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聊新發現

    把藏在心裡多年前的心事都翻出來了,你們問到我心坎裡去了。讓我又情不自禁回想到多年以前。

    19歲之前我都一直是講家鄉話,一直都沒有離開過那片山,那條河,一直都是屬於山村。

    後來,隨著改革開放,我們離開了家鄉,離家千里,去外面所謂的闖蕩。第一站,來到了東莞,而且一待就是很多年。在剛去東莞的時候,人生地不熟,還好有幾個老鄉,在外面的時候,能幾個一起說說家鄉話覺得是件特別幸福的事。

    後來,隨著大家工作的變化,又一個一個分開了,我也從一個酒店到一個工廠,後來還是離開了,想透過自己的努力,想證實一下自己,從一個待遇各方面都不錯的工廠離職了。離職那天,我從一直在宿舍住到自己獨自租了一間房在外面,儘管當時一個人住才住3天,但感覺有3個月那麼長。每天都害怕天黑一個人,害怕會有安全事故,那時的東莞治安很不好,小偷,強盜猖獗,更害怕孤獨,特別想念家,想念父母,想念朋友,想念同學,想說說話,也特別想說家鄉話,又害怕別人知道是外地來的。哪怕現在在外面聽到說家鄉話,說醴陵話,真的感覺帶有磁性一樣,總是會迫不及待回頭看一下是哪位講的!

    還好,一切都過去了,一切都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希望大家也如此!

  • 2 # 梅山425

    我剛上大學時很多同學都想家,同學三五人聚在一起哭,時間久了同學如兄弟姐妹,很開心,那是一生的友誼。工作後”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回家的路上,不知長途跋涉多少次。

    一個浪跡天涯的我,失去世上唯一的親人――媽媽之後,我變得無家可歸。我更想東北那塊黑土地,無邊的綠色稻田,那條記載祖國悠久歷史的松花江。我曾走過的路。

    在家屬院裡我常和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坐在靠背椅上,她五個兒女,如今四世同堂,有的子孫同住在一個院子裡,卻無一人同吃、同住。很少有兒女看望。她想石家莊老家,每天都說:公公沒了,婆婆沒了,爹、娘沒了!沒人管了!孩子一個都不回來……傷心之及。她說著河北地方話,我不完全懂,我說的就是改不了的東北話啦。就這樣,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互相有伴,有安慰。

  • 3 # 燃燒加速度

    這個題目勾起了我那段難忘的經歷,2006年我離開家踏上求學的路,來到了美麗的山城重慶。

    我與重慶是有緣的,高中畢業我高考成績非常不好,那年高考志願可以報7個,我第一志願和第二志願的前五個全部報的山東省內的大專院校,第二自願的最後一個我報了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巧合的是我就被重慶這所高職院校錄取了。

    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我的心情很複雜,高興的是有學校願意錄取我,傷心的是上一所大專學校卻跑到千里之外。激烈的心裡鬥爭之後,我決定踏上這條路,直奔美麗的山城重慶。

    記得只有一列火車從山東來往重慶,開學季來臨的時候,車很難買到票,百般周折之後,買到了一張站票,到出發的那天,我在火車站買了一個馬紮,揹著我重重的行囊上了火車,一進車廂一股臭腳丫味撲鼻而來,我揉了揉鼻子,在過道里艱難的找到一個空位置坐了下來,一坐就是26個小時,我終於踏上了山城的土地。

    令人欣慰的是出了火車站,就看到了學校的校車,疲憊的感覺消失了一半。走上車之後有學哥學姐的熱情招待,有大巴司機幽默的談話,懷著急切的心情來到了學校。

    入校後,我們學校裡基本上都是重慶當地人,他們說的話我一句也聽不懂,於是一度在學校裡不敢說話,後來分班級,分宿舍,大家一起交流都說普通話,還算愉快吧。時間長了,我們彼此間熟悉了些,我也試著跟他們學說重慶話。

    時間過得很快,第一個國慶節來臨了,這是一個小長假,本地的同學都回家了,宿舍裡剩我一人,晚上整間屋都空落落的,想家。想爸爸媽媽,想我的小狗,想熟悉的味道,想親切的家鄉話。漫漫長夜,偃臥而涕交頤。

    一週的假期看是很短,我卻度日如年。我一人上街逛逛,對著商戶說起了我的方言,商戶不懂,呆呆地看著我。讓我感到很尷尬,從那之後,我只要去外地基本上不敢說我的家鄉話,首先我怕當地人不懂,其次有些好客的當地人會學著你的方言迴應你,讓人啼笑皆非。

  • 4 # 鄉1愁

    家鄉是根,鄉音是魂,家鄉話是拉近親情的紐帶,每個人都應以會說家鄉話感到自豪。遠在他鄉的你,當你聽到熟悉的鄉音自然會倍感親切,家鄉父老還能聽到你一口流利的家鄉話會徹底放心,證明你還沒忘本,還知道自己從哪裡來。

  • 5 # 紀實蠻開心

    首先你自己瞧不起你自己家鄉,才覺得自己說了家鄉話別人會看不起你!自卑和虛榮心同時在你身上作怪!

    愛自己的家鄉和工作生活的城市,無論它是一線燈光璀璨的大都市還是鄉村貧瘠的土地,這都是有你家人有你血親,和盆友同事的地方呀

  • 6 # 飛翔的小陀螺

    不可能的,方言是一個地方的文化代表,所有地域的文化都是平等的,雖然有些地方排外(阿拉阿拉),但並不影響對自己家鄉的熱愛,所以什麼情況下說什麼,跟正常,沒什麼怕的,我說方言我自豪

  • 7 # 字聯大匯

    到了異地為什麼不說家鄉方言?個人觀點不是敢說和不敢說的問題,而是必須不能說家鄉方言。因為你的方言他鄉人也聽不懂呀,與他人無法溝通和交流,你能獲得幫助嗎?

    我是60後,第一次單位派去外地學習,也就是說弟一次與外地人零距離交流。下了火車就必須問路。那時哪像現在那麼方便,一部手機走天涯。導航開啟到哪導哪。所以那時老輩們都說“路就在嘴上”。

    平常沒有出過遠門,在家都是純正的家鄉話,對於說普通話覺得很彆扭。當時就直接用了方言向別人問路,哈哈~淚奔了,別人聽不懂啊!所以只能用不習慣使用且說起來很彆扭的非標準的普通話跟人家說,雖然不標準,但人家能聽得懂。

    我覺得當時無論說的方言也好,說的不標準的普通話也罷,人家並沒有笑話我,而且還挺熱心地幫助了我。

    在以後的出差生涯中,要是與同事一起同行,無論在什麼場景下,與同事聊天仍然方言,沒有害怕別人笑話的想法。

    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人與人的交流已經打破了固定區域的侷限性,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都慣用普通話交流。

    語言交流是一種文化,我覺得既要把普通話說好,也不能把祖宗傳下來的方言拋棄,方言是地方語言深度發展的一個見證。要把普通話和方言用到好處,繼續發揚傳承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氯雷他定和氯雷他定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