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愛好者畫影
-
2 # 貝貝127554956
商鞅變法是強國弱民政策,百姓只能打仗或種地,賦稅重,國家帶有濃厚軍國主義色彩,百姓是國家的奴隸。所以商鞅下場慘!
-
3 # 山澗一清泉
這個秦人應該分開成兩部分,一是統治者,二是普通秦人。然後我們再來分析為何秦人坐視商鞅被車裂而“不憐”。
首先我們分析以秦惠文王為首的統治者。商鞅變法強秦,除了守舊的貴族以外,所有秦人皆是受益者,包括繼位者秦惠文王。那麼秦王為何要殺商鞅呢?原因如下:
一、秦孝公在世時,孝公與商鞅堪稱君臣組合的典範,中國歷史有記載三千年來,你也找不出第二對,君臣毫不猜忌,信任有加,簡直合為一人。也就是說商鞅權力過大,功高蓋主(對秦惠文王來說),儘管秦惠文王相信商鞅不會造反,可君子無罪但懷璧其罪,對於君王來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而惠文王在民間遊歷十年後,知道秦法已深入人心,自己也是深深認同秦法,且可以掌控朝局,那麼為了消除隱患,樹立新君權威,借商鞅頭一用且不兩全其美,政治家眼裡情是次要再次要的,都是權力至上。
二、商鞅變法利益受損最大的是誰呢?是原秦國的貴族守舊集團,因為他們可以無功受祿受爵位,世襲權力和財富,商鞅變法打破了這一舊俗,一切權利利益必須有功(這一世襲制度直到宋朝才完全解決掉,宋朝的科舉制度才真正讓寒門子弟可居廟堂之高),這就端掉了他們天上掉下來的鐵飯碗,秦孝公在他們反不了,可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繼位,這股力量不容小視,秦惠文王也只好借商鞅的人頭一用,好安撫這些守舊貴族,而後徐徐圖之為上策。
然後我們再來分析普通的親人老百姓。唯物主義的觀點說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且由人民推動。用這一理論似乎解釋不通,商鞅變法惠及人民,可人民卻任由商鞅五馬分屍?其實不然:
一、歷史雖然是由人民創造且由人民推動,但歷史的前進也不是一直向前的,而是螺旋式上升,前進與後退交替出現但總的方向是向前。
二、人民的眼睛雖然總的看是明亮的,但起初之時真理卻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等多數人都明白時事情已過去許久。
所以老百姓當世之時是被矇住眼睛的真相尚未讓他們看見,秦惠文王說商鞅謀反。老百姓也就覺得他真的謀反了,自然該被五馬分屍,因為這是商鞅自己制定的法律!
綜上:秦人統治者秦惠文王、秦人守舊貴族集團、普通秦人都不會讓商鞅活,這就是商鞅被車裂而秦人“不憐”的真正原因!
-
4 # 歷史戲語
商鞅變法,秦國逐步強大了起來,他最後被車裂卻沒有得到秦人的憐惜?為何?
首先商鞅是秦國的官吏,為使秦國強大,推行了商鞅變法,變法的目的是強大秦國,而非百姓的幸福感,商鞅為秦國服務,首要的是為秦的統治階級服務,所推行的依法治國,那麼法是什麼範疇之下,大秦的法度是殘酷的,百姓被置於這樣的法度之下,何來自由,何來幸福感?
其次是,商鞅變法,使秦國的人都被一種身不由己原因,而去戰鬥。秦民不去戰鬥就是違法,去又是不屬自願,為秦而戰成了他們的去不掉的砝碼。不能戰就種地,所有一卻都成了身不由己,猶如機器一樣,輸出一卻能輸出的,被大秦的這輛戰車消耗。
最後是在變法之後,人情味變了,秦國上到秦惠王,下到子民。都變的兇狠起來了,君王的冷酷是為了臣下的順服,子民的冷酷是早點結束戰爭,他們憎恨無休止的戰鬥而又不能表現在言行上,更不能有所作為來宣洩,只好轉移到變法始作俑者的頭上,那就是商鞅。
商鞅變法強大了秦國,而苦了秦民。秦民被綁架在帝國的戰車上,要麼一直戰鬥,要麼一直勞作,試問這樣的日子,百姓能看到頭嗎?車裂商鞅,沒有人憐,直接告訴了當時的現實情況,帝國強大了,子民很難熬。
-
5 # 老曹55085557
首先,明確一下,這個秦人,並不是泛泛而談的秦治下之人,而是指秦國的上層統治階級和新興的國民階級(地主),也就是包括奴隸主和地主,但是不包括一般普通百姓。
其次,商鞅變法的核心是削爵位,賞軍功,因而對舊有統治者,主要是奴隸主的打擊很大,他們並不樂見商鞅成功。
再次,商鞅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張君權至上,因而與不少貴族結怨,這其中和法家的不擇手段嚴刑重典有很大關係。
最後,儘管商鞅變法有利的促進了秦國的封建化,可是被壓迫者的境遇改變不大,他們隊商鞅的改革成果並不認可,所以也不同情。
綜上,秦人不憐就是必然的結果,但是從歷史來看,商鞅是開啟了中國千年封建史的核心人物(不是秦始皇),必須肯定。
-
6 # 王立波215
商鞅的變法首先觸及了貴族階級的利益,受到貴族階級的反對;其次他是法家代表,實行的是″霸道”,以酷法立國而不施仁政,用剝削來使民眾始終處於吃不飽也餓不死的″弱民"狀態,更不會讓底層民眾擁護。只不過當時秦孝公倚重他,位高權重,又有國君作後盾,貴族階級恨他入骨也沒法,所以新君一上臺商鞅便落了個車裂的下場。他試圖逃走,但因他有″連坐法″推行,都怕受連累而無人敢收留他。他算是被自己法令害了的第一人。而暴政也是秦最後滅亡的禍根。
回覆列表
因為當時商鞅的靠山秦孝公已經去世,而商鞅在當年得罪了秦孝公的兒子。所以秦孝公死後太子上位,第一件事情就是報仇。
商鞅變法在歷史上面是比較有名的事情,甚至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還是比較震驚的。作為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也是從他的年代開始執行的。
當年商鞅變法得罪的可不僅僅是太子,而是當時秦國的皇親國戚。當時商鞅的建議按照功勞來獎賞,只要在戰爭中拿到人頭數越多,就獎賞越多。
於是那些貴族的權利就一定會受到影響,之前本來可以吃著老本行就比較安逸的。現在因為沒有了所謂的戰績,日子過得自然也沒有之前那麼好了。
但是正是因為這樣的舉措,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秦國的軍事能力。別的朝代的人打戰都怕死,而秦國一個個非常勇猛看到人就衝。
可想而知就是什麼樣的後果了,同時商鞅當時建立了非常嚴厲的法家制度。當年的太子也是犯了錯誤,同時商鞅也沒有留情。
後面考慮到是太子,所以當時用太子的老師代為受刑。這也是為商鞅後面的下場埋下了伏筆,可想當年的太子心中是如何恨商鞅的。
太子上位當上皇帝后,商鞅想跑的。但是無奈自己建立的法家制度,讓他沒有辦法脫身,後來就有了所謂的車裂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