這世間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從演員身份出走後,2014年,蘇有朋當起了導演,《左耳》一舉成功,2017年《嫌疑人x的獻身》也收穫了不錯的口碑。這一年,他發了這樣一條動態:在還沒想好為什麼非要繼續導電影之前,我要放個大假。他說休息並不是為了走更長的路,那是雞湯裡的毒,自己這麼做,不過是人生毫無規定中的一個選項。
在蘇有朋消失的這段時間,有網友在紐約大學偶遇蘇有朋,原來,他已經踏上了出國深造之路,所以很多人說:悶聲去留學,這才是清醒的學霸。
留學歸來,我們在《中餐廳》第二季中再見蘇有朋,依然年輕活力,除了時不時被拿出的“五阿哥”梗,蘇有朋將所有的經歷都放在了“當大廚”這件事上,在這個節目中,蘇有朋活成了一尊神,不但承擔了所有笑點,大哥力爆棚,美食飲品做得也是有滋有味,而且成了唯一一個“比攝像機起得還早的人。”作為一個“前輩”,蘇有朋完全不會因為後生們的玩笑而有任何的不悅,甚至會孩子氣的和他們追打成一團。同框合影中也毫無年代軸線上的違和感。
蘇有朋是感性的,真實的,也是可愛的,令人費解的,他總能在自己的“舒適圈”之外獲得新生,力排眾議,然後站成一個奇蹟。他永遠在成長,卻永遠長不大,他永遠在探索,也總是能有所斬獲。他總是說著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卻永遠期待著人生的每一個拐角,認真對待生命的每一次轉彎,不管是福是禍,是開心還是難過。他用生命詮釋著什麼叫“生命不息,折騰不止”。就像他在微博簡介中所說的“大鬧一場,悄然離去。”短的八個字表明瞭他對生命的理解和人生的態度。
蘇有朋:人生就像一家客棧,每個早晨,都是一位新來的客人。
2017年,已經成功轉型成導演的蘇有朋已經將人生重心進行了重置,事業已經不再是排頭兵,轉而將生活作為了生命的重心。在他的個人社交平臺上,我們時不時看見一些美味餐點,以及一些搞笑圖文。忽一日,他依然調皮地奉勸大家一起來乾了這碗雞湯。他說:人生就像是一家客棧,每個早晨,都是一位新來的客人。無論到來的是悲傷之徒,還是喜悅之客,我們都應笑臉相迎的積極款待,來者皆是客,我們要感激,因為他們每一次的出現,都會給你指引。
曾經流傳這樣一句話:沒有還珠格格的暑假,是不完整的。你是否還記得當年熟悉的旋律呢?“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跑共享人世繁華。”轉眼,《還珠格格》已經播過20年,出走半生的蘇有朋,歸來仍然是個少年。他已然活成了一個經典偶像:知道時光,眼裡也一直有遠方……
願:每個看見這篇文字的你我,生命所到之處,能笑納命運的波瀾,也能發現時光的溫暖。
蘇有朋:我知道時光,眼裡還有遠方!
他有多重身份,歌手、演員、製片、導演、廚師、導師,每一個都做得風生水起。因為是偶像身份出道,所以很多人說,他是靠臉吃飯的人。因為很多身份的成功轉換,還有人說:他活出了偶像的終極範本。
十個個小鮮肉,不敵一個蘇有朋。
蘇有朋,走進大眾視野是從“小虎隊”這個組合開始,相比較現在的TFBOYS、NINE PERCENT,小虎隊的火爆程度並不亞於他們,在小虎隊的成員中,蘇有朋是乖乖男的象徵。除了姣好的容貌,他在學校也是一代叱吒風雲的人物,學習成績不是一般的好,典型的學霸,從中考到高考,在學校文化課成績排名中穩居全校第一。在校內,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好學生,做著每個學生都在做的事;在校外,他是一個明星,演出將他週末和晚上的時間排得滿滿的。
一直以來,蘇有朋都將“學生”這個身份當成自己年少時最重要的標籤。在小虎隊期間,他赴英國遊學,在大學聯考之際,他利用一年的時間停止了所有商演活動,回到學校認真備考。這一年,他再次成為“理工學霸”。這個成績,已經能上清大機電,但蘇有朋說:清大太遠,所以選擇了臺大機械。大學的時候,他寫了一本關於自己如何備考的書——《青春的場所》。
和所有人一樣,蘇有朋也有過這樣的時刻“腦袋空曠,無助感襲來,不知道接下來會面臨什麼……”,在歷經人生的輝煌之後,蘇有朋也面臨著事業發展和學業無法兼顧的問題,於是,他選擇了休學,當年的乖乖仔由此也陷入了時間的荒崖,媒體開始對他口誅筆伐,那時的他連家門都不敢出,隨之而來的是小虎隊成員陳志朋的服役,蘇有朋的人生從事業巔峰一下跌落谷底。
人生對他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蘇有朋:要站出來做人,背後真的要吃很多苦,一條死路走下去,總會有盡頭。
1995年,蘇有朋在自己的演唱會中說了這句話:“要站出來做人,背後真的要吃很多苦。”在生命的無度迴盪中,蘇有朋並未退縮。在不大的年紀,他已經學會如何走出夢幻,面對傷口,去發現另一個嶄新的世界。
隨著“小虎隊”的解體,蘇有朋踏上了單槍匹馬的征程。出唱片、當主持、上綜藝,全部都有嘗試,然而好運並不會對失意的人有任何袒護或手軟,歷經種種努力和彷徨後,蘇有朋在事業上的起色甚微,接踵而來的是父母生意的失敗,經濟來源成為擺在全家人面前最主要的問題。如果連餬口都不能安度,又該用什麼來喂大夢想呢?
此時的蘇有朋就面臨這樣的問題。好在,時間並不是一個真正負心的人,它會在一個恰當的節點把“厚積薄發”這個詞證明給你看。憑藉一部《還珠格格》,五阿哥蘇有朋再次步入人生的輝煌時刻,此後相繼出演了《絕代雙驕》、《紅娘》、《老房有喜》、《情深深雨濛濛》、《倚天屠龍記》,每一個角色都深入人心,他也終於從偶像派過度到了實力派。所有人都在為他吶喊喝彩,只有蘇有朋,被冷靜佔據了整個生命。
在二次的事業巔峰期,蘇有朋再度停下前進的腳步,接了更具挑戰性的話劇《菊花香》,後又在《風聲》中有了絕佳的表現。就在大家看見的一派前途明朗中,蘇有朋再次選擇了緊急撤離,跨界到了製片、導演。他說:我以前經常沒有安全感,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但因為停下來,讓自己感覺最近比較自在。所以,很多人說,一直以來,蘇有朋都是不那麼“安穩”的人。但他每一次的現身,都會給人驚豔。關於取捨,他說“一條死路走下去,總會有盡頭。”,但他,選擇的是不斷將陳舊的自己打破,成為那個在茫茫旅途中流浪的人。
蘇有朋:我們都不過是在這世間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
從演員身份出走後,2014年,蘇有朋當起了導演,《左耳》一舉成功,2017年《嫌疑人x的獻身》也收穫了不錯的口碑。這一年,他發了這樣一條動態:在還沒想好為什麼非要繼續導電影之前,我要放個大假。他說休息並不是為了走更長的路,那是雞湯裡的毒,自己這麼做,不過是人生毫無規定中的一個選項。
在蘇有朋消失的這段時間,有網友在紐約大學偶遇蘇有朋,原來,他已經踏上了出國深造之路,所以很多人說:悶聲去留學,這才是清醒的學霸。
留學歸來,我們在《中餐廳》第二季中再見蘇有朋,依然年輕活力,除了時不時被拿出的“五阿哥”梗,蘇有朋將所有的經歷都放在了“當大廚”這件事上,在這個節目中,蘇有朋活成了一尊神,不但承擔了所有笑點,大哥力爆棚,美食飲品做得也是有滋有味,而且成了唯一一個“比攝像機起得還早的人。”作為一個“前輩”,蘇有朋完全不會因為後生們的玩笑而有任何的不悅,甚至會孩子氣的和他們追打成一團。同框合影中也毫無年代軸線上的違和感。
蘇有朋是感性的,真實的,也是可愛的,令人費解的,他總能在自己的“舒適圈”之外獲得新生,力排眾議,然後站成一個奇蹟。他永遠在成長,卻永遠長不大,他永遠在探索,也總是能有所斬獲。他總是說著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卻永遠期待著人生的每一個拐角,認真對待生命的每一次轉彎,不管是福是禍,是開心還是難過。他用生命詮釋著什麼叫“生命不息,折騰不止”。就像他在微博簡介中所說的“大鬧一場,悄然離去。”短的八個字表明瞭他對生命的理解和人生的態度。
蘇有朋:人生就像一家客棧,每個早晨,都是一位新來的客人。
2017年,已經成功轉型成導演的蘇有朋已經將人生重心進行了重置,事業已經不再是排頭兵,轉而將生活作為了生命的重心。在他的個人社交平臺上,我們時不時看見一些美味餐點,以及一些搞笑圖文。忽一日,他依然調皮地奉勸大家一起來乾了這碗雞湯。他說:人生就像是一家客棧,每個早晨,都是一位新來的客人。無論到來的是悲傷之徒,還是喜悅之客,我們都應笑臉相迎的積極款待,來者皆是客,我們要感激,因為他們每一次的出現,都會給你指引。
曾經流傳這樣一句話:沒有還珠格格的暑假,是不完整的。你是否還記得當年熟悉的旋律呢?“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跑共享人世繁華。”轉眼,《還珠格格》已經播過20年,出走半生的蘇有朋,歸來仍然是個少年。他已然活成了一個經典偶像:知道時光,眼裡也一直有遠方……
願:每個看見這篇文字的你我,生命所到之處,能笑納命運的波瀾,也能發現時光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