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鄉村小姚

    小麥赤黴病防治選好藥劑很關鍵。最佳防治時間是始穗至揚花期,選擇新型、高效殺菌劑。如:氰烯菌酯,戊唑福美,綠靚(多·酮)、穎利(戊唑·咪鮮胺)、麥康泰(甲硫·氟環唑)等。確保所使用的藥劑具有內吸、保護、治療和剷除多重功效,全面控制病害蔓延

    防全蝕病用矽噻菌胺或苯醚甲環唑或咯菌腈等!防紋枯病,黑穗病用戊唑醇,苯醚甲環唑,咯菌腈等! 苯醚甲環唑對種傳病害及土傳病害均有效,每100kg麥種,用3%懸浮種衣劑200ml(小麥根腐病、紋枯病和穎枯病)、1000ml(小麥全蝕病、白粉病)。 也可用燕化吉苗50克對水400-500毫升混合均勻後拌種小麥20-25千克。將拌種後的小麥陰乾後播種,效果也很好。

  • 2 # 天馬黑龍

    小麥赤黴病俗稱小麥幹尖,全國各區域均有發生,近兩年華北大部分割槽域較為嚴重。小麥赤黴病不但影響產量而且能引起小麥腐敗變質,人畜食用後會出現中毒現象,糧食收購者一般不會收購此類小麥。因此該病不但影響小麥產量而且嚴重影響價格,甚至導致賣不出去等情況。

      小麥赤黴病主要危害小麥穗部,主要發病時期為小麥揚花期,農曆節氣穀雨前後出現連陰雨天氣,赤黴病菌隨著雨水空氣等傳播危害,該病一般從小麥穗中間部分開始出現赤色病粒,後期小麥穗上部幹尖甚至無籽粒,只要發現該株小麥出現赤黴病基本無藥可救。

       該病有效防治時期在小麥揚花期,在小麥即將楊花前噴施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戊唑醇·福美雙、丁香菌酯·戊唑醇、氰烯菌酯·戊唑醇、粒鍵等化學藥物,最好再配以磷酸二氫鉀、12元素液體肥、蕓薹素內酯等噴施,即可防病又可植物保健植物調節達到增產條件。

       最後,建議選用抗赤黴病優質種子,或閉花授粉的種子(小麥閉花授粉基本不會被侵染赤黴病)。做好田間水肥管理,讓小麥吃飽喝足才能有效抗病!

  • 3 # 亮仔為農

    小麥赤黴病,由鐮孢屬真菌若干種引起,在小麥各個生育階段都可被赤黴病感染,能引起苗腐、稈腐和穗腐等症狀,而以穗腐發生最普遍,為害最重。所以防治穗腐是重要時期,瞭解穗腐發病症狀和規律是關鍵。

    穗腐,是病菌在小麥抽穗揚花期侵入,在灌漿到乳熟期顯症。初期,小穗穎殼上出現水漬狀淡褐色斑點,逐漸擴大到整個小穗,接著蔓延鄰近小穗,得病的小穗看上去枯黃。氣候潮溼時,小穗基部或穎片合縫處產生粉紅色黴層;空氣乾燥時,病小穗枯白,不產生白穗。後期病部可產生藍黑色小顆粒。

    小麥赤黴病菌,在土表稻茬或玉米秸稈等作物病殘體上越冬,春季溫溼度合適時產生子囊殼,成熟後子囊孢子經氣流傳播到小麥穗部,條件適合時造成侵染。小麥赤黴病發生受天氣影響很大,春季平均氣溫9℃以上,3至5天陰雨天時,越冬菌源才能產生子囊孢子;小麥抽穗揚花期在有大量成熟子囊孢子存在情況下,如遇連續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陰雨天氣,即可造成小麥赤黴病大流行。

    小麥赤黴病在廣大麥區為偶發病害,某些區域性地區如沿河地勢低窪地發生普遍。這個確實是這樣,像我老家的麥區基本沒有赤黴病,據說以前大規模爆發過一次。而我在浙江地區種植的小麥,赤黴病是每年必須防治的,就是防治有時也會感染的。就在今年還有十幾天收割的時候,連續下了幾天雨,一夜之間所有麥田都得病了,己經沒辦法防治了,倒至減產10%以上。

    由上我們可以看出,小麥赤黴病流行具有暴發性和間歇性,根據發病因素我們可以進行以下防治措施:

    1、品種選擇:選用抗、耐病,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這個很重要,記得以前我現在種植的麥區,有人試著選用別的地區、沒有病害且高產的麥種,結果不但沒有產量,還加重了病情。

    2、物理防治:深耕滅茬,消滅病菌源;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溼度等。

    3、化學防治:不是常發生地區,如果預報說,小麥抽穗揚花期多陰雨天氣,應抓緊在齊穗期用藥,一次用藥即可。常用藥物為多菌靈,也可以選用烯唑醇和丙環.福美雙等。像我們這多發地區,我們都是在揚花期必需進行一次用藥防治,後面根據情況灌漿期再使用一次。就像今年,灌漿期間天氣都很穩定,沒想到快收割的時候發生意外,如果灌漿用藥一次損失就會少些。

    綜上所述,小麥赤黴病,透過選用適合的抗病種子,合理的田間耕作和管理,在齊穗揚花期根據天氣情況,及時用藥防治,多發地區更要適時用藥進行防治,才會得到好的控制。

  • 4 # 阿斗影視剪輯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小麥赤黴病又名紅頭瘴,爛麥頭,在全國各麥區都有發生,以長江中下游和東北春麥區發生最重。該病主要危害小麥,不但影響小麥產量還引起小麥籽粒腐敗變質,該病病菌分泌的毒素還能使人畜中毒,一般年份可減產1—2成,大流行年份減產5—6成,甚至絕收,對小麥生產構成嚴重威脅。

    赤黴病主要為害穗部,但在小麥生長各個階段都能受害,苗期侵染引起苗腐,中後期侵染引起杆腐和穗腐,尤以穗腐危害最大。一般揚花期侵染,灌漿期顯症,成熟期成災。赤黴病侵染初期在小穗和穎片上出現水漬狀褐斑,後逐漸擴充套件到整個小穗,病小穗隨即枯黃,發病後期在小穗基部出現粉紅色膠質黴層。

    小麥赤黴病是有多種鐮刀菌侵染引起的,赤黴病菌致病能力極強,分佈範圍極廣。赤黴病菌在田間小麥或玉米秸稈等作物殘體上越夏、越冬,以菌絲體狀態越冬;翌年春季形子囊孢子,經氣流傳播至小麥穗部,從凋萎的花葯侵入小穗;小麥不同生育期對病菌侵入的難易有很大差異,揚花期最易感病,抽穗期次之;在有大量菌源存在的條件下,小麥抽穗揚花期間若遇3天以上連續陰雨,氣溫保持在15℃以上,赤黴病將大流行。

    小麥赤黴病的防治關鍵是抓好抽穗楊花期的噴藥預防。一是掌握好防治時期,若抽穗期遇到連陰雨,有流行可能時,噴藥時間寧早勿晚,在10%小麥抽穗至揚花初期第一次噴藥,間隔5—7天,第二次用藥。二是選用優質防治藥劑。每畝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克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75克加水50千克或稀唑醇 (禾果利)50克加水30千克噴霧 。三是掌握好用藥方法,噴藥時要重點對準小麥穗部均勻噴霧,如遇噴藥後下雨,則需雨後補噴。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仿寫在天晴了的時候仿寫第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