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毒刺劍客

    當然有巨大風險,任何大膽超乎尋常的行為,伴隨的就是巨大的風險,如果成功,就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曼施坦因閃擊法國的計劃,精髓就在於從英法聯軍毫無戒備的阿登地區實施突擊,繞道敵後,直奔巴黎,對聯軍形成合圍態勢。這個計劃的風險在於:

    第一,如果英法聯軍提前偵查到德軍意圖,在德軍主力轉移到阿登地區後,直接進攻正面德軍,撕開防線,攻入德國本土,那德軍就會被斷了後路。第二,馬奇諾防線的整體防禦能力比齊格菲防線要強,如果法軍越過馬奇諾防線,突破齊格菲防線,就能直撲柏林。

    遺憾的是,英法聯軍根本沒有主動進攻的想法,德軍從阿登地區取得突破,直撲巴黎時,法軍還在馬奇諾防線背後睡大覺。

  • 2 # 槍與火花

    應該說這個進攻法國的戰略攻勢都存在風險,畢竟這是同時面對兩個強國的戰爭,誰也沒有把握取得全勝。不過把目光侷限在“曼施坦因”計劃本身的戰略風險上,大概有以下三點。

    一、裝甲部隊能否順利推進

    我們知道,整個計劃的核心就在於配屬給A集團軍群的裝甲集團能不能突破阿登山區,直插英吉利海峽。雖然曼施坦因透過古德里安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德軍坦克完全可以透過阿登山區,但是之後的馬斯河和索姆河是否會成為阻止坦克前進的最大障礙?色當是否有大量法軍防守?坦克部隊能不能持續作戰?這些都是問題,一個解決不了,滿盤皆輸。

    ▲由古德里安擔當進攻矛頭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這個計劃

    如果先鋒部隊的指揮官稍有猶豫,很有可能錯過強渡馬斯河的機會,如果不能快速切斷盟軍迴路,在比利時南部的英法聯軍回過神來的時候,處境就很危險了。

    不過幸中之幸,擔負進攻矛頭的是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在他充滿活力的指揮下,作為德軍精銳的19軍一路快速突擊,甚至出現了抗命的情況。其主力裝備三號、四號坦克也以其可靠的效能完成了作戰任務。A集團軍群也被古德里安按時“拖”到了英吉利海峽邊,封住了盟軍的退路。

    二、盟軍主力會不會進入比荷盧地區

    整個計劃的前提就是英法聯軍主力會在比荷盧地區與其預期的德軍主力決戰。這是戰前獲得的情報,事實上德軍之前的“黃色計劃”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與一戰時的“施利芬”計劃如出一轍。而且在戰前,這份計劃還落入了盟軍手中。

    ▲比較雙方的部署,自己德軍之前的作戰計劃,風險實在太大

    這就有一個大問題,盟軍會不會更改作戰計劃,如果盟軍相信德軍主力會在B集團軍群方向,自然就不會對曼施坦因計劃產生什麼影響。但如果盟軍認為這是一個騙局,德軍主力不在此地,法軍就會放棄比荷盧,全軍在索姆河至馬斯河一帶組織防禦,這樣就又陷入一戰中的泥潭之中了,這不是取勝之道。

    而事實就是這麼巧,盟軍毫不在意德軍洩漏的作戰計劃,主力前出至比利時準備決戰。這就是命運石之門的決定了,德軍由此立於不敗之地。

    三、這次戰役能不能達到預期目的

    要知道,希特勒的決心是透過此戰快速消滅英法聯軍主力,迫使其求和,確定德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這也是陸軍總部始終不相信曼施坦因計劃的原因,對坦克突擊的效果不相信只是表因。

    如果按照這個計劃行事,一切順利的話,消滅了英法聯軍主力。但是閃電戰的威力是不是大到能夠直接摧毀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這個問題誰也無法回答。之前的波蘭太不經打,不足以為憑,這次要完全打敗的是法國這樣的強國,能不能用這樣的辦法使其屈服,是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已經上升到國策的高度,以一個軍人的角度來思考有些不太合適,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關係到整場戰爭的勝敗。

    ▲整場戰爭最後的結果誰也沒辦法預料

    從後來的發展來看,直接接敵的法國迅速投降,英國則在丘吉爾的堅強領導下和英吉利海峽以及皇家海軍的庇護下艱難抵抗。最後的失敗可以說也是當時沒有使英國屈服的後果。這是這場戰爭的第一次勝負手。

    可以說所有的作戰計劃都有著不同程度上的風險,而那些名將們之所以是名將,就是因為他們能準確的迴避危險,損小搏大。然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最後的成功還得看一下命運石之門的選擇。

  • 3 # 區域拒止

    1940年,德軍在西歐戰場取得巨大的戰果並迫使法國投降,從戰役開始到法國投降僅僅過去了39天,這在以往的戰爭中是難以想象的速度。德軍的裝甲部隊在20天裡就完成了從萊茵河到英吉利海峽的進攻,英法聯軍甚至才剛剛開始執行計劃好的防守作戰就已經遭到包圍並不得不撤退,敦刻爾克的撤退標誌著英法聯軍的徹底失敗。此戰除了德軍嚴格按照計劃進行作戰,英法聯軍的“配合”也是使德軍獲得全面勝利的關鍵。

    圖為德軍裝甲部隊

    在法華人看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流盡了法蘭西的鮮血,整整一代人喪命在德華人的重機槍下。在戰爭勝利後,法軍的軍事思想就是禦敵國門之外,而且下一場戰爭的敵人仍然是德國,於是,馬奇諾防線的修築開始了。德華人如果要進攻法國,要麼直取德法邊境阿爾薩斯地區,要麼借道低地三國進攻法國,法國本計劃將馬奇諾防線修築到比利時邊界,但是卻遭到比利時強烈抗議不得不停止。因此法華人計劃好,在德法邊界以馬奇諾防線阻止德國進攻,如果德國繞道低地國家,那麼英法聯軍機動部隊將在索姆河一帶沿河防禦,憑藉湍急的河流和修築的工事戰壕完全可以阻止德軍進攻。

    圖為德軍閱兵

    “曼施坦因”計劃顯然也想到了法軍的防禦安排,於是挑選了這個計劃的最薄弱點——處於馬奇諾末端的阿登山區。這個地方的地形崎嶇,很多人說英法聯軍並未注意阿登山區可以透過,但實際上並不能阻止坦克部隊的行動。其實並不如此,英法聯軍最高指揮知道透過阿登山區就是索姆河,戰壕和工事加上河流足以抵擋任何從正面進攻的敵人,加上山區的交通不便,德軍炮兵不可能第一時間給攻擊部隊提供支援,德軍炮兵到達的時間足以讓支援部隊趕到並鞏固防禦。

    圖為希特勒在埃菲爾鐵塔

    可以說他們的計劃是很完美的,但是實際上,德軍在6月11日到達索姆河的時候,法軍安排在河對岸防守的法國第二集團軍被安排和法國第九集團軍換防,此時兩支部隊都仍然在行軍,法軍低下的效率使得此時的河對岸只有少量部隊防守,而且德軍雖然沒有炮兵,但是俯衝轟炸機代替了火炮的任務,德軍得以順利攻破法軍防禦,一路突破到英吉利海峽。

    圖為佔領巴黎的德軍在慶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修剪和控梢直接影響柑橘產量,如何修剪才能讓柑橘保持良好的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