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遍山川

    頂戴花翎和朝服一樣是清朝表明官員品級等第的標誌,不能亂戴僭越也不能隨意不戴。影視劇裡官員犯了錯沒有被剝去官服,而被當場拔去頂戴花翎,那是相當嚴重的懲罰,事實也如此。

    所謂頂戴就是官帽頂部鑲嵌的寶石,一般有三層,上層是寶石,中層寶珠,下層金屬底座。清朝的官分九品十八級,頂戴的材質隨著官級從高到低分別選擇紅寶石,珊瑚,藍寶石,青金石,水晶或金屬等,品質從優至次。另分朝冠用(禮服)和吉服冠用(常服),只是後者只有下面兩層。

    花翎是孔雀翎,只是翎子中的一種,還有天鵝毛的藍翎,朝廷的高官顯貴,王,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凡五品以上都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只能湊合戴藍翎,俗稱“野雞翎子”。

    孔雀翎按佩戴人的功勞地位分單眼,雙眼,三眼,所謂“眼”就是孔雀翎上似眼狀的圈,一個圈就稱一個眼。當然以三眼最為尊貴,貝子,貝勒,郡王,親王戴三眼花翎,公侯級別戴雙眼花翎,並且在最初宗室成員花翎也不是隨便就能戴的,還得經過一系列文武考試。

    清代官員似乎特別鍾情於花翎,皇帝將賜花翎作為對官僚的恩賞手段,而官員也會因功而乞翎。清初的施琅在平定臺灣時立下大功,康熙已經封其世襲的靖海侯,但施琅卻情願不要侯位,上疏乞賜花翎,在外的將軍那時還沒有先例戴花翎的,但是康熙破例恩准。

    清末李鴻章獨臂擎天,兩宮賜他三眼花翎,極顯其貴,後因北韓戰事不利,又被光緒拔去花翎。這李中堂花翎的一賞一拔,雖然似過了一次過山車,但當時清末戴花翎已經滿街走,身價大跌了。

    因捐納大開,清末用錢就能買到花翎,國家爵位名器成了交易買賣商品,隨著武昌炮聲,它也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桶。

  • 2 # 福吉堂算命運錄

    清代官員為啥要戴頂戴、花翎?簡單回答:

    清朝初始,清代政權為了區別明朝官員的服飾佩戴而進行統一規範,頂戴花翎是清朝官員的等級標誌。

    頂戴:就是官員戴在頭上的帽頂,花翎:是皇帝特賜的插在帽上的裝飾品。頂戴分多種色樣,按官銜大小分為:紅色、藍色、白色、金色等。花翎,一般是皇帝賞給對朝廷有功、有特殊貢獻的人。翎分藍翎和花翎兩種。花翎是孔雀翎,它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其中三眼地位最大。

    因此,清代官員要戴頂戴、花翎,它是清朝官員服飾的統一規範,是清朝官員身份、等級的標誌,是榮耀、地位、權力的象徵。

  • 3 # 侃古道今

    在古代,服飾是體現官員等級的重要部分。眾所周知,清朝雖然是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大一統政權,清朝的統治者在發展與建立這個政權的過程中,積極吸收漢族文化。其中,將官員的品級或者人物的身份在服飾上體現出來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的官員家庭

    除了身上穿的袍子、補服、腰帶等之外,頭上戴的帽子也是重要標誌之一。官員或貴族的帽子上的帽頂就是頂戴。花翎並不是所有官員都有,而是要為清庭立有功勞的人,透過皇帝的賞賜才允許佩戴的。頂戴花翎說白了就是用以區別人物身份等級以及榮譽等。

    眾所周知,清朝的官帽分為兩種。一種是暖帽,每年的八月到第二年的三月統一佩戴。圓形的,多用布、皮革.、緞等製成,顏色多為黑色。另一種就是涼帽了,用藤、篾席等編成。無論是涼帽還是暖帽,帽子最高處都有一個頂珠,多用寶珠製成,按材質和顏色區分官員品級外,貴族也按帽頂東珠的多少來區分爵位的高低。

    在頂珠下有一翎管,一般都是白玉或者翡翠製成用以安插翎枝。翎枝又分兩種,一種是“藍翎”,一種是“花翎”。藍翎是用鶡羽所做,花翎是用更珍貴的帶有目暈的孔雀羽所做。不同於藍翎,花翎不是誰都可以佩戴的。而是昭明等級威儀、嘉獎軍功、恩賞功臣的。通常,只有六品以上的官員或貴族才有資格佩戴。花翎有單眼(眼就是孔雀羽上的圓斑)、雙眼、三眼之分,眼多者為貴。清朝歷任統治者都三令五申,花翎不能簪越本分妄戴也不能隨意不戴,如有違反則會受到十分嚴厲的懲罰。

    簡單介紹了什麼是頂戴什麼是花翎,接下來我們看一看都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佩戴頂戴花翎。

    按清初例:

    一品用紅寶石及單眼花翎;

    二品用珊瑚及單眼花翎;

    三品用藍寶石及單眼花翎;

    四品用青金石及單眼花翎;

    五品用水晶及單眼花翎;

    六品用硨磲及無眼藍翎;

    七品用素金及無眼藍翎;

    八品用陰文鏤花金及無眼藍翎;

    九品用陽文鏤花金及無眼藍翎。

    雍正時期用顏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寶石。也就是說,通常六品及六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戴單眼花翎。而雙眼花翎及三眼花翎都是為大清朝立有大功勞的人才有機會受皇帝賞賜的,其象徵恩寵及身份的重要性要比黃馬褂重要的多。

    皇帝賞賜給臣下雙眼或三眼花翎是身份慎重的,順治到清末被賞賜三眼花翎的大臣也只有傅恆、福康安、和琳、長齡、禧恩、李鴻章、徐同等七人,被賞雙眼花翎的也才二十餘人而已。

    說完了朝官的頂戴花翎,我們再聊聊王親貴族的頂戴花翎。

    因為以上所述的頂戴花翎是為官員設計的,所以皇親貴族是不允許戴上述的頂子和花翎的(鎮國公、輔國公以下可以戴),清朝的皇室帽頂鑲嵌的是東珠(野生的珍珠),下邊有金座。東珠的多少表示爵位的高低,通常除皇帝外,東珠最多不允許超過十二顆。

    皇帝帽頂飾22顆東珠及5顆白金珠無花翎;

    皇太子帽頂飾12顆東珠(未成年9顆)無花翎;

    攝政王帽頂飾11顆東珠無花翎;

    親王帽頂飾10顆(未成年8顆)東珠無花翎;

    郡王帽頂飾9顆(未成年7顆)東珠無花翎;

    貝勒帽頂飾8顆(未成年6顆)東珠無花翎;

    貝子帽頂飾7顆(未成年5顆)東珠無花翎;

    未授爵的皇子帽頂飾6顆(未成年4顆)東珠無花翎;

    未授爵的皇孫帽頂飾5顆(未成年3顆)東珠無花翎;

    鎮國公帽頂飾4顆(未成年2顆)東珠佩戴三眼花翎(未成年無花翎);

    輔國公帽頂飾3顆(未成年1顆)東珠佩戴雙眼花翎(未成年無花翎)。

    綜上所述,清朝官員佩戴頂戴花翎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區分身份與官品。只有達到了相應的級別才允許佩戴相應的頂戴花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築工程施工備案流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