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口無言

    “兵馬不動,糧草先行”出自《南皮縣誌·風土誌下·歌謠》!

    原文為“兵馬不動,糧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賊。”

    不過是古籍還是評書都會著重的描寫重大軍事行動前的最重要的就是“糧草先行”!

    這裡的糧草不只是單單的只是指“糧食”和“草料”!

    逐一列舉不足請補充!

    第一、糧草,動輒幾十萬的軍兵動武,集體行動,吃飯是必須的!未集結前的部隊在各自的駐防地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軍糧供應!

    一旦集結,這就給後勤找了最大的麻煩!袁紹在官渡之戰號稱70萬人,一人一天二斤糧食,這就意味著一天就是140萬斤糧食!

    這麼多的糧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準備完畢,諸葛亮六出祁山都失敗了,主要原因就是糧食不夠吃的了!或者是供給中斷了!

    草是指的專門為軍馬準備的草料,馬吃的更多!

    其實所謂的糧草先行,不是指的要運送糧食的後勤部隊走在正規軍的前面。也不是提前出發!

    真正的含義是糧草的準備!提前準備大量的糧草在準備軍隊的行動!

    劉邦為啥能夠稱霸,韓信的軍事行動是關鍵!但是蕭何的後勤準備更是種中之重!

    第二、軍械,這裡的軍械不是單單指的是兵器,還有鑼鼓帳篷等等一些了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光工作用的,還要有生活用的!

    大家可能會問當兵的不是人手一件武器麼?還要軍械幹啥?

    1、古代和現代的戰爭中,兵器的消耗都是巨大的!古代的刀槍耗費更厲害!一次戰鬥後基本手中的兵器都會殘損,需要馬上補充!不影響戰鬥力的下降!

    2、箭弩在戰爭中的消耗是很大的,戰勝的還能透過打掃戰場在獲得!失敗的只有依靠後勤供應!草船借箭就是變相的消耗對方填補己方!

    3、攻城用具,大家看到的電視電影裡的那些攻城戰車,拋石機,雲梯、撞門的滾車....都是需要提前進行製造的。根據要攻擊的目標準備相應的裝置!這些裝置是需要提前很久才能製造出來的!

    4、近一點的古代還有火炮。

    5、戰鼓、旗號這個是鼓舞軍心的必備品!

    6、鎧甲,鎧甲的戰損會很大的,不能讓連續戰鬥計程車兵裸著身子衝鋒!

    7、掘土裝置,便於挖掘駐防工事!

    第三、生活用具

    1、帳篷,不管大小帳篷必須有!士兵不能睡在路天地裡!

    2、木材、麓掎、鐵蒺藜,兩軍對壘時,彼此間都會迅速建立自己的臨時性的防禦設定,木質的城寨所用的木材,一般是提前準備好的!就地採伐的可能性有但是不大!瞭望哨的塔臺,防禦外壕的麓掎、鐵蒺藜這些和現代的鐵絲網差不多,也要提前準備!

    3、炊具、餐具,人越多這個傢伙更多!增兵減灶老計策了!

    4、還有更多的領導用的生活設施!

    5、醫療用品和裝置!古代也是需要救治和搶救手術的!

    第四、後勤裝置

    1、兵器的製造裝置,古代隨軍的會有大批的軍工製造人員跟隨,隨時打造兵器,打鐵的裝置要帶著,回爐那些破損的兵器,打造新的兵器!

    2、種植糧食的裝置及種子!當年田單打即墨7年不下,特洛伊打了9年,這些軍隊在長期的軍事活動中被逼無奈要進行自力更生的農業活動!

    3、運輸裝置,海量的二輪車四輪車獨輪車都要存在的,還有造車的也要跟著!木牛流馬就是瞎胡編的,後人太計較了!

    最後說下,所有的戰爭不只是單純計程車兵之間的血拼!更需要的是後勤的供應,淮海戰役時,老帥說了這次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的小車推出來的勝利!

    在北韓,我們的5次戰役被李奇微稱為“禮拜攻勢”,這就直接說明的後勤的作用!

    一場戰爭的發動不是單純計程車兵的準備,更多的是戰爭所需物資的準備,戰爭的終極目的也是獲得更多的資源!希特勒就是敗在了資源上邊!

    應該是兵馬未動,糧草先備!

  • 2 # 漂亮鎖骨

    歷史上曾有不少因為糧草供給問題而加速戰敗的重大戰爭,比如以少勝多的長平之戰、官渡之戰等。長平之戰白起斷趙軍糧道,官渡之戰曹操火燒袁紹糧草,糧草對戰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諸葛亮為北伐發明的“木牛流馬”,號稱載重量為“一歲糧”,也算是運糧神器了。

    糧草包括糧食及後勤物資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裡的“糧草”,狹義上理解,就是行軍打仗時,人吃的糧食和馬吃的飼料。

    軍糧來源不單一,唐朝前中原軍隊軍糧以小米為主,小麥為輔。唐中期後,大米才多了起來。鹽是必需品,此外還有肉乾、醬菜等佐料。戰馬也不單吃草料,年景好時也有小米、豆類等乾糧。當然,這是糧食有保障時,如果遇到亂世糧荒,士兵食樹皮、草根甚至人肉都是有的。

    從廣義上來看,“糧草”應當可以指代打仗所需的後勤物資,除了人畜所需的糧食外,還包括武器、鎧甲、衣服、藥品、帳篷等必備物資。

    在古代戰爭中,“糧草”可謂決定勝負的關鍵所在。古時兵器不發達,所謂打仗,很多時候就是有生力量的比拼,打仗以人多取勝。人一多,吃飯就是大問題,糧草的運輸保障就顯得至關重要。

    試想一下,古時交通不便,每發動一場大戰爭都是興師動眾,往往還要長途跋涉。如果打仗前沒做好充足準備,行軍過程中後勤補給不到位,兵將無糧食可吃,戰馬無草料裹腹,必要物資稀缺,漫漫征途,兵馬疲乏,還指望打什麼勝仗呢?

    “糧草”重要性在古代典著中被強調

    著名軍事家孫子在《孫子兵法·軍爭篇》寫道:“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春秋齊桓公國相管仲在《管子·權修》中指出,“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

    西漢晁錯在《論貴粟疏》中說,“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

    明代軍事政治家劉基在《百戰奇略》中,提出過“糧戰”戰術思想,“凡與敵對壘,勝負未決,有糧則勝。若我之糧道,必須嚴加守護,恐為敵人所抄。敵既無糧,其兵必走,擊之則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協和、湘雅、齊魯、同濟四大醫學院怎麼排名?你覺得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