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採麋鹿
-
2 # YourKing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文赫先森
電影《八佰》,又名《八百啟示錄》或《戰爭啟示錄之八百壯士》,由導演管虎執導,他之前導演的《鬥牛》、《殺生》、《老炮兒》等知名電影相信不少小夥伴都看過,相對來說,管虎導演對於純爺們的電影那是有相當大的把握的,拿捏很到位,電影裡邊充斥著男性荷爾蒙,會讓你看得熱血沸騰。
《八佰》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陰差陽錯間,一幫貪生怕死的逃兵被捲進這場戰鬥之中。四天激戰,經歷了戰爭洗禮的逃兵們終於完成了自己的蛻變,在生與死的抉擇中,毅然選擇繼續堅守,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那麼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演員陣容強大,而且後臺強大,那麼為什麼遲遲不跟大家見面呢?
電影《八佰》,一直在吊觀眾的胃口,究竟在玩什麼。據說是有兩種原因,一是技術上的問題,雖然演員,和投資公司都很強大,或許後期製作的人員,技術到到位而導致的,還有就是電影不過審,那麼這些年,電影的審查制度也是增加了難度,電影的一些鏡頭或者一些內容牽扯到了一些負面因素,所以一直很難跟大家見面,這些大家應該也都知道,畢竟電影的本質還是想讓大家看點正能量的東西,所以大家還要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希望這部電影能早點跟大家見面,也希望導演能帶來的是正能量的電影。預告還展現了四行倉庫保衛戰中最悲壯的一幕。在對峙到第三天時,日軍見戰局遲遲不得推進,便以鋼板陣掩護步兵潛至倉庫底層,企圖開啟突破口。在這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刻,年輕的敢死隊員在自己身上掛滿手榴彈,從視窗縱身躍下,與日軍同歸於盡,只留下一句“弟兄們,來生再見”的許國遺言,響徹整個倉庫。壯士忠肝義膽,令人淚目。
除了八百壯士血肉護國的壯舉外,影片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戰役奇觀性也做了真實的再現。四行倉庫位於上海閘北區蘇州河北岸,而五十米河寬之隔的南岸,正是當時的上海公共租界,雲集了市民、難民、學生、各國媒體及駐軍等。這使四行倉庫保衛戰成為了人類戰爭史上第一場“被圍觀”的戰爭。北岸血戰之時,南岸依舊歌舞昇平,猶如這場戰爭的看臺一般。“戰況至此,全上海的百姓都會看著我們”,八百壯士用生命向世界昭告著日本人的侵略惡行,打出了中華兒女誓死護國不容外辱的民族血性。英雄鐵血為民族注入強心劑 管虎竭盡付出還原真實戰場
英雄鐵血為民族注入強心劑 管虎竭盡付出還原真實戰場
戰爭從來與仁慈無關,戰爭是戰場上血淋淋的生與死,是家與國毫無尊嚴的被踐踏剝奪,是歷史之痛,是民族之殤。戰爭來臨時,即使十幾歲的少年,也要擔起保家衛國的責任,這從影片預告中就可見一斑。
從初戰沙場膽戰心驚的少年士兵,到深陷絕境英勇赴死的鐵血軍人……八百壯士四行倉庫一役,給在當時淞滬會戰中節節敗退的國家帶來了希望曙光,給萎靡不振、人心渙散的民族打了一針強心劑,感召著無數華人,不畏強暴、團結一心奮起反抗。據說是有兩種原因,一是技術上的問題,雖然演員,和投資公司都很強大,或許後期製作的人員,技術到到位而導致的,還有就是電影不過審,那麼這些年,電影的審查制度也是增加了難度,電影的一些鏡頭或者一些內容牽扯到了一些負面因素,所以一直很難跟大家見面,這些大家應該也都知道,畢竟電影的本質還是想讓大家看點正能量的東西,所以大家還要耐心等待一段時間,最後希望這部電影能早點跟大家見面,也希望導演能帶來的是正能量的電影。
-
3 # 黃王黃477
這是中國電影史有史以來第一部將上集和下集同時剪輯在一起播放的戰爭電影,電影的上集叫八百之我的團長我的團,講述了新兵端午成長為抗戰英雄的故事,電影的下集叫八百之上海敦克爾克,諷刺了國民政府荒誕的抗戰思想。如果將它拆成兩部電影觀看,上集我給8分,下集我給6分。但將兩部同時合在一起觀看,我只能給6分,其中1分是鼓勵分,鼓勵導演在拍攝戰爭片裡面加入了動物保護的元素題材。
回覆列表
“淞滬會戰”無疑是自“七·七盧溝橋事變”以來,中日在正面戰場上的直接面對,也是所有中日戰爭裡最慘烈的戰役,沒有之一。
雙方在這次戰役中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國內各個派系軍閥停止內戰,紛紛奔赴淞滬抗日戰場。
而這部以我們歷史教科書裡記錄的“八百壯士守四行”的真實事蹟改編的電影,無疑讓所有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觀眾充滿了期待。
管虎在行業裡的口碑還是不錯的,這個電視劇比電影多的高個子導演,成名於電視劇,至今這些年導的電影雖說在數量少不多,但是口碑和票房都不錯,像《殺生》,《鬥牛》,《老炮兒》都是口碑票房齊舞,還順帶獲了不少獎項。
由於《八百》還沒上映,我們只能充滿期待的等待,雖然只看了短短的幾分鐘的宣傳片,就已經讓人熱血沸騰,熱血澎湃了。
但是看看演員陣容,大部分是行業內公認的演技派老戲骨。像張譯,王千源、黃志忠、姜武、侯勇這些,哪個拿出來演當兵的都是硬漢的標杆,可是裡面也不乏一些小鮮肉的身影。無疑,管虎是個聰明的導演,他會為了確保投資人的回報,在演員的選擇上會像票房妥協。
像上次的《老炮兒》,雖然票房和口碑都不錯,但是強行插入某TF組合,明顯的跟劇情搭不上。還有某些鮮肉的演技水平確實需要提高,不能全程死魚眼,犟著個臉耍酷,這樣讓人看了真的很尬。幸虧有馮導在,撐住了整個劇情,還有張涵予,張譯等一眾老演員的精彩出演,架住了劇情不塌。
但是這次不同,這次是拍中華民族的抗戰片,讓一群奶聲奶氣的“白臉”來出演,千萬不要壞了抗日英雄的形象。
是的,管虎是個聰明人,也是個聰明的導演,隨著老一輩的導演慢慢老去,管虎肯定是未來撐起中國電影的支柱。可是,電影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就是需要一些執著的人來做這個行當。管虎的導演水平毋庸置疑,可是在演員的選擇上做出的妥協,無疑給電影埋下了不安的因素。而這也成了管虎要從著名導演到大師級導演蛻變的攔路石。
作為觀眾,我們不能改變什麼,只希望有更多的好電影看。
只希望這部紀念“淞滬會戰”的電影《八百》,能帶給我們驚喜,成為一部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