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奧斯汀未完成的遺作《沙地屯》(Sanditon)被搬上小熒幕,爛番茄新鮮度只有40%、慘不忍睹,參與豆瓣評分的也只有寥寥69人、甚無排面,這位在英國文學歷史上值得濃墨重彩大書特書的女作家,遺作影像化的品相卻頗為雞肋,是劇組水平太弱雞還是“魔改”太放飛自我?抑或是簡·奧斯汀已然與這個時代的新審美不相宜?
在眾多經典英國文學作品中,簡·奧斯汀的作品其實最符合如今的“言情劇”市場,不論是《理智與情感》還是《傲慢與偏見》,抑或是她本人與愛爾蘭大法官一段愛而不得的絕戀所改編的電影《成為簡·奧斯汀》,都有著“言情劇”的標準皮面:通篇主旨似乎都不過是愛怨婚姻的求不得與怨憎會,看朱成碧思紛紛、公子紅妝情綿綿;母題似乎和言情“一模一樣”。
但簡·奧斯汀的小說也好,瑪格麗特·米歇爾筆下郝思嘉、媚蘭的恩怨情仇也罷,這些被寫進經典文學史的作品都和瓊瑤式狗血言情以及後來的速食快餐言情,有著極其本質的高下之別、雲泥之分。
“言情”只是簡·奧斯汀的一張皮,她有對人性、對社會、對整個階層風貌的深刻洞見和機敏表達,但速食言情網文不同,“瘋狂被愛”“被甜寵”就是終極訴求和全部投射。
但弔詭的是,在如今的影視劇製作和傳播鏈條中,簡·奧斯汀們可能還不如快餐甜劇能打?
當然《沙地屯》的情況尤為特殊。
第一點,原作未完成,劇作與其說是編劇放飛自我隨意魔改,不如說是“憑空現編”。
簡·奧斯汀的小說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只寫到了第十二章。
原著內容十二章、劇作共八集,僅從數量上來主觀臆斷似乎恰好能“對應”,事實上原著中每一章內容都很短,第十二章(現存最後一章)男主角希德尼才剛剛上線,而這個部分在劇版第一集裡就已經出現!原著裡男主上線,是頗為生活化的普通場景,而劇作改成了更言情式的俗套男女主偶遇模式,海濱回眸遙遙相望。
提前預置“一眼萬年”既視感,模式確實好用、但同時也很俗爛。
與其說這是一部真正的簡·奧斯汀作品,不如說這是編劇拿著奧斯汀開頭了的人物名稱、自己發揮出的同人作品。
那麼這部“空有其名”的《沙地屯》,學會了簡奧斯汀的精髓麼?恐怕沒有。
第二點,敘述主體視角缺失。
然而現有的改編影視化的過程,簡單粗暴去掉了這個部分;這樣的選擇無可厚非,保留冗長的畫外音敘述模式非常不符合現代觀眾的觀影習慣,但這樣一來毫無疑問也等於同時捨棄了原作的一部分精髓。
少了簡·奧斯汀的三分嘲諷三分調侃三分披露之後,女主角夏洛特如同被嚴重脫水、只剩一分“女主光環”,看起來近乎有著濃濃的綠茶之氣,和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瑪麗蘇“大女主”似乎並無本質不同。
撞到男二和類似繼承人的姑娘偷情,和男主一言不合吵架又致歉,得罪有錢有勢的老夫人等等“白蓮刺兒頭”劇情,格調似乎都和普通綠茶無甚差別。
第三點,空有昔日浮華皮相,卻難形成快準狠的戲劇節奏。
和諸多中國產古裝劇空有瑰麗考究的服化道、卻無法形成吸引人的戲劇衝突同一個道理,《沙地屯》的節奏也略顯平庸、寡淡。
濱海村莊風光迤邐,老式莊園庭院森然、宅邸宏輝,無論是牆上的畫作道具還是人物的著裝帽子都自帶時光濾鏡,似乎能分分鐘將人拉進才子佳人衣香鬢影的舊時光裡。
然而劇作的魅力似乎也僅限於此,人物形象塑造和劇情推進都太模式化,太在意料之中,像低配版《傲慢與偏見》混搭《理智與情感》。
(《傲慢與偏見》)
再加上女主角的綠茶氣讓真正獨立飽滿的人格力量和元氣大打折扣,劇作整體都四散著“浮華表象下原來是草莽”的空洞之感。
隔壁奧蘭多布魯姆的同期新作《狂歡命案》也有類似的通病,架構了一個非常宏大的人“怪”混居的維多利亞式黑暗次元,無論是羊頭羊角的異族人,還是精靈如同蒼蠅翅膀一樣的呈現效果,抑或是對聯盟-族類-腐敗等宏大議題的探討,都顯得頗有野心;然而如果說服化道氛圍營造可以打90分,劇情卻只能勉強打60分,綿軟平庸推進得讓人昏昏欲睡、團隊能力和呈現效果跟不上表達願景和野心。
第四點,距離感的不倫不類、不尷不尬。
有網友調笑《沙地屯》是英國版象牙山的故事,如此拉郎配倒也並非毫無道理,畢竟這是一個“希望將小鄉村打造為度假聖地”的故事,本質上和東北屯子裡的“象牙山山莊”似乎並無二致,真正的區別在於故事的質感和調性。
對彼時的英國女子來說,去海邊游泳尚且是一件新鮮事,劇作中很有意思地復原了這個過程,淑女們躲進一個紅房子裡脫衣服、隨著小房子一起被拉到海水中;時間空間上的雙重距離感,讓這個並不重要的“游泳”橋段有了很不尋常的陌生化質感,但劇作既沒能往前一步繼續大規模復原“消失的英國老故事”,也沒能向後一部銜接好更連貫的古今齒輪,在零星亮點之後頗無建樹。
事實上這也不是《沙地屯》一部劇作的獨家困境,經典作家素來對標著更高的標準、更大的難度。
這也是我們要說的第五點,經典難拍而快餐易成。
前者如同超級樊冗的大工程、且往往容易吃力不討好,後者則往往是彎道超車的便捷收益,雖然常口碑欠佳但更能用小成本撬動真金白銀“賺快錢”。
1995年李安將簡·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搬上大熒幕,艾瑪·湯普森、凱特·溫斯萊特、休·格蘭特簡直堪稱神仙選角,李安本人也憑此喜提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和英國電影獎,斬獲殊榮如此,李安依舊在多年之後的訪談中說覺得當年自己不夠理解《理智與情感》,覺得對英國文化裡細微的微妙之處琢磨得不夠透徹。
(李安版《理智與情感》)
如今電視劇製作週期在三到四個月之間很普遍,用這樣的生產週期來改編一部速食網文可能沒什麼問題正好適合,然而如果用相同的週期來面對一部經典,則很可能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
哪怕經典篇幅體量更短、往往也很難被嚼透,因為內容含量的密度不同。
簡·奧斯汀曾寫過這樣的句子“在實際生活中我是個自私的人,但原則上不是”。缺了這層反諷和揭露的調性,女主和普通白蓮綠茶的分別便也不再明顯。
與其說劇作是要“成為簡·奧斯汀”,不如說他們從簡·奧斯汀的作品裡、抽走了真正的簡·奧斯汀。
簡·奧斯汀未完成的遺作《沙地屯》(Sanditon)被搬上小熒幕,爛番茄新鮮度只有40%、慘不忍睹,參與豆瓣評分的也只有寥寥69人、甚無排面,這位在英國文學歷史上值得濃墨重彩大書特書的女作家,遺作影像化的品相卻頗為雞肋,是劇組水平太弱雞還是“魔改”太放飛自我?抑或是簡·奧斯汀已然與這個時代的新審美不相宜?
在眾多經典英國文學作品中,簡·奧斯汀的作品其實最符合如今的“言情劇”市場,不論是《理智與情感》還是《傲慢與偏見》,抑或是她本人與愛爾蘭大法官一段愛而不得的絕戀所改編的電影《成為簡·奧斯汀》,都有著“言情劇”的標準皮面:通篇主旨似乎都不過是愛怨婚姻的求不得與怨憎會,看朱成碧思紛紛、公子紅妝情綿綿;母題似乎和言情“一模一樣”。
但簡·奧斯汀的小說也好,瑪格麗特·米歇爾筆下郝思嘉、媚蘭的恩怨情仇也罷,這些被寫進經典文學史的作品都和瓊瑤式狗血言情以及後來的速食快餐言情,有著極其本質的高下之別、雲泥之分。
“言情”只是簡·奧斯汀的一張皮,她有對人性、對社會、對整個階層風貌的深刻洞見和機敏表達,但速食言情網文不同,“瘋狂被愛”“被甜寵”就是終極訴求和全部投射。
但弔詭的是,在如今的影視劇製作和傳播鏈條中,簡·奧斯汀們可能還不如快餐甜劇能打?
當然《沙地屯》的情況尤為特殊。
第一點,原作未完成,劇作與其說是編劇放飛自我隨意魔改,不如說是“憑空現編”。
簡·奧斯汀的小說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只寫到了第十二章。
原著內容十二章、劇作共八集,僅從數量上來主觀臆斷似乎恰好能“對應”,事實上原著中每一章內容都很短,第十二章(現存最後一章)男主角希德尼才剛剛上線,而這個部分在劇版第一集裡就已經出現!原著裡男主上線,是頗為生活化的普通場景,而劇作改成了更言情式的俗套男女主偶遇模式,海濱回眸遙遙相望。
提前預置“一眼萬年”既視感,模式確實好用、但同時也很俗爛。
與其說這是一部真正的簡·奧斯汀作品,不如說這是編劇拿著奧斯汀開頭了的人物名稱、自己發揮出的同人作品。
那麼這部“空有其名”的《沙地屯》,學會了簡奧斯汀的精髓麼?恐怕沒有。
第二點,敘述主體視角缺失。
然而現有的改編影視化的過程,簡單粗暴去掉了這個部分;這樣的選擇無可厚非,保留冗長的畫外音敘述模式非常不符合現代觀眾的觀影習慣,但這樣一來毫無疑問也等於同時捨棄了原作的一部分精髓。
少了簡·奧斯汀的三分嘲諷三分調侃三分披露之後,女主角夏洛特如同被嚴重脫水、只剩一分“女主光環”,看起來近乎有著濃濃的綠茶之氣,和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瑪麗蘇“大女主”似乎並無本質不同。
撞到男二和類似繼承人的姑娘偷情,和男主一言不合吵架又致歉,得罪有錢有勢的老夫人等等“白蓮刺兒頭”劇情,格調似乎都和普通綠茶無甚差別。
第三點,空有昔日浮華皮相,卻難形成快準狠的戲劇節奏。
和諸多中國產古裝劇空有瑰麗考究的服化道、卻無法形成吸引人的戲劇衝突同一個道理,《沙地屯》的節奏也略顯平庸、寡淡。
濱海村莊風光迤邐,老式莊園庭院森然、宅邸宏輝,無論是牆上的畫作道具還是人物的著裝帽子都自帶時光濾鏡,似乎能分分鐘將人拉進才子佳人衣香鬢影的舊時光裡。
然而劇作的魅力似乎也僅限於此,人物形象塑造和劇情推進都太模式化,太在意料之中,像低配版《傲慢與偏見》混搭《理智與情感》。
(《傲慢與偏見》)
再加上女主角的綠茶氣讓真正獨立飽滿的人格力量和元氣大打折扣,劇作整體都四散著“浮華表象下原來是草莽”的空洞之感。
隔壁奧蘭多布魯姆的同期新作《狂歡命案》也有類似的通病,架構了一個非常宏大的人“怪”混居的維多利亞式黑暗次元,無論是羊頭羊角的異族人,還是精靈如同蒼蠅翅膀一樣的呈現效果,抑或是對聯盟-族類-腐敗等宏大議題的探討,都顯得頗有野心;然而如果說服化道氛圍營造可以打90分,劇情卻只能勉強打60分,綿軟平庸推進得讓人昏昏欲睡、團隊能力和呈現效果跟不上表達願景和野心。
第四點,距離感的不倫不類、不尷不尬。
有網友調笑《沙地屯》是英國版象牙山的故事,如此拉郎配倒也並非毫無道理,畢竟這是一個“希望將小鄉村打造為度假聖地”的故事,本質上和東北屯子裡的“象牙山山莊”似乎並無二致,真正的區別在於故事的質感和調性。
對彼時的英國女子來說,去海邊游泳尚且是一件新鮮事,劇作中很有意思地復原了這個過程,淑女們躲進一個紅房子裡脫衣服、隨著小房子一起被拉到海水中;時間空間上的雙重距離感,讓這個並不重要的“游泳”橋段有了很不尋常的陌生化質感,但劇作既沒能往前一步繼續大規模復原“消失的英國老故事”,也沒能向後一部銜接好更連貫的古今齒輪,在零星亮點之後頗無建樹。
事實上這也不是《沙地屯》一部劇作的獨家困境,經典作家素來對標著更高的標準、更大的難度。
這也是我們要說的第五點,經典難拍而快餐易成。
前者如同超級樊冗的大工程、且往往容易吃力不討好,後者則往往是彎道超車的便捷收益,雖然常口碑欠佳但更能用小成本撬動真金白銀“賺快錢”。
1995年李安將簡·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搬上大熒幕,艾瑪·湯普森、凱特·溫斯萊特、休·格蘭特簡直堪稱神仙選角,李安本人也憑此喜提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和英國電影獎,斬獲殊榮如此,李安依舊在多年之後的訪談中說覺得當年自己不夠理解《理智與情感》,覺得對英國文化裡細微的微妙之處琢磨得不夠透徹。
(李安版《理智與情感》)
如今電視劇製作週期在三到四個月之間很普遍,用這樣的生產週期來改編一部速食網文可能沒什麼問題正好適合,然而如果用相同的週期來面對一部經典,則很可能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
哪怕經典篇幅體量更短、往往也很難被嚼透,因為內容含量的密度不同。
舒心結語簡·奧斯汀曾寫過這樣的句子“在實際生活中我是個自私的人,但原則上不是”。缺了這層反諷和揭露的調性,女主和普通白蓮綠茶的分別便也不再明顯。
與其說劇作是要“成為簡·奧斯汀”,不如說他們從簡·奧斯汀的作品裡、抽走了真正的簡·奧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