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花前月丨月下人

    首先來說說五虎上將,三國時期,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五名上將。分別為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關羽共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關平,次子關興。長子關平和關羽一起於荊州之戰中被殺,次子關興則襲了“壯繆侯”的爵位,而且關興頗受諸葛亮的重用,在二十歲就擔任了侍中、監軍等官職。

    張飛共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張苞,次子張紹。張苞死的比較早,並未有太多記載。而次子張紹官拜侍中,在蜀漢滅亡後,與劉禪一起被押往洛陽,後來被封為列候。也就是說,張飛的長子張苞早夭,並沒有演義中的那麼出色。

    馬超共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與次子皆早逝,沒有記載,而三子名為馬承,馬承襲了馬超斄鄉侯的爵位,後來歸隱山林,沒有太多的記載。

    趙雲共有兩子一女,長子趙統官至虎賁中將,督行領軍。而次子趙廣則是跟隨姜維征戰,不幸戰死於沓中。

    黃忠共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黃敘也是英年早逝,沒有子嗣。

    所以,五虎上將的後人,從地位上來說,應該是關羽的次子關興官位最高,也最受諸葛亮器重。但張飛之子張苞也和關興並稱“小關張”,若不是早夭,也會有不錯的成就。

  • 2 # 蜀中快客

    關羽持才自傲,自然與諸葛亮不合,馬超孤芳自賞,不融於蜀,黃忠無後,趙雲定位保鏢角色,子女得不到煅練,

    只有張飛,性格讓諸葛亮放心,敢多用其後人,所以成就不同

  • 3 # 胡竹子

    首先關羽,史書記載: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長子關平(親兒子,不是義子》)隨父親鎮守荊州,兵敗和關羽一起被東吳殺害。另一個兒子關興,史載: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關興年輕時就很有名氣,受到諸葛亮器重,二十就出仕,起點還不低,但卻英年早逝,因此沒有更大的成就。

    再說題主認為最有成就的張苞,正史只有兩個字“早夭”,也就是還沒到成年就死了。他的弟弟張紹,官至侍中、尚書僕射,這才是和關興齊名的那位。

    馬超的後代就很簡單了,只知道他兒子繼承了他的爵位,但名字、生平《三國志》隻字未提,完全不可考,大概是五位大將後人中最沒存在感的了吧。

    黃忠,子敘,早沒,無後。黃忠只有一個獨子,不知道什麼原因也是早死,而且沒有後代,看來黃忠這一脈是絕嗣了。

    趙雲雖然被認為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但兩個兒子表現出色。《三國志》載:雲子統嗣,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領軍。次子廣,牙門將,隨姜維沓中,臨陣戰死。趙雲兩子都參了軍,其中趙廣更是戰死沙場,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

    總體而言,五大將後人中成就最高的應該是關平,畢竟一直擔任父親的副手,是足以獨當一面的將才。其次是趙雲的兩個兒子,然後是關興、張紹,至於馬超和黃忠後代,則“泯然眾人矣”。

  • 4 # 海佑講史

    都說寒門難出貴子,可歷史上的那些高門又有幾個能出貴子的?蜀漢的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個頂個都是三國時期的一流勇將。按說虎父無犬子,可他們的後代怎麼都不行呢?

    除了關羽張飛兩位的兒子還露過一下臉,但也不算出彩,其他三位的後代更是默默無聞。高門為什麼也難出貴子?

    首先讓我們縱觀歷史,父子都是勇將的有幾個?有,但很少。反面例子倒是更為大家所津津樂道:趙奢和紙上談兵的兒子趙括,李文忠和疑似朱棣臥底的草包兒子李景隆。

    這樣看來,將門虎子的說法,在很多情況下是靠不住的。領兵打仗和別的行業不一樣,光有技術傳承和父輩的照顧是不夠的,實戰經驗有時才是最重要的。五虎上將這幾位,都是身經百戰,一刀一槍拼出來的,死裡逃生也不知有多少次了。

    有人可以給兒子定個小目標,先賺一個億。將二代的小目標,先殺幾個人行不行?不行。將二代就算上陣,也會盡量讓他們對付一些弱敵,豁出命去廝殺的機會基本上沒有,所以他們很難快速成長為合格的將領。

    劉邦和朱元璋的開國大將,大部分都是皇帝的老鄉。不是因為其他地方的人才比不上他們,而是隻要有足夠的成長機會,哪裡都有可能長出一片人才來,像一茬茬的韭菜似的。

    對將二代來說,他們已經錯過了從韭菜進化到參天大樹的時機,只能在溫室裡成長。即使是世代公卿的豪門,想出一個真正有本事的大人物,其實也不容易,更多的只是平庸之輩,守成尚可,開拓無力。

    由此可見,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很難說有多少道理,除了馬超世代為將外,其他幾位五虎將出身都不高。寒門出貴子用在他們身上反而顯得更為貼切一點。

    高考、中考剛過,孩子們的人生即將進入一個新的關口。家長們總想為自己的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這一點無可厚非。如果能給孩子加強一些挫折教育,使心智得到必要的磨練,相信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肯定是會有助益的。

    說回到五虎上將。在蜀漢集團裡,他們是創業早期的猛將,戰功高、資格老。等到劉備去世,諸葛亮主政時,五虎上將也就變成了過去式。

    作為新一代核心,諸葛亮更願意使用自己培養或收服的人才。這一點也好理解,一朝天子一朝臣,諸葛亮雖然沒稱帝,但實權比起皇帝只多不少。他在出師表上提到的後繼人才,在此之前有誰聽說過他們?而關羽張飛的後代因為地位特殊,不容易被壓制,本來最有希望出頭,可惜都被劉備坑死在了夷陵之戰。

    新領導一般不會重用老資格的員工。五虎上將這些老功臣的後代,即使費心費力地培養出來,最多也只會是自己的盟友,永遠都得客客氣氣的。自己培養提拔上來的部下,怎麼差遣都行。你若是領導,你會怎麼選?

    最後一點,從諸葛亮本身的軍事能力而言,他更喜歡打堂堂之戰,武將們只要老老實實地完成任務就可以了。具有積極進攻精神的魏延,他都容不下。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一多半是諸葛亮自己造成的。

    諸葛亮可能從來就沒有認為,自己手下需要象五虎上將那樣獨當一面的人物。就算需要,也是一個就夠了,能接替自己的姜維。

    看了這麼多,大家可能也有所發現。古往今來幾千年,人才培養的機制其實相差不多。父輩的餘蔭只能決定你的起點,嚴酷的環境才更有可能造就不平凡的人生。真正的貴子應該是自己拼出來的,在這一方面,寒門反而更佔優勢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14周應該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