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段子曰
-
2 # 手機使用者於春江
怎樣理解生命只是大自然可有可無的過客?
大千世界,孕育著萬種生命,唯獨人有獨特的魅力,有創造,有想象,複雜而堅強。但是,多你不多,少你不少,可有可無。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有的人活著,卻已死了。有的人是為了別人而活,有的人是為自己而生,生命只有一次,活出精彩,活出人生的價值。上天不會虧待每一個積極奮鬥的人,大自然不會因為你的努力而格外開恩,也決不會因為你的消失而憐憫,大樹照樣生長,小草仍然發芽。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大自然的過客,可有可無,可圈可點,可放可松。太陽不會因為有你,而格外光彩奪目,也不會因為你的離去,明天不再升起。擺正自己的位置,看清自己存在的意義,世上離開誰,地球照樣轉,大自然不缺任何人,也不在乎任何生命。天有風雲雨雪,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大自然有容乃大,我們都是過客,而且都是可有可無。
-
3 # 陝西健澤建築工程
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因此我們應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生產發展是生活富裕的基礎和前提,生活富裕是生產發展的動因和目標,生態良好是生產發展和生活富裕的保證和條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絕不是要回復到過去人們在自然面前消極順從、無所作為的狀態,而是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同時轉變發展方式,儘可能減少對自然的破壞,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相統一。 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大增強了人類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但是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還是相當有限的,在自然科學各個領域仍然有不少問題需要人們去探索。只有不斷深化和拓展對自然的認識,發現和掌握客觀規律,用於指導實踐,才能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創造有利條件。 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必然要在一定範圍內改造自然,但是這種改造有科學與不科學之分。以科學為指導,自覺遵循客觀規律,就能科學地改造自然,在一定範圍內使自然更好地滿足人類的需要;相反,不注重科學,違反客觀規律,盲目地改造自然,結果往往得不償失,甚至適得其反。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由於科學技術水平和其他條件的限制,人們改造自然的活動難免存在一些未知領域,因此,既要大膽探索,又要慎重行事,力求減少盲目性。 利用自然有合理與不合理之分。合理利用自然就是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儘可能降低消耗,提高效率,減少破壞和汙染;不合理利用自然則往往違反客觀規律,消耗高、效率低、破壞大。在現實中不合理利用自然的現象並不鮮見。如一些礦山亂採濫挖,不注意安全生產;一些林區亂砍濫伐,不注意培育和養護森林;一些地方隨意圈佔土地,造成大量閒置和浪費,等等。在傳統經濟中,對資源的單一利用和一次性消耗,都帶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因此,必須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儘可能實現資源迴圈利用、綜合利用和安全清潔生產。只有不斷提高利用自然的合理性,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人們改造和利用自然難免造成一些破壞,即使是科學改造和合理利用自然,也無法做到零破壞。如果只是認識、改造和利用自然,向自然索取,而不注意有效保護自然,那麼自然不斷受到破壞,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就會停滯,甚至走向崩潰。所以,需要保護自然,使破壞不超過自然可以承受的程度,並幫助自然儘快修復所遭到的人為破壞。保護自然實際上就是保護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最終保護人類自身。現代社會人類保護自然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強,包括環境監測能力、生態平衡維護和修復能力、生物多樣性和重點區域原生態的保護能力、清潔生產能力、汙染防治能力等。這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後必然產生的一種新的物質力量,是現代社會生產力的功能擴充套件、完善和增強。保護自然已經成為發展生產力的重要內容。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必須牢固樹立保護也是發展的理念並認真付諸實踐。
-
4 # 楊紹林154216122
地球上有生命的:肯定包括動物、植物兩種呀。
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都是大自然的自然饋贈,在動物中人類是高等的,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死了重於泰山,對社會造成惡果的死了輕於鴻毛,做好人好事來到世界上就流芳百世,做壞人壞事就一臭萬年。
同樣是在大自然中走了一遭,有的是昂首挺胸大步向前,光明磊落。有的是低頭蹣跚步覆,暗度陳倉。在大自然一切進化成長的生命中,除了人類稍稍有改變一下,只能尊重大自然的規律,才能在自然界中生生不息,
回覆列表
生命只是大自然中可有可無的過客嗎?
大概是初中一年級,看過一個頻道的科普節目。有一期,我已經忘了是什麼節目。大概是說宇宙的結局。那時候還流行熱寂說。透過一系列時間軸的展示,我才知道宇宙迄今為止的一百多億年其實只是開始,如果熱寂成立的話,到最後一顆黑洞完全蒸發的時間將遠遠超過宇宙誕生至今的世界。那時候我才初中,被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到大學一年級時,看劉慈欣的《三體》。雖然很多細微的具體情節早已流失在腦海深處,可當時讀時體會到的:浩瀚無垠宇宙中,人類的孤獨和無力感,想盡辦法力圖保留人類存在過的證據,耗費巨大力氣只為保留人類文明的種子,“面壁人計劃”的詭異莫測,“冷凍人”的可怕技術。一切的一切,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因為每個人都在完成著自己的使命,從最初的保護地球到後來的“移民計劃”到後來的保留“精英”,從最初的充滿希望要慢慢變得絕望。人類的渺小如塵,我在書中體味一二。
你看啊。
“地球都不過是一粒塵埃,我們的問題能大到哪裡去呢?”“我昨天遇到一個人,感覺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後來就再也碰不上了,人生就是這樣。” 有些東西,一旦明白,便會一直謹記於心。因為對我來說一種安慰。遇到糾結挫折不安時,想一想自己是多麼渺小,腦子裡的巨大包袱就會變小。
生命本身的存在總有它的道理不是嗎?人類有愛恨情仇嗔痴傻,我們在地球這個圈裡 每天與認識的不認識的人發生著或多或少的聯絡,這本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歷史無意於羅馬,羅馬的消亡卻無法改變它曾存在過的事實。或許生命只是大自然中可有可無的過客,那是就大自然而言。可生命卻是神聖可敬,就人而言。人類本身的存在並沒有多渺小,縱使我們在宇宙的尺度上根本留不下哪怕一絲痕跡,但我仍然對這個物種懷抱著巨大的自豪與期望。
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