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志剛63984744028

    盜墓的起源

    在中國,盜墓的起源很早,早到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盜墓的現象,例如山西芮城清涼寺墓地(廟底溝文化二期),墓內骨骼受破壞較為嚴重,表明可能下葬後不久,墓葬即被盜擾。稍晚的商周時期,在上世紀40年代,石璋如在討論殷墟後崗王陵被盜時間時,根據出土盜洞的地層關係和位置判斷應該始於西周早期,這可能是一種懲罰行為。最有可能的事件是西周早期的武庚叛亂,周公東征平定之後的報復性活動,目的在於以絕殷祀。

    殷墟

    春秋戰國以後,盜墓行為更加普遍,《呂氏春秋·安死》載:“是無不抇之墓也。”盜墓行為和埋葬行為可以比喻為一對孿生兄弟,幾乎是相伴而生的,乃至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從事著這個不見光的行當。

    盜墓的分類

    《鬼吹燈》中曾將盜墓分為四大門派,是為“摸金校尉”、“發丘將軍”、“卸嶺力士”、“搬山道人”四派,而真正有記載、符合事實的是“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

    京劇白臉曹操

    懂一些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兩個名稱是由曹操發明,是一種職業的、有組織的軍人盜墓團伙。出處來自於“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他為袁紹討伐曹操寫的《為袁紹檄豫州》中說道:“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但是“卸嶺”和“搬山”則是毫無史料根據的名稱,“發丘”和“摸金”也不是什麼門派,就是兩個官職名稱,準確來說“摸金校尉”隸屬於“發丘中郎將”而已。而我們今天討論的盜墓的分類是以盜掘墓葬的目的分類,可以大致分為“報復”和“逐利”兩大類。

    報復性盜掘

    報復性盜掘是指報復墓主而進行的盜掘活動,其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掠財,當然也不排除會從掠取財物,但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毀墓。這種行為一般是官方行為,一般出現在政權交替的過程中,後一個政權對前一個政權的墓葬進行盜掘毀壞。例如我們上文中說道的殷墟王陵的被盜,再例如山西羊舌晉侯墓地的被盜,這和春秋時期晉國的“曲沃代翼”事件有關。再例如更著名的伍子胥鞭屍楚平王,這和吳國敗楚,伍子胥鞭屍楚平王以洩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屆亞洲盃只積一分的球隊有可能小組出線嗎?歷史上有沒有這種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