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創業者李孟
-
2 # 泛舟鍾南海
說白了沒有足夠大市場,微博這玩意過時了,新浪先進入市場有優勢,但可能現在就喝點湯,其他的只能喝西北風。過幾年,新浪微博也要關閉。
-
3 # 上下左右681218
比喻:在我經營企業最困難的時候,往往會做出各種各樣的努力去克服困難,在事業成功時卻會驕傲自滿,不夠審慎,造成判斷失誤。事業取得成功時風險最大。
因為還未取得成功或者失敗之時,絕大部分人會對事情的各個環節考察人微,小心謹慎,並且全力以赴,而取得成功之時,容易產生驕傲心理,虛榮心訊速膨脹,這時候很多人都不容易做到審慎,忽略隨之而來的一些細節,對問題不以為然,結果,自然是從高峰走向下坡路。
-
4 # 周胖子閒扯
因為騰訊微博壓根就沒想贏。類似的還有朋友網、QQ旋風,最近的天天快報、微視等等。這類騰訊應用的使命就是拖住對手,別讓對手無限制發散壯大威脅騰訊核心業務就行。網際網路行業時間就是金錢,被騰訊拖個一年半載,你基本也就自己涼涼了。
-
5 # 漂泊1806
所以說騰訊想要獨大不可能,因為領域不同,馬雲才用了這麼多年的積累做成了我們和微信一樣在手機不可缺少的app淘寶!淘寶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所以說微博是新浪的心血,貼吧是百度的精氣神!
-
6 # 一刻思考
時間
同質化的產品,決定了先發優勢是關鍵性的。騰訊微博在2010年8月創立,比新浪微博晚了8個月。對於戰略性產品來說,已經是個難以追趕的時間溝壑。
心態對於新浪當時來說,微博是個生死存亡的產品,而對於騰訊來說,是個擴張性產品。
經驗新浪是做門戶出身的,在部落格上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過去的運營經驗,內容的生產,大V資源積累等,都遠勝騰訊。
能戰勝微博的,一定不是微博。挑戰者必須找到不同於領先者的新競爭方式獲勝。很不幸,騰訊一直也沒有找到。
-
7 # 夢子論調
騰訊的確抄過不少的東西,其中沒抄贏的也不少。
當年新浪微博戰勝騰訊:
第二點,騰訊太過於依靠QQ,當年出了騰訊微博後,絕大多數QQ使用者都開通了微博,但是這並沒有什麼用,使用者數高是好事,但是大多數人開通後就不怎麼使用了,這對於想玩的人來說一堆殭屍粉,是非常難受的,也就是說在使用者體驗上敗給了新浪。
第三點,新浪積累的資源。在出微博前,新浪的部落格就出現了不少的大V。靠著這些人的名人效應,很容易就吸引到新的使用者,也更容易開展話題。使用者體驗就完勝騰訊了。
-
8 # 迷途的阿莫
也沒有,騰訊也有很多產品失敗的,只是說騰訊擁有龐大的使用者群,很容易拿到使用者。產品過多,也沒創新,而且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微博有資金投入,做的更好,騰訊現在學聰明瞭,不擅長的不做,只投資。
-
9 # 從頭開始自學java
騰訊說說與騰訊微博的重疊
騰訊QQ本身就有說說這個功能,也限制字數,還可以在QQ上直接發表。
騰訊說說跟騰訊微博重疊極其嚴重,如果不能說服使用者,那麼使用者是極其難轉移到該公司其他同質產品上的。
騰訊微博的不思進取我剛用騰訊微博的時候騰訊微博介面是這個樣子,到現在還是這個樣子,它從來就沒有被用心經營過,也從來沒有思考過如何製造與新浪微博的不用點,也從來沒有思考過如何吸引使用者,設定連做一個稍微漂亮時尚的介面都懶得去搞,除了單純的模仿之外就沒有別的什麼了。
挾持幾億使用者,卻不思進取。
新浪微博的改變雖然新浪有先發優勢,但是最後還是被很多人放棄了,如果不是新浪微博的持續用心經營,它絕對不會有如此的成就,稍稍跟國外的twitter對比一下就知道了,現在微博的市值已經被twitter還高了。
新浪微博一開始是採用明星運營策略,這在剛開始是被證明有效的,不過卻嚴重忽視了普通使用者;後來新浪微博花了很大的力氣去吸引90後用戶,不再打明星牌,現在反而經營得更好了。
-
10 # 樹洞啊樹洞
我覺得吧,這個可能是使用者習慣,先來後到的原因吧(後來居不上,那有些小公司火了後就會慢慢被BAT收購)。
新浪微博那時候已經很火了, 很多的朋友和明星們都在用,也很成熟了,騰訊微博才介入。而且騰訊微博的介面個人覺得沒有新浪微博好用。
網際網路行業本來就是這樣, 誰先佔領地盤,即使有人厚積薄發,那也會慢慢消亡。說近的有共享單車,去年一下子出現了多少,最後留下的還不就只有摩拜和ofo。
說遠的有團購,當年一下子出現了多少,最後留下的也只有幾個了,大眾點評,美團(現在這2個都合併了,呵呵噠)
騰訊的產品規劃有問題,騰訊微博和其他產品線略有衝突,就沒有存在的價值騰訊是QQ起家的,通過QQ衍生很多其他的產品線,如QQ空間,QQ說,QQ簽名等,這些其實和微博很像, 那使用者會認為,我已經有地方發了, 為啥還要換個地方發呢?
QQ的使用者量很大,但是他也有侷限,他的目標群體都是親朋好友,很少有不認識的人。 做了騰訊微博以後,首先先到的也是關聯,一旦關聯那粉絲群體還是自己的好友群體,沒有很大的意義。
新浪微博就不一樣了,他是開放的,他的目標群體是所有人,只要你喜歡就可以關注。找起來也很方便,慢慢的就成了粉絲。
回覆列表
要是每個產品都讓騰訊做成了,那還得了?在很多軟體和應用以及遊戲方面,騰訊都是在人家火熱的時候就開始推出模仿產品,如果做不好了就收購,做好了就完全被替代了,因為騰訊的社交能力很強,所以有些產品如果做成了,其他的公司就沒機會了。而如果美成,這就代表騰訊的模仿計劃失敗了!
對於騰訊微博出來蠻早的,在新浪微博出來不久後就出來了,我記得後來微信公眾號出來還支援騰訊微博認證,目前我的公眾號還顯示著騰訊微博認證的字樣,而騰訊微博在2013年之後就開始陸續準備撤退計劃,2013年11月19日據傳,騰訊微博內部已開始調整,部分員工將被轉崗到其他團隊。分析人士認為,外部遠遠落後於新浪的騰訊微博,在內部也面臨諸多產品強有力的競爭,戰略失敗已成必然,此次轉崗就是失敗的訊號。
而目前在一些應用商店裡依然還是可以搜尋到騰訊微博,但是為了回答這個提問,我還專門去測試了下,下載下來是登入不上的,QQ、微信都是登入不上的狀態,說明這個APP早已經沒有在運行了!而騰訊微博當時主要的依靠是QQ,QQ給予流量形式,但是無奈在微博的這個開放社交平臺和QQ的半封閉的社交模式以及微信的全封閉模式完全不一樣,而騰訊之所以會失敗我覺得,在體質內部,而且並沒有太高重視微博的打造!
而當時新浪微博來勢洶洶,而且還註冊了微博的全拼域名,在全國還有廣告出現,所以微博後來就成為明星和很多分享達人的創作舞臺和分享動態的舞臺!後來我們知道微博被阿里投資!新浪微博之所以能發展大,是因為新浪當時重金,全心全力來打造微博,因為微博成為一個開放化社交平臺,必然對於整體新浪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功夫不負有心人也做成了!
但是騰訊還是懸崖勒馬及時,知道我在微博領域幹不過,就乾脆不幹了,著力開始打造微信領域的長文形式內容創作,接著下來微信公眾號的市場天下就來了,微訊號誕生了企業公眾號、個人公眾號以及媒體公眾號甚至目前還有政府相關部門的公眾號影響視力不亞於微博!而且還能說的更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