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別樣的風釆
-
2 # 張繼勞
伏羲、女媧的形象出現在莫高窟第285窟的窟頂。這個洞窟有明確的文字題記,記錄了鑿建時間為西魏大統四年、五年(公元538、539年)。此窟的窟頂畫風與第249窟有些接近,都有飛動的彩雲和各種傳說中的神怪。東披畫面中央描繪兩個力士共同持一支蓮莖,上面開放一朵大蓮花,蓮花中有摩尼寶珠。在摩尼寶珠的兩側,分別畫出伏羲和女媧的形象,他們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獸形。左側為伏羲,他一手持矩(折角尺子),一手持墨斗,身上有一圓輪,內有金烏,象徵太陽;右側為女媧手持規(圓規),身上圓輪內有蟾蜍,象徵月亮。規、矩墨斗等物為木工的用具,分別用來畫圓形、方形和直線,古人認為"天圓地方”",這裡圓和方就象徵著天地,寓意伏羲、女媧為開天闢地之神。在伏羲、女媧的下部還畫有開明神獸與仙人,在同窟窟頂的南、西、北披,分別畫有風、雨、雷、電四神,以及飛廉、羽人等形象,這些神仙的形
伏羲、女媧作為開天闢地創造世界之神,早在先秦時期就有文獻記載。到了漢代,以繪畫形式表現的伏義、女媧也多了起來,王延壽的《魯靈光殿斌》中就敘述了殿堂壁畫中關於伏義、女媧等各種神話的繪圖,“上紀開闢,遂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伏羲鱗身,女媧蛇軀”。魯靈光殿已經不存,但在現代的考古發現中,我們從洛陽的漢墓到西北嘉峪關魏晉墓中都可以看到有伏羲、女媧的畫像。通常伏義手持矩,身上有一圓輪,內有金烏,象徵太陽;女媧持規,身上圓輪內有蟾蜍,象徵月亮,上半身為人形,下半身是蛇形。有時伏羲和女媧的蛇形下半身還纏到起
第249窟、285窟都是西魏時期的洞窟,這一時期,東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媧等中國傳統神話中的內容大規模地出現在佛教石窟中,與佛教壁畫內容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畫法上則利用飛動的雲朵和紋飾,著力渲染一種飄飄欲仙的動勢,造成一種滿壁飛動的效果。反映了佛教對中國文化的相容性,以及外來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的融合,同時也可看出這個時期從中原傳來新的藝術風格對敦煌壁畫產生了強烈影響。從北魏到西魏,由於孝文帝的改革,作為統治者的鮮卑民族開始全面學習漢民族的先進文化,從政治制度到語言、服飾等等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遷都洛陽以後,更加速了漢化的程序,南方的藝術也大量影響到了北方。一方面是佛教思想較為開放,把中國傳統神仙思想都吸收到佛教石窟中來,另一方面在藝術風格上吸收了南方的影響,以第249窟、285窟、288窟等窟為代表,佛、菩薩的形象都是身材修長、面龐清瘦、眉目
開朗、嫣然含笑,他們都穿著寬袍大袖的衣服,再加上豐富的飄帶,衣裙飛揚,飄飄欲仙,這就是當時南方繪畫中流行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的特徵。
-
3 # 黃海日記
伏羲、女媧的形象出現在莫高窟第285窟的窟頂。這個洞窟有明確的文字題記,記錄了鑿建時間為西魏大統四年、五年(公元538、539 年)。此窟的窟頂畫風與第249窟有些接近,都有飛動的彩雲和各種傳說中的神怪。東披畫面中央描繪兩個力士共同持一支蓮莖,上面開放一朵大蓮花,蓮花中有摩尼寶珠。在摩尼寶珠的兩側,分別畫出伏羲和女媧的形象,他們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獸形。左側為伏羲,他一手持矩(折角尺子),一手持墨斗,身上有一圓輪,內有金烏,象徵太陽;右側為女媧手持規(圓規),身上圓輪內有蟾蜍,象徵月亮。規、矩、墨斗等物為木工的用具,分別用來畫圓形、方形和直線,古人認為“天圓地方”,這裡圓和方就象徵著天地,寓意伏羲、女媧為開天闢地之神。在伏羲、女媧的下部還畫有開明神獸與仙人,在同窟窟頂的南、西、北披,分別畫有風、雨、雷、電四神,以及飛廉、羽人等形象。
-
4 # 木子皿
敦煌伏羲女媧造像一改傳統形象!究竟為何?
敦煌壁畫展現了中國古代日常生活場景、早期山水畫、佛教文化描繪的前世今生。
例如第285號洞窟,誕生於西魏大統年間(公元538年)。這個時期,中原文化開始滲透到敦煌,所以窟內既有中國神話中的形象,如飛天、伏羲、女媧等,又有印度教裡的神明,如鳩摩羅天、毗那夜迦天等世俗人物與神話是敦煌壁畫的主題之一,如伏羲、女媧、東王公、西王母、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羽人等。
伏羲女媧在傳統造像中,一般是人首蛇身交尾像,《魯靈光殿》載“伏羲鱗身,女媧蛇軀”,有著生殖崇拜意義,寓意祈求子孫繁盛。伏羲氏又稱宓羲、庖犧、包犧、犧皇、皇羲及太昊等。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相傳為中國醫藥鼻祖之一。《帝王世紀》稱:“伏義嘗百藥而制九針”,中國醫界千餘年來尊奉為醫藥學、針灸學之始祖。女媧,媧又作蝸、娃。又稱女媧氏、靈媧、倉媧、女希、女皇氏、女帝等。相傳為風姓,上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大火不滅,大水不息,猛獸鷙鳥為害。她乃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見於《淮南子·覽冥》。但是敦煌出土浮雕磚上,人首蛇身的伏羲頭上三綹黑髮豎起,下巴有鬍鬚,蛇身上粗下細,蛇身長,從上到下蛇身線條邊緣周圍有無數個小黑圓點,伏羲長著雙翅,下面有一條似人非人的腿,蛇身屁股後面長著一扇翅膀,翅膀下面又有條腿。讓人驚訝的是他胸部是一個大圓圈,圈內不是陰陽魚的“八卦太極圖”,而是一隻大黑鳥。女媧頭戴“黑色帽”,蛇身的線條周圍沒黑圓點,兩隻胳膊如兩根木槌,硬郎郎的伸出,無手指,兩肩膀上長著似如四朵蓮花瓣樣,右肩膀上長出兩條似衣物帶樣。女媧蛇身同樣是上粗下細,屁股後面長著一翅膀,翅膀中又長出一條長腿,前腿伸出,有腳趾。女媧胸部圈內爬臥著一隻大蛤蟆。筆者認為,這正是伏羲女媧是日月神的體現。“日精為烏,月精為蛙”就是例證,說明他們是連線人與天的橋樑,也是生殖神的象徵。當然,蓮花等元素的出現,應是受唐朝佛教鼎盛所影響,與佛教元素融合的體現。
回覆列表
伏羲、女媧作為開天闢地創造世界之神,早在先秦時期就有文獻記載。到了漢代,以繪畫形式表現的伏羲、女媧也多了起來,王延壽的《魯靈光殿賦》中就敘述了殿堂壁畫中關於伏羲、 女媧等各種神話的繪圖,“上紀開闢,遂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伏羲鱗身,女媧蛇軀”。魯靈光殿已經不存,但在現代的考古發現中,我們從洛陽的漢墓到西北嘉峪關魏晉墓中都可以看到有伏羲、女媧的畫像。通常伏羲手持矩,身上有一圓輪,內有金烏,象徵太陽;女媧持規,身上圓輪內有蟾蜍,象徵月亮,上半身為人形,下半身是蛇形。有時伏羲和女媧的蛇形下半身還纏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