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鳴謙心理提分術

    很大的一個問題,藉此可以聊聊空虛,聊聊填補空虛的手段,再聊聊「滋養」。

    先說個有點奇葩的論點——

    人生來就是空虛的

    這話不是我說的,法國「最費解心理學家」拉康說的。彆著急反駁,且聽聽他的道理。

    拉康認為,人圓滿的狀態是在胎兒期(包括嬰兒期的一部分)。胎兒在羊水中體驗到的是一種完整感,與“母神”的聯結感,這種感覺是神聖而完美的。

    對《聖經》伊甸園的一種解讀是,伊甸園即母親的子宮。亞當和夏娃在出生之前,是懵懂但幸福的。吃智慧果後被逐出伊甸園,表示出生,以及自我意識的產生。

    心理學家榮格也有類似的看法,因為他深受東方思想影響,很可能是讀到了《道德經》“復歸於嬰兒”的說法。

    雖然我們可能無法回憶起當嬰兒時的感受,但是想想也能明白。當嬰兒的時候,只要嚎一聲,就有媽媽的乳房,溫暖的懷抱,好喝的牛奶。周圍無微不至的關懷會讓人感覺自己就是“神”。

    實際上,嬰兒對於周圍感知是一體的。如果你仔細觀察過幼兒的成長,會發現他一開始是不會操作自己四肢的,慢慢才懂得用意識去控制。整個協調身體四肢的過程,也就是他把自己與環境分割開來的過程。

    一旦“我”發現了自己與媽媽,與周圍環境是割裂的。我們心裡就會產生一種渴望,渴望回到那種與一切關聯的體驗中,這種渴望是很底層的,就像心底的一個空洞。

    拉康說,我們究其一生,都在試圖填補這個空洞,但它是不可能被填補的。

    但沒有人信。

    填補空虛的方法

    據一些學者的總結,我們大概會採取5種方式來填補這個空洞。

    1、性。性愛首當其衝,在愛愛中,會有一種完整感。神話中,每個人都要尋找的另一半,是自己失落的一片靈魂。

    大部分人,只要功能完整,都可以用某種方式尋求性愛。因此這在5種方法中,是最為廣泛的方式。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極度空虛的人很喜歡一夜情。就像是某種藥物,能暫時止住空虛感。但實際上,很多人在過程結束的那一瞬間,就會重新感覺無比空虛,於是只好寄希望為下一次。

    2、金錢。在物質社會,金錢被拉到極高的地位,可以換取任何想要的商品。這讓人產生了誤解,以為擁有更多的金錢就可以填補空洞。

    這讓一大批人渴望“賺錢”,以增加存款的數字變化為樂。當他們發現有錢了好像也沒有填滿空洞的時候,他們又會認為是錢還不夠多的緣故,於是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這種方法有一個更加正能量的名稱,叫做“幹事業”。

    3、權力。我們覺得權力有助於填補空虛,可能是源自於對他人的控制感。伊甸園裡,我們想什麼就能有什麼自動送上來,周圍的人都在琢磨我要什麼,有什麼喜好。咦?這跟當領導的感覺多麼相似……

    問題在於,領導的上面仍然有領導,所以猴子總是盯著上面猴子的屁股,拼命想爬到樹頂。所以會有一種現象,一旦某個領導發現自己晉升無望的時候,他就沒有了激情,開始混日子了。

    4、名譽。想要一個好名聲的人活在他人的目光裡。沽名釣譽的“最初因”來自於,當孩子表現優秀的時候母親的目光。這讓孩子有種錯覺,唯有我是優秀的,媽媽才會愛我。

    他們把一生奉獻在獲得別人的認可上,認為只要認可了我,就能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裡。結果當然也是緣木求魚。

    5、毒品。毒品在這裡並不特指海洛因,而是一切可能引起上癮的東西。包括遊戲,菸酒等。因為在沉迷狀態下,「自我」是會消失的,人會有種回到聯結感的錯覺。在美國曆史上的某個時期,很多心理學家會使用LSD(致幻劑)來體驗合一的感覺。

    有意思的是「購物狂」,透過一個個具體的商品來達到緩解空虛感的效果,在這種方法裡算是獨樹一幟了。白敬亭痴迷買鞋,以至於買不起三環的房子(哈哈),可以算作是此類方法的一個例子。

    如果仔細看以上5種常用手段就會發現,它們都是企圖透過抓住外界的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空洞,即所謂的「向外求」。拉康說做不到,指的也是透過「向外求」的方式做不到。

    那麼,「向內求」又怎樣呢?這就是「滋養」的問題。

    滋養是一種向內求的方法

    毫無疑問,當提到「向內求」的時候,必然會涉及到心理學。但這些年雞湯的泛濫,讓很多人對心理學有種牴觸。

    有人曾講過這樣的故事。說有個人晚上失眠,很痛苦,四處求醫也治不好。後來找了一位心理諮詢師,解決了問題。別人就問他,怎麼治好的啊?他回答說,沒治好啊,只不過現在我失眠也無所謂,並不覺得痛苦了。

    這個事雖然是在調侃心理諮詢,但的確觸及了心理諮詢某個層面的事實:心理諮詢不改變問題本身,但會改變你與問題的相處方式。

    因此,心理學可能無法讓你填補這個「原生空洞」,但是你能學會如何面對它,不再透過一些無用的方式去反覆嘗試填補。換言之,你從這個問題中超脫出來了,自由了。

    但不要以為事情到此為止了。我們還剩一個高階的技巧——「滋養」,接下來我們將觸及心理學與宗教的邊界。

    如果你去拜訪大師,他八成會跟你講「自性圓融」這樣的話,是說你自然就是圓滿的。這跟我們前面講的,人自然殘缺有很大的分歧。那麼,大師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因為他們體驗到了一個更加深層次的存在,那個存在是圓滿的。

    我們普通人要體驗那個存在絕非易事。但從知見上,也可以窺見一二。現在讓你閉上眼睛,靜下心來,靜靜觀察自己。你首先體會體驗到自己的身體感覺,到情緒感受,再到思維的內容,不停奔流的念頭。

    那麼,請問,是誰在那裡靜靜觀察這一切?你可能會回答,就是「我自己」啊。那麼,這個「自己」跟平常喜怒哀樂的「自己」是不是一個「自己」?

    答應是不同的。觀察的那個自己就是更加高層次的存在。於是,在你喜怒哀樂的任何時候,只要你進入背後那個觀察的「自己」,你就是在「滋養」。

    這個更高層次的「自己」是圓滿的,沒有空洞的。當獲得足夠滋養的時候,它就將成為真正的你。這個時刻就叫覺醒。

    古印度安人說,人內心有兩頭狼,一頭惡,一頭善,最終哪一頭勝利取決於你滋養的那頭。

    同樣,人內心有兩個「我」,一個是有空洞的,一個是圓滿的,被滋養的那個「我」總會勝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最坑爹的子女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