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腦老姑娘
-
2 # 娟子36800
其實會打孩子是因為家長沒有耐心。沒有耐心也是有原因的:1.家庭原因,有的是因為生活條件問題,心裡負擔過重,造成對孩子沒耐心。
2.因婆媳問題,婆媳關係不好,有的婆婆明明很閒但是她切不幫搭把手,造成你心裡不平衡把氣出在孩子身上,孩子不順著你或者吵了點你就動手打他。
3.父親忙於生計整天不著家,你又不能理解總感覺是因為孩子,所以把怨氣撤在孩子身上。
4.或者本身就是沒什麼耐心,脾氣比較大的人,孩子有點不聽話你就打上了。
5.孩子本身有點難帶,你又自己一個人帶,一天24小時對著他,心太累,孩子一不聽話耐心全無直接打。
原因很多,我不是你無法感同身受,還得你自己想想是什麼原因,不管是家庭原因呢,還是自身原因都要調整好心態,不要動不動就打孩子這樣孩子會受傷。
-
3 # 福林媽咪
從問題當中,可以看出您對“打孩子”這件事情,是懷有愧疚感的。
因為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特別累,所以有時候孩子不聽話了,會忍不住打孩子。
很多人都知道不能打孩子,但是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情緒上頭就動手了。
但是,這真的不是一個好的行為,也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式。
甚至可以說,這是恃強凌弱。
相信您在公司或者在大家庭裡面,不會因為誰讓你不舒服,你就上去一巴掌的。
因為這個後果,在你的大腦裡面已經做過了分析:
打同事的後果和別人的評價,自己要承受的結果是巨大的;打孩子,孩子不會還手,也不會有人說你不對。
很多人都會說自己忍不住,其實自己忍得住,只是面對弱小的孩子,你並沒有真的去忍。
但是,不得不說,這種行為是身體自己做出的判斷,做父母的也確實很難真正的去尊重孩子,那怎麼辦呢?
您可以試試這樣做:
首先,當孩子哭鬧不止、不講理的時候,讓您火氣上頭的時候,您可以不要關注孩子,自己去外面走走,冷靜一下。
然後,先放空大腦,讓自己情緒放鬆下來。再在走的過程中,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哭,他做錯了什麼,該怎樣去教育。
再然後,等孩子自己哭完,您再去按照正常的流程安慰、教育孩子,讓孩子明白他這麼做為什麼是不對的。
或者瞭解一下孩子哭的原因,是受委屈了還是身體不舒服。
孩子不能打,尤其是0—4歲的孩子,這時候就用“打”讓孩子記住教訓,以後更難跟孩子講道理了。
那麼當他長大,你打不過的時候,還能用什麼方法教育孩子呢?
-
4 # 楊楊爸親子驛站
你都到了動手打孩子的地步了,跟孩子較的什麼勁。怎麼辦,反省和學習,是你最好的出路。
天底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打了,你還要後悔,那打的時候想啥呢,衝動是魔鬼啊。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同時也是父母的影子。建議題主,靜下心來,好好學習思考自己的錯誤,換個角度對待孩子,更是善待自己。
01 你想讓孩子變得乖、十分聽話嗎?問題出在你身上,學會反省自己打孩子,肯定是孩子不聽話,或闖了禍了。
但你想想,你小時候是否捱過打,為什麼捱打?捱打時你心裡在想什麼?現在輪到打孩子,適想一下孩子什麼怎麼想,傷心,難過。你要的最好的效果,無非是下次不敢了。
這樣真的好嗎?你是在打壓孩子探索的興趣。更是在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乖孩子聽話的孩子。
如果孩子真的乖了,十分聽你話,你又要問了:“孩子十分乖和聽話,一點都不活潑,不愛出去玩和交朋友,該怎麼辦呢?”題主是不是把下次問題都準備好了。
請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
如果你是全職帶孩子,帶成打孩子,只能說挺失敗的。如果不是全職帶孩子,說明你的脾氣挺爆,但對孩子出手,只因為是你在孩子面前是絕對權威,你對外面的人也這樣嗎?不能。
02 學習情緒管理、怎麼說話孩子才肯定說才肯定聽、兒童行為、性格心理學第一個方面是提高你自己的,不管是在外面,還是在家,情緒管理好的人,都是情商十分高、胸懷十分大的人。
第二、第三個方面是育兒知識,育兒是技術活,有海量的知識。現在養孩子,早已不是過去的放養了。
科學育兒,還有好多孩子長歪了呢。因為環境不一樣了。
過去打、罵孩子,孩子扭頭跑出去找小夥伴玩去了,啥心理陰影啊,早就煙消雲散了,而當爹媽都在為了整糧票和工分,努力幹活,哪有時間想孩子的事啊。
現在呢,孩子去哪玩,到處是風險,出門車水馬龍,還有人犯子出沒,小區高空墜物,還有寵物狗貓的,等等,孩子成長的路上,處處都是坑。
你打孩子,你讓孩子去哪裡釋放,真出去了,你放心嗎?
你問怎麼辦,別人說的都是別人的經驗,不一定適合你。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
03 打孩子,解決不了問題,還傷了彼此孩子在天上選的媽媽,打了他,但孩子依然會愛你。所以當媽媽的要多反省自身,是不是自己的情感,或生活,或工作出了問題,先梳理好自己的情緒,用愛與孩子對話。
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題主見諒,這是我此刻的真實想法。
也許有一天,我也會打孩子,但我向孩子真誠道歉,並說出我的想法與孩子溝通,學著控制情緒,因為打孩子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回覆列表
我不知道你的處境,不能完全的理性的給予方式方法。
但我有個朋友,在孩子五歲前,她老公常年在外出差,一週最多回去一次。她既當媽又當爹,陪伴孩子她是做的很到位,也時長做飯給孩子吃,但孩子的確還有調皮搗蛋的時候。
孩子嘛,怎麼會不調皮呢。你想啊~不調皮的孩子,你著急他是否有問題,太調皮,你該想想是否有好動症。其實現在很多孩子真有好動症,只是家長不願意承認。最好在幼兒園階段正視這個問題,到大班或小學就要藥物控制了。
如果不是好動症的問題,很多時候孩子調皮是要引起大人的注意,他沒有安全感,沒有成人用心的陪伴,敷衍孩子,他是可以感受到的。
最後,孩子調皮,想想這是自己親生的,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