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荷韻蘭風

    古代人傳送八百里快急(官書.官方檔案),靠的是快馬,專設有官道.每隔一段路程還設了官家驛站,並備有良馬,傳書人二十四小時快馬加鞭不停接力的傳送,只至送達為止。

    卻匪雖然厲害,一般情況下是不打卻官家的,第一傳書人為了安全和輕便不會隨身帶有大量的財物的,因吃喝有驛站提供,第二如果卻匪打劫傳書人也就是與官家為敵,你壞了朝庭的大事,朝庭將會滅了你九族的,當然也就不會去打劫一個傳書人了。

  • 2 # 讀史東籬下

    古代八百里加急不僅比不上順豐快遞,甚至比不上現在最慢的火車,它只相當於我們今天腳踏車的速度。

    我們常在影視劇或者小說中看到800里加急快馬飛奔的情節,可以說這個800里加急是古代傳遞訊息最快的速度了。這個快究竟有多快呢?這裡我們透過發生在清朝的一個小故事來感受一下八百里加急這個速度。

    清朝末年,有一個太監叫安德海,是慈禧太后的心腹,而且因為他在辛酉政變中為慈禧立下了汗馬功勞,那辛酉政變是什麼什麼事件呢,簡單的說就是慈禧透過此次政變成為了清王朝最高權力的實際控制者。安德海也因此在朝中也成為首屈一指的人物,一時間風頭無兩,春風得意。於是安德海愈加放肆,干擾朝政,不僅不把當時的重臣恭親王奕訢放在眼裡,甚至對年幼的小皇帝載淳也不屑一顧,載淳是誰呢,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安德海不把小皇帝放在眼裡也就算了,還時常在慈禧那兒打小報告,挑撥慈禧和小皇帝的關係,這在年幼的同治帝心裡埋下了一顆仇恨的種子,他只是等一個機會。

    這個機會在同治八年(1869年)的時候,也就是同治帝13歲的時候等到了,為除掉安德海,同治帝以及輔佐小皇帝的大臣們經過了十分周密的安排。這裡需要說明一下,為什麼說同治帝要除去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還要等機會?這是因為當時的朝政大權掌握在慈禧太后手裡,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皇帝並無實權。

    言歸正傳,話說這一年夏天,安德海奉慈禧命令,到江南採辦服侍,還說要幫同治帝採辦大婚禮服(同治帝17歲時大婚)。在前往江南的路上安德海一行人招搖過市,每到一處都十分高調並要求各地官員要熱情款待,他已經全然忘記了自清朝入關以來“非經差遣,太監不許擅出皇城”以及“太監不許交接外官”等祖訓,這也成為了他最後被殺的罪名之一。

    8月2日,當安德海一行人路過山東泰安縣,被當地知縣所擒,然後押送到了濟南,由山東巡撫丁寶楨審問,丁寶楨在擒獲安德海以後就快馬加鞭上報了同治帝。8月6日的時候,丁寶楨收到了同治帝的密旨,以安德海私自制造龍袍以及違背祖訓為由,就地處決了安德海。由於事情緊急,處理的時候必須迅速、果斷,而且要在慈禧知道這個訊息以前就得處決了安德海。所以同治帝和丁寶楨在傳遞訊息的時利用了這個國家所能用到的最快的速度來互通訊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八百里加急。當然因為古代800加急都是官方行為,走的是官道,阻撓國家重要資訊是死罪,自然沒人敢打這個主意,當然亂世除外,比如水滸傳中有類似搶劫行為,這個另說。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算一算這個800里加急有多快。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數學渣,請直接跳過下面這一段!!!直接看結論就好,手動捂臉微笑表情)

    因此,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大概估算一下,這個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是多快。這裡要注意一下,史書中記載,中國古代最快是600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是個虛數,就類似於我們常用的成語千軍萬馬,千山萬水等等一樣,是虛指,只是為了形容特別多或者特別遠。我們再回到這個故事,8月2日安德海在泰安縣被擒,還要送到濟南,我們算上一天的時間,就算成8月3日安德海被押送到濟南,然後丁寶楨給北京發出訊息,8月6日丁寶楨收到了同治帝的回覆,一共是三天也就是72小時,平均一趟為36小時,濟南到北京是427.3千米,600里加急也就是11.87千米/小時,相當於什麼速度呢?

    對,你沒看錯,就是今天我們騎腳踏車騎得快一點的速度!由於古代官道所走的路線和現代的路的路線不一樣,而且路況也比現代要差很多,基於這個原因,600加急最多也就是電動車最快的速度。

    我們看看今天濟南到北京多長時間,自駕大概4/5個小時,高鐵大概1個半小時,飛機1個小時,不得不感嘆,科技改變生活啊!

  • 3 # 摳腳看劇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曾經有一位詩人說過: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講得就是唐玄宗的愛妾楊貴妃非常喜歡吃荔枝,所以李隆基就動用驛站的力量,專門為楊玉環運送荔枝。眾做周知,荔枝是難以長久儲存的,所以說它的保質期很短,如果想要吃新鮮的荔枝,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在古代,荔枝也能從千里之外的福建運送到長安,而且還能保證新鮮,這就是依靠的驛站的力量。看過影視劇的都知道,皇帝是負責一個國家軍隊的最高首領,一旦出現任何指令,士兵們必須八百里加急送到前線,那麼這個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呢。俗話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確,將士們在外面作戰,皇帝老兒因為離得比較遠,所以很多時候命令下達了以後,前線將士也不能立刻知曉,為了更好的加強皇權統治,驛站由此產生。

    雖然古代也有千里馬,也能做到一天跑幾百裡,但是馬兒也有休息的時候,我們無法保證所有的馬都能按時完成任務,所以就有了馬圈和士兵的結合體-驛站。說到驛站,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資訊傳遞的國家之一,郵遞歷史更是長達3000多年,從唐朝到清朝,幾乎全國各地都設有驛站。唐朝鼎盛時期驛站更是多達一千六百多個,光是負責驛站服務的人就有兩萬多人,兵卒兩萬人,規模簡直要比現代快遞都完善,所以只要遇到緊急公文,一般速度都是每天八百里,如此多人和馬為此服務,想不快都不難。

    驛站的服務人員地位十分低下,對他們來說,譯件是比生命還要寶貴的,如果護送的信件被雨淋了或者受到一點點損害,他們的身家性命就要搭上,這也就保證了驛件的安全和準時到達,不過就是苦了運送信件的工作人員,他們是遠遠沒有現在的快遞人員幸福的,因為大家都不將他們放在心上,也就不會再去維護他們。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文科範兒的理科生

    這種加急一般都是走官道,官道隔一段就有一個驛站。在古代,劫官道可是不小的罪名。做賊的也就圖點錢財。連命都沒了,還有什麼意思

  • 5 # 北派說書人

    首先,強盜不敢打劫,那可是誅九族之罪,而且如有強盜犯上,周圍百里之內將會被朝廷清理,其次800里加急,就是所有驛站快馬,全天二十四小時待命,送信之人24小時不停趕路!當然是接力的!

  • 6 # 歌姬

    古代沒有現代通訊,所有的傳遞都是靠的驛站,而驛站的設定是20裡一個,連續下去,溝通主要地區,沿途的地區周邊方圓的都在同一個驛站收取即可。到了驛站,該地區的留下了,由該地區的公差收發該地區的資訊和急件,這就是古代的郵政業務了。

    在古代,一般每個驛站都有備用馬匹,為了節省時間,公差換馬繼續趕路,不會就地等馬。一般一天可以達到300裡。古代加急有幾種形式,普通加急,一天400里加急,特急,600裡急件。軍過大事,十萬火急的急件需要800里加急。就是說每天要跑800裡地的急件,公差一路換馬而行,到驛站換馬後直接出發,不停歇,也不收取其他件。

    在古代的法律中,有兩個是不能逾越的,一個是欽差不能動,動了就是反叛罪,一個是公差不能碰,碰了以反叛大不敬罪論處。這都是滅九族的罪,而且就算有打劫的,知道加急件也不敢碰的,為國為民為己,他們不會那麼傻,不想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爬架螺栓使用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