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馨月說財經
-
2 # 驚雲論經
(1)券商指數在2月和3月漲幅過大,遠遠跑到大盤前面去了,根據“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原理,現在回撥大一些也很合情合理。
(2)同樣的還有創業板指數,2月和3月,漲幅是大盤的2倍。所以這會兒也“還”得厲害一些。
(3)反過來,A股大盤相對於全球股市,下跌調整過度,所以今年1月開始的全球股票春季小牛市中,我大A股的漲幅也是全球最大的。
-
3 # 股民張滿倉
券商股是本輪行情的急先鋒,早於大盤啟動。部分券商距離底部最低價漲幅已經超過100%(如東吳證券)大部分券商漲幅都超過50%,今年3月業績好已經提前體現在股價裡了。業績越好,越砸盤!可能是想把那些不堅定的籌碼洗出去。這反而是我們低位吸籌,佈局券商龍頭的機會。我相信4月份券商股的業績也會很好,外加未來科創版會有大量股票上市,對於券商未來業績提升增加了保障。先縮回去,才能更有力量的打出去!適當的砸盤和調整,有利於後期更好的上漲!
-
4 # 生死有多遠
漲有漲的理由,跌有跌的理由。
手握籌碼,賺錢不需要理由。
當你認為“應當漲”的時候,別人已把鐮刀磨的雪亮雪亮。
而你瞧不上眼,避之不及的垃圾股每天一層天花板,天天吃肉數快板。
沒有合理的制度,產生不了合理的邏輯。
其實買sT股,漲多跌少,比茅臺還牛!
-
5 # 琅琊榜首張大仙
券商回撥的主要原因來自於市場的拋壓,我們可以發現券商從2440點漲到了3288點的過程之中,擔任的是一個“救世主”、“領頭羊”的角色,一路的高歌猛進沒有太多的回撥!但是同樣的是,券商已經進入了一個密集套牢區域附近,那麼勢必會有有較大的拋壓存在!
要知道的是,這是市場上2015-2018年下跌過程中大量散戶積累的套牢盤,而券商也是在這段熊市下跌行情裡和大部分的中小創個股同樣,未曾走出大級別反彈的行情!因此在進入了這個週期裡,壓力是非常大的!
再加上如果一路的上漲不帶回調,那麼這裡的拋壓是不願意拋售的,而對於主力來說,也不可能帶著散戶吃肉,幫著散戶抬轎子。所以勢必會利用震盪和回撥的方式進行洗盤!說白了,就是上漲的洗盤模式可能已經結束,接下來換個姿勢繼續洗!
所以我認為未來券商是大機率會有回撥的,並且指數的3個多月瘋狂上漲,也需要一個修正和休息的階段了!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券商所扮演的角色也都是“領頭羊”,先行者的位置,也就是說第一階段可能就是權重搭臺,概念股炒作的週期,而未來就要將舞臺留給那些前期滯漲的中小創,讓他們來唱戲了!!
最後,從科創板的上市時間來看,大機率是在2019年的下半年了,那麼券商在第二季度裡調整休息,也是為了更好的迎接和配合科創板的上市!畢竟頭部券商是科創板的收益群體,一旦上市,就會激發更大的空間,現在選擇調整,沒有壞處!
總之,行情沒有結束,只是該休息了,換個主角,選擇那些底部區域,前期滯漲的個股也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總體來看,券商還是在一個熊市的底部區域,投資佈局的價值很高,倉位上有所控制就行!
-
6 # 解什麼盤
這個你就不懂了,股票的上漲和下跌,不能簡單的用業績衡量,漲幅大了,自然就回調了,很正常,而且,我看好一年的券商行情。券商中,中國銀河,率先到達10倍股票30以上。
-
7 # 趙小詹財經
應該說大部分券商3月的業績都是好於2018年的,之所以下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短期漲幅較大,回撥是正常的。
2月底,整個券商板塊出現連續兩個交易日集體漲停的現象。今年以來,券商股平均最大漲幅超過60%。像中信建投,年初以來最大漲幅甚至超過了265%。不少投資者對去年3月份之後的單邊下行的行情還心有餘悸,大幅上漲後促使他們選擇解套出逃。而且,沒有永遠上漲的股票,券商股短期大幅上漲之後,回撥也是正常的。
市場對牛市是否已經來臨仍然持懷疑態度
牛市時,券商自營業務、經紀業務、投行業務等業務收益會大幅增加,所以牛市對券商股形成直接利好。雖然一季度不少經濟資料好於預期,但一些重要指標如汽車消費、地產銷售、出口等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歐美股市目前處於高位,未來一旦下跌,也可能對A股造成拖累。所以,目前市場對牛市是否來臨還存在一定的爭議。
不少券商估值已高估
像中信建投,被同行給出了在A股市場比較罕見的賣出評級,就是股價已經被高估的一種體現。龍頭中信證券市盈率超過了30倍,股價也已經回到了2014年12月的水平。
行情如有基本面配合,券商股仍可期
回覆列表
券商股本輪是領漲板塊之一,而有的一些業績比較普通或較差的券商股也隨之水漲船高,雖然今年券商股業績會大幅提升,但是有的券商股估值與業績依然不相匹配,所以估值偏高的股票遭到一定程度的減持是正常現象。
另外,有些券商股指數權重大,具有期指炒作效應,所以有時券商股的炒作也並非是為了所謂的價值,其目標主要是鎖定指數,而這些指標權重股多為頭部券商,對整體券商板塊具有指導意義,一旦它們下跌調控指數就會引領整體券商板塊回落,而不少券商股盤子比較大,如果激發了市場集中拋售情緒,導致拋盤太重就難以穩定價格,即使基金等機構想介入,也不敢去輕易碰觸集中拋盤的黴頭,所以只有暫避風頭,由於接盤無力,會導致下跌超出預期,從而擴大了跌幅。
其實,近期盤口上券商股引領指數的意味濃於其減持出場的動機,一些龍頭券商控制指數的傾向非常明顯,這也並不是壞處,畢竟A股連續大幅上漲對股市中長期發展不利,國內股市應該改變長期以來牛短熊長的局面,不要總是陷入到大波動率的行情之中,這對A股市場的發展弊端太大,適當控制股市節奏,保持股市的健康與穩定,對多數投資者有利。不然一窩蜂式的惡性炒作,妖股滿天飛,股民腦子一熱跟了進去,其中還有很多股民是透過兩融買賣股票的,這對廣大股民來說風險過高,未來恐怕損失更加嚴重。
市場合理調整,適當的節奏會加強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會在兩融上有所節制,這對未來的行情進一步延伸有利。同時A股市場本身也處在一個換籌調結構的過程中,減持不合理估值的股票,向價格合理的優質股轉移,這是一個重新整理市場認清未來的過程,這個週期的回撥是完全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