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莫剛哦認得你
-
2 # 弋北談古今
安西都護府是唐朝先後設立的九大都護府之一,也是唐朝在西域設立的最大機構。安西都護府先後存在170餘年,因為控制了西域大量的土地(包括今:新疆、哈薩克大部、吉爾吉斯斯坦等)自設立之初便不斷地陷入爭奪戰鬥之中,幾易其主。雖然唐朝自設立以來不斷擴大安西都護府的管轄範圍即唐朝的勢力範圍,雖然時有吐蕃等攻擊不得已收縮勢力範圍,但卻不曾放棄此地。那麼為什麼安西都護府對唐朝如此重要呢?
(安西都護府範圍)
一:安西都護府起到維繫西域各民族的作用,有利於維持唐朝的外部環境的穩定。唐朝在安西都護府的駐軍並不是很多,但是這些軍隊駐紮在此地便是唐朝的政權象徵。並且安西都護府管轄地域遼闊,所在地區民族眾多,勢力複雜。唐朝在此地持續保持著軍事存在便會對西域的這些民族起到極大的牽制作用,有利於唐朝加強對西域地區的控制,防止此地重新誕生一個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對唐朝構成威脅。
(安西都護府遺址)
二:安西都護府控制著龐大的西域地區,有利於加強唐朝的貿易。自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建立以來,中原王朝都得到了非常有利的幫助,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而“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便在安西都護府的管轄範圍之中。所以唐朝不斷加強自己對安西都護府的控制也是為了能夠繼續保持這條貿易路線。並且西域地區不同於唐朝統治的中原地區,這裡有著不同於中原地區的豐富資源,能夠給唐朝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所以唐朝為了遏制西域地區少數民族的壯大發展,必定要在西域持續保持強大的安西都護府的存在。這樣有利於穩定中央政權,防止出現如以前匈奴一般強大的遊牧民族的出現。並且安西都護府管轄的龐大西域有著豐富的資源,對唐朝的經濟發展有著促進作用,這也是唐朝要保持安西都護府存在的原因。
-
3 # 論古今多少事
中國有五千多年的輝煌歷史,在這期間湧現出了無數的朝代,有的朝代創造出了無比輝煌的盛世王朝,有的卻默默無名,但是其都對華夏曆史文化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大唐王朝公元618年,唐朝由李淵建立,唐朝是繼隋朝以後的大一統王朝,歷經二十一帝。在公元907年,由朱溫篡位奪取唐朝政權,因此唐朝正式滅亡,共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唐太宗李世民繼位以後,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開創了貞觀之治,為盛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在、經濟、軍事、社會的先進、文化的繁榮,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向周邊國家文化、藝術與技術的大輸出朝代。
唐朝社會風氣相容幷蓄,同時給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文化交流融合環境,統治者亦從外族文明中汲取諸多有利的文化。在唐朝盛世的時候,萬國來朝達到了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鼎盛時期。向其朝貢的國家多達三百餘國。
其國土面積空前遼闊,在最鼎盛時期東起日本海,西至鹹海,南到安南,北至貝加爾湖,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自秦朝以來第一個沒有修建長城的大一統王朝。
安西都護府唐朝在西域設定安西都護府的目的就是為了抵禦西突厥和其它遊牧民族對此地區的入侵,以保證中原地區不受侵略,同時也保護西亞地區各國的商人和唐朝之間的商貿往來正常進行。也是唐朝通往西域的重要屏障,是經貿往來的重要通道,因此此地區對於唐朝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經常會發生戰爭,是兵家必爭之地。
公元640年,也就是唐貞觀十四年,在大將軍侯君集領兵平定高昌以後,唐朝統治者在交河城(就是今天新疆吐蕃香西雅爾郭勒)設定安西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和安西大都護府乃是唐朝管理西域的一個軍政機構的不同時期的名稱,其統轄安西四鎮,最大管轄範圍曾一度完全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到達波斯。在武則天時期北庭都護府分立之後,安西都護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區。
公元662年以後,吐蕃和唐朝反覆爭奪安西四鎮,此地幾度易手。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大量安西都護府駐軍被調往內地參與平叛,導致安西都護府兵力空虛,因此吐蕃趁機派遣大軍攻打安西,從此此地一直陷於戰亂之中。
安西都護府的淪陷德宗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佔北庭,因此唐朝與安西失去了聯絡,不知安西存亡。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三“及三葛祿、白服突厥皆附於回鶻,回鶻數侵掠之。吐蕃因葛祿、白服之眾以攻北庭……貞元六年(庚午,公元七九零年)……回鶻頡幹迦斯與吐蕃戰不利,吐蕃急攻北庭。北庭人苦於回鶻索求,與沙陀酋長朱邪盡忠皆降於吐蕃。……安西由是遂絕,莫知存亡,而西州猶為唐固守。安西最後陷落的時間,史料並無確切記載,這可能不僅是情報斷絕所造成的,而是事實上唐朝已經放棄了對安西的控制。安西四鎮的于闐陷落於貞元六年(790年)。有學者推論,安西最後的陷落時間是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冬。
總結安西都護府對於唐朝來說是其西方邊疆的屏障,也是唐朝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西域各國和唐朝商貿往來的必經之地,是西域和唐朝之間的經濟橋樑,因此此地區對於唐朝還是其它遊牧民族國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地區。安西都護府的淪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朝內部的戰亂,導致唐朝統治者沒有精力去管轄西域。因此此地區被其它遊牧民族國家所佔領,同時也切斷了唐朝和西域國家的經濟聯絡。從此西域和中原割斷將近四百年,到了元朝才再一次的打通了西域。(謝謝各位的觀看,請各位多多的"關注"小編,歡迎各位的評論)
在當時已經有了南方絲綢之路,西方的商品貨物,完全可以走海運。當時的經濟中心也是黃河流域關中一代,完全跟西域不搭邊啊。何況經濟重心在當時也開始南移,江蘇揚州與四川益州已經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富庶之地。但為何唐朝要投入舉國之力到安西都護府,最後還勞而無功全部退走了。
回覆列表
安西都護府,管轄範圍大概相當於今時的新疆,中亞及阿富汗地區。是唐對外貿易的前沿哨所和牽制西域突厥,吐蕃勢力的突出部。自漢以來為保證關中地區的安全,策應帝國的西北邊境安全。在唐以前都是要經略西域地區。西域本身的地理環境是沙海綠洲模式,各部相對孤立,卻有互相聯絡。地理位置又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集散地,文化屬性比較破碎,政治秩序比較混亂,是大國角力的舞臺。地理環境和位置,政治秩序和經濟結構造成了西域地區各國鬆散,外來勢力又難以長久堅守,在加上商貿文化活動的交流所帶來的財富,故長期處於各方勢力爭奪中。自身勢力的缺乏,位置的特殊,外部的滲透影響,實實在在是個禍源地,匹夫無罪,懷璧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