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雷鳴滕達

    證明IgG(或IgA天皰瘡中的IgA)抗體直接作用於角質形成細胞表面,是診斷天皰瘡的金標準。透過對這些抗體的檢測,來區分天皰瘡和其它水皰大皰性或膿皰性疾病。證明天皰瘡自身抗體的方法包括直接IF、間接IF、免疫沉澱、免疫印跡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直接IF檢測患者的面板或黏膜,為了證明沉積在角質形成細胞表面在體結合的IgG抗體。其標本應當從皮損周圍的正常面板或黏膜處取得。直接IF是所有型別天皰瘡最可靠和敏感的診斷方法。但是,細胞表面非特異性染色偶爾會出現在其他面板病中,如海綿水腫性皮炎、燒傷、中毒性表皮壞死鬆解、系統性紅斑狼瘡和扁平苔蘚,或抗體直接抗血液A和B組的患者。如果直接IF結果為陰性,天皰瘡的診斷應當受到嚴重的質疑。將近100%的活動期尋常型天皰瘡、落葉型天皰瘡和副腫瘤性天皰瘡患者存在IgG的沉積。不存在IgM的沉積,但有時還可見到IgA的沉積。補體(C3)的沉積不是必需的,可能因為IgG的主要亞型為IgG4,而IgG4並不與補體結合。IgA天皰瘡中,可以檢測到角質形成細胞表面存在IgA的沉積(而非IgG的沉積)。 間接IF檢測患者的血清,為了證明迴圈中存在直接作用於上皮細胞表面的IgG抗體(見圖1)。作為間接IF染色的底物,猴食道用於檢測尋常型天皰瘡(抗Dsg3抗體)時更敏感,正常人面板或豚鼠食道用於檢測落葉型天皰瘡(抗Dsg1抗體)時更好。大鼠膀胱用於檢測副腫瘤性天皰瘡(抗斑蛋白抗體)。除了少數疾病早期侷限性或處於疾病緩解期的患者外,大多數天皰瘡患者存在抗上皮細胞表面的迴圈IgG抗體,並可透過間接IF檢測到。儘管尋常型和落葉型天皰瘡涉及的抗原不同,但是直接或間接IF得到的染色模式是相似的,這就使得兩種疾病在血清學上很難區分(比較圖1B和C)。免疫沉澱、免疫印跡和ELISA可以用於證明這些抗體靶向作用的分子。 免疫沉澱和免疫印跡是透過電泳分離出特定分子量的蛋白條帶來檢測靶抗原的。免疫印跡需要將蛋白底物變性,但免疫沉澱不需要。所以,當檢測與三維結構依賴性抗原表位(空間結構性抗原表位)作用的抗體時,免疫沉澱比免疫印跡更好,而免疫印跡所檢測的抗體,其作用的抗原表位是即使經過變性仍能保留下來的(線性抗原表位)。但是免疫印跡更容易操作,因為免疫沉澱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蛋白底物。 近期的一個新專案是將抗原特異性的ELISA用於天皰瘡的診斷[9-10]。將患者的血清放在經重組Dsg1或Dsg3蛋白包被的板子上進行ELISA檢測。這樣就可以檢測出直接抗Dsg1或抗Dsg3的特異性抗體。檢測者可以透過此方法在血清學上鑑別尋常型和落葉型天皰瘡這兩個亞型。如果血清抗Dsg1結果陽性而抗Dsg3為陰性,則提示落葉型天皰瘡的診斷。如果抗Dsg1為陰性而抗Dsg3為陽性,則提示黏膜主導型尋常型天皰瘡的診斷。如果抗Dsg1和抗Dsg3都為陽性,則提示黏膜面板型尋常型天皰瘡的診斷)。而且ELISA的評分出現與疾病活動程度平行波動,並有利於監測病情的活動、制定皮質類固醇減量的計劃、在臨床表現出現前預測疾病的反覆和復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陳信宏的個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