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醫學生
-
2 # 營養百事通
如果家中病人發生了壓瘡,沒有傷口處理經驗,請不要自行處理,處理不當,會導致敗血症的發生,直接威脅到生命,據統計,由壓瘡導致菌血症的發生,總死亡率高達48%。
發現壓瘡,怎麼做?以下幾點供您參考
第一點,把傷口拍成照片,諮詢正規醫院的傷口治療師。
這是最近朋友的家人傳照片諮詢關於傷口處理問題的照片。
這張腳後跟發生的壓瘡,如果周邊沒有紅腫疼痛,傷口部分沒有波動感,病人沒有發熱等症狀,不要輕易處理 它。這種傷口,貿然處理後,傷口特別不容易癒合。如果病人合併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穩定,更不能輕易處理傷口,極容易導致傷口不癒合,感染加重,帶來更多的護理難題。家中照料者可以且必須做到的,就是讓腳跟不再受壓。用軟枕將腳跟墊起來,每天觀察區域性的情況。
第二點,家中可以處理的壓瘡有限,在分期上也僅限於Ⅰ期和‖期壓瘡
這張圖片壓瘡是1期壓瘡,表現為區域性面板的壓紅,按之不退色,病人可有區域性疼痛的主訴。 這期壓瘡,家庭是完全可以進行干預的。選擇給予氣墊床,或為老人制作糜子(帶殼的大黃米)床墊,可以很好的緩解面板受壓部位的壓力。
每2小時督促或協助老人翻身,已經出現紅腫的受壓部位,儘可能不要再繼續受壓。
不要用手揉搓紅腫的受壓部位,防止面板破潰。
床單一定要清潔乾燥,無渣子。
臥床大小便的老人,區域性面板一定要清潔無潮溼現象。 只要上述措施使用得當,即使老人發生了Ⅰ期也很快可以癒合。
Ⅱ期,就是在紅腫部位出現水皰,護理這期壓瘡時,照顧者一定要注意皰皮的保護。在水皰最低位,用乾淨的針將皰皮劃破,將皰液引出。不能除去皰皮,容易導致感染或感染加重。
第三點,遇到破潰合併感染的傷口,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處理。
這張圖片是感染伴有區域性組織壞死的傷口,如果照料者發現這樣的傷口,切記不要在家自行處理,一定要到醫院,請傷口治療師給予正確的處理。糖尿病人尤其足趾部位出現破潰感染的傷口,切記不可忽視,不要耽誤,否則後果很嚴重……
最後這張是上一張感染傷口在經過醫院正規治療後,癒合過程中的圖片。可以看到感染被很好的控制,傷口已經基本癒合。
當出現有傷口問題,儘早處理是關鍵,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理,減少病人的疼痛和痛苦。 當然,對照料者來說,預防壓瘡的出現是關鍵,除了使用減壓床墊,定時翻身,病人的營養狀況也很重要,骨瘦如柴,肌肉鬆弛的人更容易發生壓瘡。因此,在沒有病情絕對禁忌症的前提下,每天的飲食,需要搭配足量的蛋白質,如雞蛋,牛奶,魚禽瘦肉等。
壓瘡及傷口的處理絕不是使用藥膏,消毒水塗搽那麼簡單,諮詢傷口治療師,到正規醫院接受評估和治療是關鍵。
-
3 # 湖南醫聊
壓瘡還是要預防好,以免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網路圖,僅供參考)
1、要勤翻身
沒有特殊情況(如心梗等)翻身的間隔時間最好不超過兩小時,角度不要太大,不能超過60度。
-
4 # 佳園道
褥瘡是由於肢體偏癱或者四肢活動障礙患者長期臥床,面板知覺喪失,骨隆突部位的面板長時間受壓於床褥和骨隆突之間而發生神經營養性改變,面板出現發紅、破潰並繼發感染壞死.
壓瘡發生的常見部位有:骶尾部、股骨大粗隆、髂嵴、足跟部.
壓瘡可以分為4度
第1度:受壓部位皮膚髮紅,周圍水腫
第2度:此時面板可以出現水泡,色澤發黑、淺層面板可以出現壞死
第3度:面板全層發生壞死
第4度:壞死的範圍深達骨髂和韌帶
面積巨大壓瘡每天都可以滲出大量的液體,並消耗體內的蛋白質,又是感染進入的門戶,患者可因為膿毒症或者消耗導致全身衰竭死亡.
大部分壓瘡是護理不當的結果,當然少部分患者的面板不好惹,故而壓瘡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
防治方法有:
1、選擇良好的床墊或者坐墊,床褥或者床單要平整柔軟、有條件的患者可用氣墊床,並最大限度的保持面板乾燥清潔,面板儘量避免尿大便的刺激而受潮
2、每2~3小時翻身一次,日日夜夜堅持,翻身動作要輕柔,避免拖、拽、拉、推
3、對骨隆突部位每天可用50%的紅花酒精擦洗,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
4、淺表壓瘡可以使用紅外線燈烘烤,但應注意避免燒傷
5、深度壓瘡要剪除壞死組織,勤更換敷料
6、控制炎症、肉芽新鮮時,可作轉移皮瓣縫合
7、加強營養支援,改善患者的全身營養
-
5 # 阿卡醬醫生
之前見過一個老奶奶,整個尾骨連著臀部都爛了,並且化膿流水。臨床上見到過很多壓瘡患者,可以說絕大多數都是護理不當引起的。
壓瘡主要是由於區域性面板長時間受壓或摩擦力的作用後,受力部分出現血液迴圈障礙。而出現區域性和皮下組織出血、壞死。
常見於腦中風、脊髓損害、年老體弱等長期臥床者。常見部位有尾骶部、足跟、股骨大粗隆、坐骨結節等處。
如果出現壓瘡,一定要加強護理,因為壓瘡長期不癒合容易引發感染,比如區域性膿腫、菌血症。
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患者的營養,尤其是注意補充蛋白質、鋅和維生素C,都有利於創面的修復。
最基礎措施是創面換藥,區域性建議不用或者少用藥,保持創面的清潔,可以使用普通鹽水和雙氧水來沖洗創面,滲出多的創面每日換藥2次,無分泌物且有肉芽生成時,換藥次數逐漸減少。
抗感染也非常重要,可壓瘡區域性使用抗生素。定時更換姿勢,防止壓瘡進一步加重。
回覆列表
壓瘡的護理措施:
1.病室環境及衛生處置將患者安置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病室內,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而致發熱。對長期臥床患者進行全身面板擦浴,保持面板清潔,增加抵抗力,預防感染。
2.保護面板,去除壓力避免區域性面板長期受壓,對易發部位墊以海錦墊等特製墊枕,使其不直接接觸床面,減輕身體壓力,我科應用電動氣墊床取得良好效果。氣墊床是由尼龍革製成的氣袋,相互間隔的氣袋組成,在氣泵的作用下,兩組每隔10min輪流充氣鼓起,柔軟地支撐著患者的身體,相當於每10min交換一次患者身體與床墊的接觸位置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另外,氣墊床墊面有微孔,氣泵持續運轉時,微孔能徐徐噴氣,保持床面乾燥。特別適用年老體弱、長期臥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