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紫旭生1999
-
2 # 秋水長天H
這個應該因人而異。原著是作者透過語言文字作為載體表達創作意圖,通常比較隱晦,需要讀者理解感悟,如同原汁原味的頭啖湯。改編的影視作品透過畫面、音樂、對話等多種方式表達作者的創作意圖,更加通俗直白,導演就象大廚,在湯里加上味精、蔥花等調料,看上去色香味俱佳,實則少了頭啖湯的醇厚。由於文化層次差異和欣賞習慣不同,絕大多數人都是透過影視作品來欣賞文學原著的。
當代快餐文化盛行,人心浮躁,影視文化大行其道,但筆者還是認為拜讀文學原著收穫更大更有意思。我以二部改編自文學名著的電視劇為例談談我的淺見。
一、《平凡的世界》
電視劇中完全刪去了金波。路遙在原著中對金波著墨較多,他絕非可有可無的人物。他是孫少平最好的朋友,曾在經濟上精神上給予少平極大的幫助,而他和藏族姑娘那段浪漫愛情故事,也似乎有作者嚮往美好愛情的影子,這麼一個重要人物說刪就刪了,肯定有悖路遙先生的創作意圖。
二、《紅樓夢》
《紅樓夢》是中國小說的顛峰之作,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其中有大量的詩詞歌賦和對人物細膩的描寫,改編影視劇難度較大,86版《紅樓夢》算是改編劇中的成功之作,被奉為經典,它最大限度的把詩詞歌賦溶入劇中,如把《枉凝眉》、《黛玉葬花》、《晴芠曲》等作為主題曲或插曲。但在對人物的細膩描寫上電視劇就很難表現。原著中黛玉出場有一段這樣的描寫: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拂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人如西子勝三分‘’。
這一段對林黛玉的描寫恐怕任何演員也難很好的表現出來,《紅樓夢》中還有許多精妙絕倫的細膩描寫,這是電視劇無法表現出來的。
所以,拜讀原著更有意思,讀過原著再看改編的影視劇,對編劇、導演、演員等藝術功力能看的更清楚,也很有趣。
-
3 # 自樂堂主
看文學原著比看同名影視劇豈止是更有意思,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味道。所以,你要想真正理解這部作品,我還是主張,一定要去看文學原著。
理由如下:
(一)小說的文學創作和同名影視劇的創作,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創作。儘管是同名,後者脫胎於前者,但並不能代替前者。打一個不是很恰當的比方,這就如同替身永遠不能代替演員本人一樣。
(二)文學原著(如小說)是語言文字藝術,而影視劇是視聽藝術。他們表現作品的思想、意境、格調的手法是不一樣的。所以,你看的時候味道感覺也是不一樣的。你看了同名影視劇,雖然覺得很好。但是,如果你不看文學原著的話,你永遠不會感受到文學原著的魅力。例如,你看了電視劇《紅樓夢》,覺得很好。但是你如果不看曹雪芹的《紅樓夢》原著,你永遠不知道《紅樓夢》寫得是多麼好。它的語言,它的結構,它的手法,它的人物形象塑造等,你永遠不會知道的。因為它和影視劇創作完全不一樣。再舉一個更接近於我們現實的例子。你看了電視劇《四世同堂》,覺得很好。特別是小彩舞唱的《重整山河待後生》,更是氣勢磅礴,感動了無數人。但是,如果你不看《四世同堂》的文學原著,你就不知道什麼是老舍先生的風格,老舍先生的語言藝術。如果你僅憑一部《四世同堂》電視劇就來論說老舍先生,那是會被別人笑掉大牙的。
(三)任何一部同名影視劇,它都是一次藝術再創作。雖然是以同名文學原著改編的,但已經融進了改編者和導演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可以說,雖然叫同名,但那畢竟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原著。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他們心目中的文學原著了。這就像老字號《稻香村》的點心,雖然都叫《稻香村》,但不同師傅做出來的點心,味道是不一樣的。
《四》文學作品原著具有唯一性,誰也替代不了它。即使是由原作者自己改編,也替代不了原著。
這裡,我們不妨穿越一下,讓曹雪芹和老舍先生自己來改變他們的原著。能原汁原味的體現他們的原作嗎?恐怕不可能。再偉大的作者也做不到這一點。因為這是兩種藝術形式。更何況有些文學作品,是神來之筆。
(五)現在的快餐文化盛行。 說心裡話,我不大認同。我不是反對快餐文化,而是說不要停留在快餐文化上。你可以把它作為一個引路者,走進去以後,自己去深入耕耘,方能有大收穫,大成績。
-
4 # 木子沛
大部分是。
書和影視是兩種不一樣的載體,可以說差別挺大。書透過文字,勾勒出場景,描寫處人物的感情、心理狀態等,可以給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正是每個人可以從相同的文字中閱讀到不同的感受。
而影視作品,雖說是改編自同名原著,但是畢竟和原著會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影視作品以畫面、聲音形式,帶給了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從而受眾的多樣性感受大大減少。而影視作品的導演、編劇、演員,都對作品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
5 # 讀書工
是不是看文學原著比同名影視劇更有意思呢?這個不一定。這就要看改編者的水平了。如果改編的好,研究得透,演員又能把握好人物的性格,那麼改編後的電視劇可能更有味道。
我就喜歡把看原著和看影視劇結合起來進行,互相對比,更能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用意。比如看《紅樓夢》,你不要只是一味看原著,原著寫得比較深奧,比較瑣碎,所以情節不容易記住的。再看看電視劇,一集一集互相交叉著看,這樣就好理解,就能幫助你記住一些東西。
因為影視劇是在原著基礎上的藝術再創造,它必定要根據表演的實際情況,進行一些細節方面的改動。而且它是編者、導演、演員等的集體智慧。一般而言,集體智慧大多數情況下要比原著一個作者考慮得更要周到。
同時改編後的影視劇去掉了那些過多的繁瑣的心理描寫,直接以人物的對話和動作推進情節向前發展,以突出作品的主題。這樣就更容易打動人心,讓讀者產生共鳴。
另外改編後的同名影視劇比原著更有立體感,畫面感,它們聯合起來從多個方面刺激人們的感官,看起來比原著更省力,更有趣味。
當然改編後的影視劇,它就是改編得再好,也不可能有原著那麼原汁原味。也不可能像原著那樣有那麼多細膩的各種描寫。像《紅樓夢》,它不可能也把那麼多的詩詞搬上銀幕。要讀詩詞,還是要去看原著的。
回覆列表
凡由小說改編之影視,欲超原著者頗少。蓋因文字描寫者也,看官各有想像,一旦影視之造像與其構像有異,乃不能接受,故曰理解豐滿、現實骨感,是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