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橘子侃古詩

    《聲律啟蒙》是清朝康熙年間車萬育所作,它按近體詩所循平水韻三十平聲韻部編成,每個韻部有三段韻文, 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以及十一字對,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虛實應對。我們學習《聲律啟蒙》要用吟誦的方式來讀,要學習平仄,練習對對子,記韻部,識典故,明意象,因為《聲律啟蒙》是為作詩做準備的蒙學讀物。

    如果用朗讀的話,由於沒有遵循它的特點,無論情感多麼飽滿,無論怎樣變化方法,都沒有韻律感。

    吟誦遵循它本身平仄的特點而產生長短不同的聲音,琅琅上口,極富音韻之美。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

    來鴻對去雁,宿鳥對鳴蟲。

    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

    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

    兩岸曉煙楊柳綠,滿園春雨杏花紅。

    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這一段押一東韻的字有:風、空、鴻、蟲、弓、東、宮、紅、翁。

    雲對雨就是平對仄,雪對風,就是仄對平。

    三尺劍,六鈞弓,清暑殿,廣寒宮都是有典故的。

    《聲律啟蒙》中所有內容都是為作近體詩打基礎的。

    比如《江南春》就是押一東韻。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紅,風,中就是押一東韻的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駱駝生活的自然環境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