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餘年歷史。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在民間傳說中屈原在楚國將亡之時,他懷念郢都,懷念百姓,憎恨敵人,憎恨奸邪,決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賣國的小人,激發全國百姓的愛國赤忱,從而投入了汩羅江中自盡。而百姓們為了保護屈原的屍首不被蠶食,用飯糰投入江中餵食魚蝦。粽子就由此得來,但是在不同地域和記載中粽子不僅僅是因為屈原而誕生的。 在江浙一帶有這樣一說法,春秋末期吳國的將領伍子胥,因其父兄都被楚王所殺害,遂其投奔吳國,幫助吳國伐楚國。據說當年伍子胥帶領著吳國的軍隊東征西討,差點就要滅了越國和楚國,但是在越王勾踐的反間計下,挑起了伍子胥和當時的吳國統治者夫差的矛盾。使得夫差在端午節那天賜死了伍子胥,伍子胥自刎後被夫差投入了大江。為了保護伍子胥屍首,百姓們向江裡投入食物餵食魚蝦。不過伍子胥是在春秋末期,而屈原在戰國末期,早了200百年呢。所以很多說法是在端午節向江裡投粽子是為了紀念伍子胥。 你當地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3
回覆列表
  • 1 # 葉之秋

    在史料記載中,端午節與伍子胥並無關係。

    真正與端午節有關的歷史人物有三個:介子推;孝女曹娥;屈原。我們結合史料說話。

    史料一:東漢蔡邕的《琴操》記載: 介子推割其腓股,以啖重耳。重耳復國,子推獨無所得。子推怨恨,乃做龍蛇之歌以感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推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

    介子推是晉國大臣,曾經在晉文公重耳流亡的時候,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重耳繼位後,大封群臣,卻將介子推給遺漏了。介子推心中懷恨,一面躲在山中,一面寫了歌謠譏諷。重耳下令放火燒山以逼出介子推。不想介子推一根筋,認死理,竟抱著大樹,寧死不肯下山受奉上。

    重耳心中有愧,於是下令每年的五月初五日不能生火,以紀念介子推。

    由以上史料可見,紀念介子推與端午有關。這個風俗從春秋戰國時期延續到東漢三國,一直到唐朝才漸漸被取代。

    對介子推的紀念,後來改成寒食節。如今又與清明節融合。

    史料二、晉代虞預《會稽典錄》中有如下記載: 女子曹娥者,會稽上虞人。父盱能絃歌為巫。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迎波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緣江號哭,晝夜不絕,七日遂投江死。

    晉朝史料記載,孝女曹娥是在五月初五跳河,要把父親的屍體找出來。曹娥投江,宣揚的是孝順。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有許多地方祭祀。

    史料三、

    最初端午並沒有和屈原劃等號。如今能找到端午與屈原有關的史料,是南北朝時期吳均所著《續齊諧志》: 屈原於五月五日投江,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曲,白日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曲曰:“聞君當見祭,甚善。但常年所遺,恆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曲依其言。

    史料中描繪情形與如今端午節非常相像,都提到吃粽子,並且解釋了為什麼要吃粽子,為什麼要纏彩繩,為什麼要划龍舟。

    在唐朝之後,對介子推、曹娥的祭祀漸漸消失,端午這才成為屈原的專利。

  • 2 # 閻說華夏節日

    「端午節第四說」 祭祀屈原:更大的中華精神之認同

    在端午的人文故事中,祭祀伍子胥和曹娥要早於屈原。

    伍子胥死後206年,屈原才投汨羅江的, 屈原就有“浮江淮而入海兮,從子胥而自適”(《悲回風》)的詩句,向五月五死去的伍子胥表達了追隨和致敬之情。而曹娥投江, 據虞預的《會稽典錄》記載: “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撫節按歌,婆娑樂神,以五月五日迎伍神,為水所淹,不見其屍。”,這個“迎伍神”正是迎祭的伍子胥,可見在江浙一帶,最初五月五祭祀伍子胥是最早的。

    但儘管如此,在中國端午節的代表人物上,屈原卻影響最大,後來居上,成為華夏端午的精神豐碑!而伍子胥也好,曹娥也好,只是侷限在一定的區域裡,沒有獲得更大範圍的精神認同。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要看伍子胥和曹娥這兩個人物的侷限性。

    伍子胥被蘇州人喜愛,源於他對這座城市的巨大貢獻,2500年以來蘇州古城,仍坐落在原址上風調雨順、旱澇無恙、商賈雲集,被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或許,就是因為伍子胥選址恰當、規劃科學的姑蘇城,成就了吳國曆史的輝煌,形成了悠久獨特的“吳文化”,使蘇州這個城市充滿了魅力和神奇。伍子胥的千秋功績,至今還蔭護著姑蘇古城的子民們,為蘇州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伍子胥是忠於吳國的,也有吳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有人說在他身上有忠心報國、居安思危、廉潔奉公的精神,這些都也是公允之論。但伍子胥最遭人非議的是,他將楚平王從墓地挖出來鞭屍, 雖然家仇報了,私憤也洩了,可留下了歷史上“不仁”的把柄。有人以他楚華人的身份,認為他不是愛國者,而是叛國者,是為了復仇而助吳國滅了自己的祖國楚國的。而在最後,又因為吳王夫差聽信讒言被賜死,臨死又預言,越國必勝吳國必亡,又被人認為二次叛國。伍子胥最終以悲劇結局,走完了自己充滿坎坷的一生,在春秋這個混亂的時代上演了一部個人英雄主義的悲劇。

    在封建各朝代的統治者眼中,伍子胥都不是要樹立的“標榜”,他不符合儒家的君臣觀,固然君乃昏君,臣復仇也釋然,但又鞭屍,這不附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規範,所以,在漫長的端午文化裡,伍子胥這個有性格的人物,被中國正統文化消解掉了,讓位給了比他晚200多年的另外一個人物—屈原……

    而千古孝女曹娥,一個十四歲的少女投江尋父的故事,儘管被後世無數皇帝和達官貴人立碑建廟,撰聯歌頌,道德境界感動得難以表達。可是,在忠大於孝的中國倫理次序中,曹娥的故事難免境界有些小,與一個以身殉國的偉大詩人屈原來比,那自然是不能倫比的。

    其次,在屈原身上更多表現出中華民族精神的認同。同樣是楚華人,一個是為復仇而叛國,一個是祖國滅了而投江,在如何對待家國情仇上,人們選擇了後者。這也是歷代正統對屈原這樣人的選擇,詩人屈原忠貞愛國,為滿朝奸邪所不容,楚懷王不辨忠佞,屈原兩次被流放,在報國無望之下,屈原投江而殉國。

    屈原死後,人民自發紀念這位愛國詩人,為免魚蝦啃咬屈原的身體,人們在五月五這個日子來到汨羅江拋灑糯米,演化出端午吃粽子的習俗。

    千百年來,屈原這位愛國殉國的君子,不僅受到了封建統治者的認可,也更受到了廣大人民的高度認可,統治者看重的是屈原的一顆忠心,廣大人民看重的是屈原為國為民的情懷,在屈原身上,國家興亡與人民的安康緊密相連,哀民生之艱一直是屈原一生的追求。幾千年來,端午節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早已深入華夏炎黃子孫的心中,成為了一種精神座標。

    節日靠故事傳播,在華夏傳統節日裡,屈原的故事是最精彩的故事,也是中國文化中家國一體的集中體現。在屈原身上,屈原個人的命運,就是與國家命運緊密連在一體的,在五月五這個中國的災難日裡,有了屈原這樣一個樂於為國捐軀的偉大典範,常常能鼓勵民眾團結起來,同舟共濟,共赴國難。端午節因為屈原,成為了中國的愛國主義節日的主題日,凝聚起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載體。

    同時,屈原是一位世界級的文化名人,獨創了騷體詩, 《離騷》等詩篇享於華夏,品行高潔,遺世獨立,可謂是端午節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菜籽怎樣去殼脫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