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莊氣舒

    家庭條件,是一個籠統的詞語,內涵也是很廣的。你可以說是經濟條件,父母社會地位,也可以說是家庭內環境。對一個要輟學的孩子來講,廣義的家庭條件不可能好,或者說,“太好”而物極必反了,本質上,是內環境出問題了。

    輟學,有許多原因,其中只有很少一小部分是家庭經濟原因,更多是孩子心因性行為,也就是:厭學心理。那麼,答案來了,對於厭學心理的孩子,勸說前要做好幾點:

    1.瞭解厭學的原因。沒有無源之水,也沒有無緣之愛。孩子缺少學習動力,討厭上學,總要知道他在害怕什麼。

    2.溝通不輟學而又能擺脫上學“恐懼”的路徑。孩子的心理千變萬化,今天的決定也許明天就後悔,所以讓他看到有更好的門窗為他開啟著,而這些比輟學有更多Sunny。

    3.掌握談話的技巧。勸人,更多的是識人,初二學生的心理,想獨立卻又依賴,善懷疑卻無嚴謹邏輯性。所以,一味講道理,是勸不好的,還是要先“以情動人”,這個情,是共情,做一個好的傾訴物件,讓他覺得理解他,這是最核心的。

    4.與孩子父母充分溝通。孩子勸說成不成功,不是你考慮的,父母才是第一位的。可勸,可說,但不要出現救世主想法。家庭關係是現在大多孩子心理行為問題的根源,家庭關係不改觀,即便老師的勸說有效,也只是表面的。

    歸根結底,現在的孩子,基本衣食無憂,所以就愛“胡思亂想”,甚至會想到“死”,這些新情況面前,我們能做的,真的首先在於:理解。存在就有原因,孩子只是當事人,而非始作俑者,環境才是。

  • 2 # 備考勿憂

    現在的孩子單靠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大道理他們也懂,只是不知道其中的厲害程度,不如成年人有切身的感受,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帶他親身感受一下那種生活,讓他看看那些輟學以後生活窮困潦倒的青年人,在看看為生活奔波的中年人,再帶他體驗一下大城市生活的都市白領的生活,也不用講太多道理,讓他自己感悟就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後的留守孩們,大家會覺得現在花錢買的家鄉小吃,總是沒有小時候奶奶做的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