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答疑官

    清朝的起源是位於白山黑水之間遼東(今東北)。在明朝末年,各地叛亂不斷。位於遼東的女真族建立金朝,經過不斷的戰鬥,最終入主中原,建立清朝。

    清朝主要是八旗制度,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可以要統治那麼遼闊的疆土,八旗兵勇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滿族人為了加強統治和籠絡漢人。開始招收漢人綠營,作為地方警備部隊和常備軍隊。這就是兵

    清朝中期,八旗子弟開始墮落腐敗。綠營兵勇吃空餉嚴重,戰鬥力嚴重下降。面對越來越多的起義運動,清政府表示吃不消。

    於是,清政府開始召集地主鄉紳為團練訓練民兵。這種鄉勇不屬於清政府的戰鬥序列,很多時候只是地主的私人武裝。這就是勇

    到了清末,兵勇基本沒什麼差距,都是戰五渣!

  • 2 # Prussia

    ‘’兵‘’相當於清王朝京城的衛戍、守備部隊;‘’勇‘’則近似於地方性武裝力量,包括當時安徽的‘’淮勇‘’和湖南的‘’湘勇‘’。後來淮勇和湘勇在合力剿滅太平軍時,‘’勇‘’已經成為朝廷的主力武裝部隊。

    “兵”是滿清時期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八旗軍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這些都是大清的正規軍,直接隸屬於朝廷軍機大臣或皇帝掌管統轄。綠營軍則是清軍入關後,為了補充滿軍的兵員缺額,於是從民間徵召青壯年漢人入伍,或將一些地方民團、鄉勇武裝改編成正規綠營軍。所謂綠營軍即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基本建制單位,故稱為‘’綠營軍‘’或‘’綠旗兵‘’。八旗軍與綠營軍雖然同屬朝廷掌管統轄的正規軍,但兩者的職能與使命卻並不相同。按照朝廷的定製,八旗軍基本屬於京城衛戍部隊專門負責朝廷安全,所以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北京城周邊的大營裡駐滿了八旗兵。而綠營兵則駐紮在全國各地,作為屬於朝廷掌管統轄的武裝作戰部隊,故而兵員數量要遠遠超過八旗兵甚至幾十倍。

    而‘’勇‘’則屬於地方性臨時武裝力量,也稱為‘’鄉勇‘’。在有戰事臨時需要協助朝廷官兵作戰時,‘’鄉勇‘’通常由地方官府衙門向民間招募,戰事結束後‘’鄉勇‘’亦隨之而解散回鄉。當時也有一種地方性常設武裝力量,這就是一些殷實富足的大戶人家組建的民團武裝。洪秀全金田揭竿而起,拉起太平軍旗號挑戰滿清王朝,並沿長江直搗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國‘’。當時曾國藩為兩江總督:總督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四省軍務。曾國藩遂命李鴻章在安徽招募民間青壯年為‘’淮勇‘’;自己亦將湖南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然後進駐安慶:以訓練‘’湘勇‘’的規制來訓練‘’淮勇‘’,從而成為後來攻破天京(南京),驍勇善戰的湘軍和淮軍。從此“勇”基本取代了“兵”,成為清王朝的主要軍事力量。

  • 3 # 國王105051561

    很簡單的。兵是政府的 勇是地方的。兵是正規部隊。勇是地方的鄉勇。相當於現在的民兵。但是晚清時期政府腐敗無能。政府的正規部隊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而由曾國藩和李宗堂自發組織為代表的湘軍。淮軍等地方部隊的戰鬥力反而非常彪悍。總之就是正規軍和地方民兵的區別。

  • 4 # 陶短房

    這個問題在網上看見很多“著名學者”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比如有一位被莫名其妙捧紅的“著名湖南歷史學家”就曾煞有介事地論證,說“兵是正規軍勇是非正規軍”,並進而認定湘軍是“非正規軍”,等由此類,當然,他其實是個被包裝成歷史學家的文學創作者,如果不是自己非要拿蛤蟆冒充美國進口小吉普,犯這麼個錯也無需太過計較。

    言歸正傳,兵、勇在清代是有區別的。所謂“兵”,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兵”指所有國家正規軍的軍人,而狹義的“兵”則特指綠營兵,如果沒有任何字首只說“兵”,在清代通常特指綠營兵,而八旗兵則會說“旗兵”或“某旗兵”,因此在一些時候,綠營兵的號衣上會寫一個“兵”字。所謂“勇”,則是清代的“應急招募正規軍”。勇營始創於乾隆、嘉慶時鎮壓川楚白蓮教時桐城傅鼐仿照明代戚繼光故事,招募勇營補充八旗、綠營兵力的不足,至湘軍、淮軍發展到高峰,是為應對緊急需要臨時招募的正規軍,一般是事急則募,事畢則遣散(但部分立功的軍官會轉入綠營體系),他們是正規軍,但不同於綠營的終身、世襲當兵體系,報酬則較高。

    招募勇營稱作“募勇”,而勇營基層士兵的號衣上一般會有“勇”字。重要、大規模的戰役往往兵、勇並勇,有些清軍將帥(如著名的向榮)部下有兵也有勇,就會出現“兵”、“勇”並存一處的情況,但實際上他們在基層分隊(營、哨)是分別編組、互不攙和的。

    未換裝前的淮軍

    後期洋務運動時,因八旗、綠營衰落,清廷允許部分湘淮軍和左系(左宗棠)楚軍勇營不裁撤,轉為常備軍,叫“防軍”,而把從綠營中選拔出精銳、進行類似勇營的編組、訓練,叫做“練軍”,“防軍”和“練軍”一度分別穿“勇”、“兵”不同的號衣。簡單說,“兵”和“勇”都是清代正規軍計程車兵,前者是常設正規軍綠營計程車兵,後者是應急招募的臨時正規軍勇營計程車兵(雖然到同治年代後勇營其實已經常設化並取代了原先綠營的地位)。

    不過兵、勇都特指最基層的“大頭兵”,只有這些“大頭兵”才會穿號衣,比他們級別高的是稱作“弁”的軍士,再往上就是隊官、哨官、營官這三級軍官,稱作“將”,“將弁”中級別較低的不能穿“軟料”即綢緞之類高階便服在軍中,但也無需穿號衣,而再往上就是統領幾個營的“大帥”,和統領幾個大帥的曾、左、李這樣的方面大員,他們的著裝就更自由了。勇營是靠打太平天國起家的,太平天國的特點是封王封官特別多,清兵抓住或殺死的”賊首“也自然特別多,論功行賞,很多”大頭兵“也有級別不低的品級頂戴,他們的崗位還是”兵“,身份卻已經是”官“,穿衣戴帽也就比較混搭了。

    “防軍”

    值得一提的是,從目前保留下的清末照片看,其實不論綠營或勇營,他們基層士兵的號衣上其實並不一定直接寫“兵”或“勇,而是在胸前或背後的一面或兩面,直接書寫軍號、營號等番號字樣,如”吉字營前營左隊“等等,不過如果在現代古裝片中這麼還原,一來成本太高(比如拍甲午戰爭之類,得做多少種號衣才夠啊),二來也不夠一目瞭然(真實的號衣胸背中心的白月光裡密密麻麻寫成個標語板,知道的是軍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古代版的微博呢)

    後期基層士兵號衣胸前寫的不一定是兵、勇,而往往是密密麻麻的番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一些主角智商很高的經典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