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歷史觀
-
2 # 歷史心發現
百家爭鳴很顯然是有特定歷史條件的。
其一,政治因素。當時處於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各諸侯國林立紛爭。多元化的政治格局,有利於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各諸侯國的國君為了在爭鬥中取得霸主地位,競相招賢納士,運用不同思想學說以使自己的國家富足強大起來。這便給百家爭鳴創造了一個寬鬆的學術氛圍。除了比較務實的兵家,農家,縱橫家,還有一些政治家崛起,除了齊桓公和春秋五霸,還有子產,師曠,曹劌等人,他們的言行和執政經歷都豐富了當時的政治實踐。其二,經濟因素。當時經濟有了極大發展,商業活動密切了中國各地的經濟往來,促進了文化交流。其三,技術因素。透過生產,當時人從實際的經濟生活中,積累了各種實際的生產技術,取得了較大進步。其四,文化因素。當時“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其結果是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使原來有貴族壟斷的文化學術向社會下層擴散,下移於民間(這種歷史現象被稱為“文化下移”),致使“私學勃興”。孔子的崛起本身就是學術下移,知識分子向著低階層擴散的產物。其五,學術自由因素。各學術團體於政治權勢是相對於獨立的。他們雖從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利益出發,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時事,闡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們並非政治附庸,依附於某個政治權勢集團,而是“用我則留,不用我則去”。最特殊的是墨家,反對一切不正義的戰爭,反對大國對小國的侵略行為,在當時獨樹一幟,難能可貴。是學術獨立於政治的絕佳典範。此外,各個學派之間、同一學派的不同流派之間,既相互鬥爭又相互學習和借鑑。這也是促成百家爭鳴的另一重要因素。但是不同學派對於現實政治的參與度和解釋度是不同的;致力於恢復周禮的儒家,致力於回到商周的道家和致力於回到上古的墨家,無法提出現實的解決大爭之世的有效辦法,所以歷史話語的解釋權,落入了執行能力最強的法家手裡,兵家,縱橫家,農家缺乏完整的世界觀,最後成為暴秦法家統一諸侯的幫兇,漢承秦制,這才有了獨尊儒術。其實是雜糅了法家和儒家。
-
3 # 馬江沅
西周名存實亡,社會動盪,促使人們更多地轉向對天下興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議”的觀念,取而代之的是“處士橫議”的活躍風氣。在對人、事及社會的廣泛探討中,人們不再崇信“天道”,進而在如何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教化民眾等方面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學派。各學派的人物針對一些社會問題四處遊說,推行自己的政治 主張,或著書立說,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從而形成了一個百家爭鳴的文化空前繁榮的局面。這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密不可分。
而到了秦一統之後,始皇帝更加推崇法家學說,重用法家士子。再加上作為法家代表的李斯位高權重,整個秦帝國都處在嚴刑酷法的環境之中,比如連坐,比如夷三族等重刑都自秦而始。而其它學派則受到始皇帝的打擊壓制,尤其是儒學受到壓制最厲害,大家都知道的,焚書坑儒。
秦帝國滅亡,中國古代軍功最盛的時代到臨,大漢帝國。漢朝初建時對儒家學說也是不太感冒的,對法家也不太敢重用。在當時人們,尤其是統治階級眼中,嚴刑酷法是秦帝國滅亡的重要原因,所以統治者都對法家敬而遠之。而墨家學說天生理論與皇帝不和,所以漢初是採用的黃老學說,畢竟當時的黃老之術還是比較具有欺騙性的。
武帝即位後,從政治上和經濟上進一步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已成為封建統治者的迫切需要。 主張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已不能滿足武帝的政治需要,更與武帝的好大喜功相牴觸;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顯然與武帝時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於是,當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後才能得到武帝的大力支援。
但其實當時仍然只是儒皮法骨,武帝依然對法家有想法。但畢竟不是每個皇帝都是武帝,隨著朝代更替,儒家學說不斷完善,儒學慢慢成為社會的統治學說。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當之處,還請批評指正。
-
4 # 萬零士
因為已經一統天下的西漢此時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制度來維護他的政權,所以儒家的學說和處事行為規範就被漢武帝給採納了。
其實在西漢一開始立國的時候,當時的漢高祖劉邦就已經默認了儒學的地位了。雖然劉邦本人最恨的就是儒生,覺得他們幹什麼都不行:你比如說信奉儒家學說的陳餘(就是秦末農民起義和張耳一起造反的那位)吧,不就栽在韓信的手上了嗎?
但是劉邦最後取得天下了,情況就變了。
望著沒規矩的重臣們,劉邦覺得有必要跟他們談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了
劉邦登基的時候就覺得,怎麼就覺得有些怪怪的?登基儀式結束以後,眾人的臉上一個個喜氣洋洋,酒喝上頭了以後百態盡出。什麼脫了衣服的、露出膀子的、還有為了爭功廝打在一起的讓劉邦覺得很頭疼。本來上陣殺敵頗具膽色的兄弟們,一喝了酒便原形畢露了,這種大風起兮雲飛揚的興頭劉邦一下子就澆滅了一半。
看見劉邦臉上掛不住了,叔孫通迎了上去,就跟劉邦說了一番話:
誠然,像叔孫通這樣的儒者騎馬打仗、攻城略地確實是沒什麼用,但是他擅長守成啊!如今陛下您已經得到了天下,但是我們能看的出來,陛下肯定是很煩惱的。皇帝之所以是皇帝,不是隻有一個名號的問題,而是因為天子要有天子的威嚴啊!
好像說的有道理哦……
叔孫通這一番話讓劉邦想起了陸賈,劉邦一直就覺得他是個腐儒,就罵過他“你整天就是詩書禮易,對我這個騎馬打江山的人來說有什麼用?”陸賈卻說“陛下你可以騎在馬上打天下,難道就可以騎在馬上治理天下了嗎?”。
想到這裡,劉邦就下定了要制定朝儀的決定了,果然兩年之後的朝典中,肅穆的禮儀讓劉邦真實的體會到了尊貴的感覺……上至文臣,下至武將,無不按照利益進退有度,一舉一動之中無不彰顯著劉邦作為皇帝的威嚴。
漢高祖劉邦剛剛平定天下的時候,劉邦就已經開始使用叔孫通這樣的儒家來進行禮儀和規章的制定了,更何況是幾十年之後的漢武帝呢?儒家本身的學說就是維護周禮,與統治階級利益的學說,為了提升自己天子的地位,作為漢武帝來說,就更要採用儒家的學說進行統治了。其之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目的,說到底還是為了加強政府的中央集權制度。
回覆列表
因為春秋戰國期間周朝已經無法震懾各個諸侯的分裂了,所以各諸侯為發展自身實力需要不同的學者議政,百家爭鳴,而到了漢朝,國家已經統一,為方便國家的統治,在宰相董仲舒的建議下才獨尊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