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老璞

    周易,源自古人的卜筮。卜筮,是一種古老的預測方式。

    人們對於過後的事物需要做出一定的判斷時,就需要預測。由此產生預測學。

    現在人們預測事物的條件很多,比如科學公式,傳統經驗,歷史記錄總結的規律,等等。而古人沒有這些條件,所以只能透過神靈的資訊來預測,而獲得神靈資訊的方式也有多種,比如:天象,氣候,做夢,灼燒龜甲,卜筮,等等,所以卜筮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不要覺得古人這樣做很可笑,在當時看來,這都是非常合理的方式。這些方式有些也遺留到了現在,比如抽籤或者搖銅錢算卦。甚至很多高學歷和高身價的人,也會藉助算卦的方式來進行預測,就是因為其它預測方式不能給出完整和可靠的預測結果,所以只能藉助傳統方式來預測。因此不能單純的認為這屬於迷信,這些方式有它的合理性和存在價值。

    在卜筮的過程中,慢慢積累了很多對卜筮結果的記錄,這些記錄一個是卜筮的結果,後來演變成八卦、六十四卦,一個是對卜筮結果的解釋,後來演變成爻辭、卦辭。傳說,八卦是三皇之一的伏羲發明的,到了商代末期,周文王將八卦演化為六十四卦。負責卜筮的人把爻辭卦辭集合成冊,這就是《周易》。

    傳承到春秋時期,孔子認為《周易》中包含了很多古人的哲理,於是按照他的理解,對《周易》掛爻辭的內容進行了解說,形成了現有的《周易》的內容。

    此後,《周易》成為儒家弟子學習的課本,並在漢代被列為國家的教材,與《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等並稱為“五經”,於是《周易》也被稱為《易經》。

    道家的產生,也與《周易》相關。道家與儒家的不同之處在於,儒家更多的關注人際關係,道家更關注天地自然的變化規律以及天地自然和人的關係,而《周易》中包含的天地乾坤、陰陽變化、禍福相依等思想觀點,很大程度上給道家提供了營養,使道家在諸子百家中第一個提出了完整的宇宙觀。由此完善了道家的理論架構,並且為道教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易經》也成為儒家和道家共同的經典。

  • 2 # 東營禪樂

    道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易學是及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易學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有很多易學精髓的東西在道教內部秘密相傳著。比如現在的易學根基之一,河圖洛書就是道教裡傳出來的。

    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無為無不為的道德理論。標誌這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從此成為古往今來治國治家的至尊寶術。《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即易傳,是對《經》含義的進一步解釋,是經的思想的進一步細化和提煉。

    道家和易經有源頭上的混同現象,因為它們都發源於中國的上古文化。但易經與道家還有相當大的不同,《易經》有自己獨立封閉的理論系統,是一個可以自圓其說的理論體系,其中已陰陽、五行、八卦為基本理論和概念,以邏輯的演繹為線索,解釋世界和趨勢。

    道家是以《道德經》為理論基礎,對“道”進行的闡釋。道衝乎於天地之間,無處不是道,到提現更多的是一種認識世界和人生的價值觀。是哲學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的視角。

    所以道家和易經不是一個邏輯的延伸,是並行的兩個思維邏輯。

  • 3 # 一束心香

    有,首先它們是相同的思想體系,有著相同的內涵,它們都來自古代的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易經是自上古以來先人們從自然界的生存中總結提升出來指導人們生產、生活的經驗智慧,是對宇宙的執行規律影響人類生活變化規律的客觀闡述,被當代稱為宇宙代數學,它的成書是以傳說中的,河圖洛書,周文王八卦為基礎,眾多先哲不斷完善和豐富而成的,是從自然界的客觀事實出發的思想體和方法論,《易經》是一個系統的思想體系,而道教則是更注重於實際解決問題的實驗體,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易經更攏統,道教更具體,易經是面,道教是點,是統一的,都注重以客歡事實為依據。

  • 4 # 虛實難證主客唯心

    用土堆成“圭",太陽照在圭上的影子可以用來指示時間/季節。

    “卜",占卜用,算命。

    這兩者結合就成了“卦”。

    有上就有下、有正就有反、有男就有女、…。

    於是總結出一生二就有了“陰爻、陽爻”(非專業人士,一橫姑且叫爻吧),陰陽兩爻即組成東南西北四卦,再添一"爻”,三爻可成八卦,依次類推四爻16卦,五爻32卦,6爻64卦…

    個人猜測《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大體就是這個意思吧。

    古人就用這種原始而樸素的方法去認識世界和預測世界,將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文的和自然的等世界規律統稱為道。

    以前可能沒系統的總結,直到老子《道德經》才將之系統的闡述清楚,但這並不是說道學是老子首創,相反,從上述可知道學是從上古伏羲(傳說作八卦)到黃帝一直到周朝都是官方追求的大學問,著名的黃帝問道崆峒山,而且道家也被稱為黃(帝)老(子)學說,正是這個道理。

    我們知《數學》是現代科學的基礎,數理化等自然科學離不開,甚至人文科學都離不開數學。

    遠古時代,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大多是表象,沒有現在數學那樣抽象和嚴密的邏輯,頂多只有樸素唯物主義的哲學體系,那個時代道便是科學而《易》便是數學。

    我們現在問人是否正確通常問“是否科學“,而古代則問"是否合道”,所以才有

    道理,

    道統

    道德

    這些詞

  • 5 # 一點智慧

    《周易》是中國古代一部珍貴文獻,儒家將其列為重要經典。道教徒也非常重視對《易》理的探討,註疏和演繹之作頗多。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道教徵也把《周易》當作基礎的經典而廣為應用。《周易》從內容到形式都為道教所吸收,它滲透到道教的基本信仰、神仙體系、方術儀式、政治倫理等各個方面。

    從基本信仰方面來看,以《易》解“道”的現象貫穿於道教的產生、發展、衰落的整個歷史程序中。其內容涉及了“道”的性狀,道的自身運動,“道”與“一”的關係,“道”化生天地萬物等一系列問題。在他們看來,“道”就是“易”,“易”就是“道”,《老子》的“道”的體系與《周易》的“道”的體系是完全一致的,“易”與“道”最終都成為主宰一切的神。

  • 6 # 道成肉身

    《周易》是周文王對《易經》的解讀,後來加上儒家的解釋,用以修身治國平天下。道家是傳承《易經》的後天八卦精神,修養身心,以身心踐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道家與《周易》同源,方向目的不同,內在原理是一樣的。

    《易經》分為《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由於《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了,後世就以《周易》為藍本流傳駐世。這也古人對《易經》在世間用途的最終確定,畢竟人間生活才是正道。《周易》注重對人間生活事件規律的解釋,歷經儒家註解,成為人間大道。

    道家注重修身養命,成為至人、真人,最高境界成仙。道藏八千,浩如煙海,都是按照《易經》中陰陽的原理來修身延命的,以得天壽,不害生傷命。道家不離生活,不駐世外,一腳門裡,一腳門外。亂世中,道士下山拯救天下蒼生,平世中,入觀修行。它是中國正宗的國教,沒有迷信色彩,就是腳踏實地的修身養命,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是人都可以修煉到很高境界。本質上,華人不迷信,只信自己,拜神仙也是拜自己,自己好神仙也好。

    《周易》和道教同根而生,花開兩朵,一朵在世俗平原,一朵在雲霞山間。

  • 7 # 逍遙谷逍遙

    周易和道家當然有聯絡,而且聯絡很深。如被後世稱為萬古金丹王的偉大蓍作,周易參同契就是以易理來闡述道家內丹修煉的書。

    以乾坤為爐鼎,以坎離為藥物,以其它六十卦為火候,進行內丹修煉。

  • 8 # 沌沌嬰孩

    首先要知道,儒道分家是佛教進來以後也就是說是漢代的事。而周易是先秦經典。

    在我們文化史上,周易被奉為文化源頭。所以他不屬於哪一家,也屬於哪一家。文化是交融不是割裂。

  • 9 # 有話少說

    《周易》奉為儒家經典,儒家以孔子的《易傳》觀點解釋《周易》。

    漢代之後,有人用黃老之術解《周易》,東漢興識緯之術,如《易緯,乾鑿度》,《周易參同契》,成為道家經典。與儒家不同的是,講的是內丹、外丹的修練。

    後世的道教,不同於道家,只承認不立文字的伏羲《易》,從根本上否定了周文王《周易》卦辭爻辭及孔子《易傳》之辭。

    道教陳摶《正易心法注》:

    《易》道不傳,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復晦。四章。

    太極圖,河圖洛書,奇門遁甲,梅花易數,四柱八字陰陽五行,都是道家和道教的,不是《周易》的。

  • 10 # 心遊太玄

    周易的最後成型由伏羲創八卦、周文王配爻辭演六十四卦、孔子寫彖語組成。文王及孔子從政治生活、社會倫理道德秩序談及人類活動易理,道家大多發展了伏羲先天八卦以及演繹自然萬物後天八卦,包括對高維層能量的解釋

  • 11 # 易以道

    表面上看《易經》是關於陰陽二進位制的一門數術之學,道家好象是由三返一的修行之術,《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兩者好象是不一樣的,實際上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因為道生之一為太極,一生之二即是陰陽,二生之三,即是:陰、陽、陰陽沖和之氣。在《易經》的八經卦中,乾卦即是純陽之氣,坤卦即是純陰之氣,而六子卦則是陰陽沖和之氣。可見《易經》和《道德經》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相通的。

    在對易和道的修為中,《易傳》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道德經》中說:復歸於樸,復歸於無極,復歸於嬰兒。又說:“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可見二者的修為方法也是相通的,一致的。

    總而言之,《易經》和道家學說都是中國天人合一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燦爛瑰寶,二者的語言框架雖然不同,但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一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05款天籟能改渦輪增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