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國儲石油水橋加油站

    1.使用者分層會隨著產品發展的不同階段產生不同的變化,小產品小使用者量的切入點是先粗放後精細,而大產品大使用者量的工作重點是更精細化的運營。

    2.使用者分層,分層維度沒有統一標準,你以拿 AARRR 使用者增長路徑為分層邏輯,也可以按照業務核心流程為分層邏輯。

    3.使用者分群,它是對每一層級使用者的橫向再細分,可以從消費金額、消費品類、使用者城市、使用者性別等維度分群。

    4.RFM 使用者價值分群模型,它是一種立體式分群思維,R、F、M 可以按照實際業務需求進行調整,社群產品的M可以被替換成發帖量。

  • 2 # 小豆芽1

    一、使用者分層資料分析

    使用者分層的意義在於幫助運營人員,更好地梳理使用者所處的流程狀態,進而可以針對不同狀態的使用者,制定不同的運營策略。

    使用者分層沒有固定的方式,只能根據產品形態和業務流程設立因地制宜的體系,不過它有一箇中心思想:根據核心業務流程進行劃分。

    這裡我們依舊以寵物社群為例,按照業務流程可以劃分出如下使用者層級結構,並且對每個層級使用者給出了明確的使用者行為欄位要求。

    有使用者分層結構以及每個層級的欄位要求後,接下來的資料分析工作就很清晰了,按照各個層級的欄位要求來篩選使用者行為資料欄位,把符合各個層級要求的使用者都找出來。

    下圖是用 Excel 透視表功能,根據層級要求做出來的使用者分層表。(使用者資料量大的話,還需要求助技術同學來給你做分層處理。)

    當我們知道了每個使用者所處的層級狀態後,在提升寵物社群的交易額這件事上,咱們就有方向了。

    比如,同樣是發優惠券,以前可能是全站發放統一的優惠券。(成本浪費,且核銷率非常低)

    現在則是可以差異化的向@班主任佳麗 和@加班狗兒 提供滿減優惠券,來嘗試提升他們的購買客單價了,給@隔壁老王 提供他曾經購買的寵物零食折扣券來進行使用者召回….

    這種根據使用者所處層級的差異,提供不同的引導策略,就是精細化運營的過程。

    不過以上提到的分層運營策略可能並不是最好的,因為有可能出現是你給@班主任佳麗提供滿減優惠券,但是她養的是貓,那麼狗這個品類的券對她來說就沒吸引力了。

    那怎麼避免出現這種“不太精準”的情況呢?就是我們下面要講的使用者分群!

    二、使用者分群資料分析

    使用者分群可以理解為是對使用者分層的補充,當你在使用者層級上不能再做使用者細分時,可以考慮將同一個分層內的群體繼續切分,滿足更高的精細化運營需要。

    怎麼理解使用者分群,我們還是繼續拿寵物社群案例進行說明。

    比如寵物社群在付費使用者這一層裡,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消費金額、養寵品類、使用者性別進行再區分。

    1)基於消費金額的分群

    根據下邊基於消費金額的付費使用者分群,你可以知道付費使用者中有 100 人的消費金額是 150~300 元,有 200 人月消費 50~ 150 元,有 500 人月消費在 0~50 元。

    2)基於消費品類的分群

    根據下邊基於養寵品類的付費使用者分群,你可以知道付費使用者中養貓的使用者有 320 人,養狗的使用者 480 人。

    3)基於使用者性別的分群

    根據下邊基於使用者性別的付費使用者分群,你可以知道付費使用者中男性的使用者有 340 人,女性的使用者 460 人。

    有時候我們做使用者分群是為了解決一個具體的業務問題,比如你想知道在付費使用者中,什麼樣的寵物品類月消費客高,什麼性別的使用者月消費高,那這時候就可以把 3 個分群維度進行交叉分析。

    把分群維度切得更細後,會得出更精彩的資料結論。

    透過對付費使用者進行分群處理後,我們發現女性在寵物的消費意願度上比男性強,同時養狗使用者的消費金額比養貓使用者多(因為狗吃得多,用得多)。

    而再往下深扒使用者消費資料後,確實會發現養狗使用者購買的主糧和零食明顯比養貓使用者要多。

    所以在針對養不同寵物品種的使用者,我們可以制定不同的優惠促銷策略,比如針對養狗的使用者我們提供滿減門檻更高的優惠券,為了提升轉化率重點對女性使用者進行營銷推送。

    三、RFM使用者價值資料分析

    你手上有@隔壁老王、@賣課的糰子、@小賢去哪兒 3 位流失使用者,如果你手上的預算僅夠對一個人進行召回,你會選擇召回誰?

    這是運營同學經常會面臨的使用者召回問題,關於哪個使用者才是最值得被你投入精力進行召回的,就要用到 RFM 使用者價值資料方法了。

    RFM 使用者價值分析方法是客戶管理中的經典資料分析方法,它用以衡量消費使用者的價值和創利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也是一種使用者分群,它依託收費的 3 個核心指標:

    最近一次消費時間(Recency)

    消費頻率(Frequency)

    消費金額(Monetary)

    以此來構建使用者價值分群體系。

    最近一次消費時間 Recency:衡量使用者的流失,消費時間越接近當前的使用者,越容易維繫與其的關係。1 年前消費的使用者價值肯定不如一個月才消費的使用者。

    消費頻率 Frequency:消費頻率是使用者在限定的期間內購買的次數,最常購買的使用者,忠誠度也越高。

    消費金額 Monetary:消費金額是營銷的黃金指標,二八法則指出,企業 80% 的收入來自 20% 的使用者,該指標直接反應使用者的對企業利潤的貢獻。

    對於產品而言,我們理想的使用者狀態是使用者消費時間的間隔(R)越短越好;使用者的消費頻率(F)越高越好;使用者一段時間的消費金額(M)越大越好。

    可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簡單舉個例子:

    隨著時間往後延長,開始購買的 2000 個使用者最終流出到僅剩 300 個,那麼哪些使用者流失了,哪些使用者最值得我們進行召回?

    透過 RFM 使用者價值分析是可以找到答案的,這也是 RFM 分析方法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的意義所在,將每個付費使用者根據消費行為資料,匹配到不同的使用者價值群體中,然後根據不同付費使用者群體的價值採用不同的策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姜玉陽《午夜唱情歌》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