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蓋世神算

    純正的《易經》是爻的組合形式演繹,即商代人為擬定的爻象情勢。這自擬一套符號體系的方法跟數學性質一樣,所以《易經》不是科學,更不是迷信。迷信是宇宙間沒有這樣的現象及客觀事實卻完全信任崇拜,科學遵宇宙客觀事實現象論證真偽。

    數學是人類自擬的精密演算哲學而已,從圓周率與無限迴圈、不迴圈小數,與那宇宙本無定勢可證明。

    《易經》是古人大格局簡單的預測演繹格式。與數學一樣,都不是迷信。

    那些借《易經》發揮鬼神論的儒者與江湖關煞騙子編的另一套非預測運算演式的嚇人謬論才是迷信啊!

    2019.9.22.11:41

  • 2 # 青客墨香之大剛

    看來回答這個問題的人不少!

    易經成書時間最早!有百經之首著稱!

    我認為這是古人的智慧結晶,人類文明的引路燈,可以指明方向,避免誤入歧途!

    那就說明易經獨特的地位!不存在封建迷信之說!

    易經是富有哲理性的,指導性,整體性等不能單獨看待!

    古人透過細緻入微的觀察,詳細的自然事件記錄,把這一切歸納總結,以卦象的方式,呈現出在人類面前,指導社會為人處世,農耕記事,看到一個象,怎麼解決!

    所以說現代人要學習易經的精華,去除糟粕,繼續指導人類社會前進!才是學習易經的最基本方向!

  • 3 # 金剛一樣的堡壘

    易經是先人的智慧。

    《易經》在春秋戰國時代得到進一步完善,是中國先人的集體創作,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易經》裡的思想已經滲透到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事實也是如此。孔子就說過人們“日用而不知”。今天,我們誰不曾說過某某人陰陽怪氣,某某人又變卦了,或者扭轉乾坤,否極泰來之類的口語和成語,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這些詞彙都是直接從《易經》裡來的。

    《易經》在西漢時期就被列為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之首。在中國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書時亦不敢毀傷它。

    《易經》研究被稱為“易學”,早就成為一門高深的學問。《漢書·儒林傳》記載:“孔子讀易,緯編三絕,而為之傳。”上下五千年,《易經》代代相傳,釋家林立。許多學者皓首窮經,考證訓詁,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為大觀。 教授認為,《易經》研究流派紛呈。他們互相爭鳴,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長補短。春秋時期,筮法上出現過變卦說,取象說,取義說,吉凶由人、天道無常說。戰國時期出現過陰陽變易說。漢代有象數之學(卦氣說,五行說,納甲說),魏晉唐時期稱玄學。宋明時期,又出現五大學派:理學派,數學派,氣學派,心學派和功利學派。又有人籠統地分為兩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陽剛。講“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強調修身以有用於社會。道家則重坤卦,重陰柔。講“大道若水,弱能勝強。”強調精神自由,以無為順應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兩家都從《易經》發展而來,猶如長江黃河之水皆發源於青藏高原。

    《易經》的科學內涵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承認和尊敬。易學研究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範圍內的顯學。儘管如此,《易經》裡仍然有許多不解之謎,連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闕如。

    易經是不是迷信?

    有很多人認為《易經》是迷信,甚或有楊振寧、何祚庥等知名學者認為易經、陰陽五行是偽科學,是阻礙中國發展核社會進步的文化障礙。所謂專家學者,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研究領域,並且取得了驕人的成果。但是,他們本人沒有做深入研究,不瞭解或一知半解得領域,就隨意發表自己的觀點,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楊振寧、何祚庥等學者等儘管他們是大科學家,可是我認為他們發表的上述觀點,實際上是違背科學精神的,是不負責任的,是文化虛無主義,是不可能被社會公眾採信的。你是物理學你能給病人動手術嗎?你是知名的專科醫生你就能講解宇宙天體不同星系誕生、碰撞的運動規律等很專業的宇宙物理學嗎?《易經》是中國的文化瑰寶,是群經之首,是華夏民族都有的智慧,我們應該認真研究發掘,而不應該對自己祖國的文化懷疑,不自信;這是洋奴哲學。沒有誰生病了去找獸醫的道理;再傻的人,也不可能相信一個建築設計師給我們開的處方吧?一個不自信的民族、不承認自身文化價值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 《易經》誕生於三千年前,從伏羲八卦算起,易學的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歷史,可企業管理是近代和現代的問題;他們之間有何關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法歸宗。易乃中國文化之源,誕生於甲骨文之前,是我們的祖先對待天文、地理、歷史和生活環境的經驗寫照。因易而成道、儒、釋,道學崇尚自然,儒家崇尚倫理,釋佛崇尚覺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繫辭雲:“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天人合一”,“內聖外王”,“內外兼修”…… 因易而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構,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一脈相傳,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形成了穩定的社會結構,使華夏兒女得以休生養息、安居樂業薪火相傳,塑造了富於創造和頑強的民族精神,哺育了一代代英雄兒女......

  • 4 # 走馬於瀵

    從八卦起源看,首先是一種思想的產生。圖四“瓜碼子”也是從八卦中所產生。井字形卦圖橫豎置向就可看出碼子生成,是對事物多方面認識而形成的。文字起源依附於碼子,碼子是刻畫與象形並存的。計算術也源於八卦,橫向井字形卦圖中,有個四九現象,即1和8,2和7,3和6,4和5。第一幅圖片就是乘法口訣之源形!

    易經也就不會建立在迷信的基礎上!

  • 5 # 飛飛貓說話

    所站角度不同,結論完全不同。

    一,站在歷史文化愛好者,傳承者的角度來看,《易經》就是中國文化的源頭。

    二,站在現代化的角度來看,《易經》是文化源頭,但封建迷信的東西不少。

    三,站在已全面西化的人的角度來看,《易經》是又老又舊的東西,最好全部否定,叫它一句“封建迷信"然後將它拋進歷史的垃圾裡。

    四,站在世界的高度來看,《易經》是一箇中華文明的源頭,它可以與希臘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共同構成世界文明。它是華人與其他人種文化氣質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蜜蜂對溫度有什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