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很傾城
-
2 # 青朗文學
連吳抗魏,國家利益的角逐
要知道在國際外交場上,國家利益終是第一位,國家利益決定了國家立場 蜀吳之所以言和並不是個人恩怨的計較,而是國家利益的推動
淺要分析:1不是不能打而是打不過,從蜀國而言,蜀國已經失去荊州這樣的戰略要地,關羽這樣的大將,火燒連營後兵力對比懸殊不說,單單說若要攻擊吳國要越過大江大河等險要地形,後勤補給根本無法充分保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戰爭的要點,戰爭就是錢糧仗,相反吳國本土作戰兵員充足不說,後勤補給完全可以支撐起一場大戰,所以蜀國打不了。
相應的從吳國角度來看,本土作戰防守可以說是綽綽有餘,但是要這可不是區域性的低烈度戰爭,一旦開戰便要長期作戰滅國不可。而吳國可以憑藉本土作戰的一個地理優勢加上長江天險防守,但以濡須口之戰等可以看出來吳國這個以水軍見長的國家要試圖與蜀國軍隊在遍地崎嶇山地的川蜀作戰無異於自尋死路!
從大義來講:曹魏是謀朝篡位的漢賊,而東吳表面還是漢家臣子,蜀漢的口號就是光復漢室,這樣在大義上是統一的雙方。
從國家利益講:三國鼎立相互牽制,一旦一方動手,定是兩敗俱傷,這是得利的是第三方,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蜀吳爭霸,最後便宜魏國,這樣的局面是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況且魏國本來就勢大,只有聯合才能抗衡,所以連吳抗魏,連蜀抗魏是兩國最好的選擇,這是國家利益深思熟慮的結果。
所以,蜀吳大戰可以言和 國家利益決定國家立場。
-
3 # ww王嘉
謝邀!"沒有永恆的敵人,沒有永恆的朋友",雖是西方人的諺語,但同樣適合於東方,並在漢未三國時代,演義的淋漓盡致。赤壁之戰,孫劉聯合打敗了統一中國北方後,勢頭正甚的曹操,劉備集團暫時得到荊州算是有了安身立命之地,孫劉關係進入蜜月期,但隨著劉備奪取益州並在漢中擊敗曹操,劉備集團進入歷史上的全盛時期,孫劉關係的密月期結束了,主要表現在孫權屢屢派人向劉備討要荊州,並趁劉備征討益州之機接走孫夫人等事件。
事情如果就此打往,可能還可以繼續維持在不用撕破臉皮的限度,偏偏劉備集團的勢頭還在繼續上升。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從荊州起兵北伐曹操,一路打的非常順手,摛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大驚,為避其勢頭競準備遷都……。和曹操同樣震驚的還有孫權,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提前進入了實施,真應了那句"其興也勃也其亡也忽焉"的名言,幾年前還屢屢如喪家之犬的劉備,瞬間崛起,一統華夏,興復漢室似乎近在眼前。荊州對劉備集團北伐十分重要,但對東吳萬分重要,有"無荊不成吳"的說法,關羽北伐幾乎盡起荊州之兵,此時不奪回荊州,將來怕沒有機會了,孫權把握機會的能力還是有的,於是呂蒙白衣渡江,關羽敗走麥城一幕上演了,孫劉由盟友轉換成了敵人。
劉備稱帝后,信心滿滿,對東吳的孫權集團此時可謂恨之入骨,為了給關羽報仇,奪回荊州,傾起蜀漢全國之兵,討伐孫權。結局出乎意料,戎馬一生的戰場老手劉備,卻輸給了毫無戰場指揮實踐活動的陸遜,被火燒連營後,劉備退守白帝城。這就是歷史上的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剛剛結束,曹丕又找了個藉口,組成三路大軍,征討孫權。此時劉備雖然兵敗,卻沒有退回老巢成都,而是據守白帝城待機而動。此時的孫權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那句"沒有永恆敵人,沒有永恆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的話,孫權還是運用的比較自如,心力交瘁的劉備,縱有沖天之志,此時已病入膏肓,順勢答應了孫權的求和請求。實際上真正的孫劉聯盟恢復,是到了劉備死後,諸葛亮撐權派鄧芝出使東吳之後的事了。
-
4 # 南方鵬
221年四月,劉備在曹丕逼獻帝禪讓後,也在成都稱帝,國號仍是漢,史稱蜀漢季漢,封劉禪為皇太子,劉永為魯王,劉理為梁王,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後兼司隸校尉,大封百官,七月便率軍分水陸二路東出伐吳,兵鋒直指荊州,又派馬良聯結武陵五溪蠻為援應,漢兵出川聲勢浩大,吳地震動,孫權遣人請和,不許。於是以陸遜為帥,率軍相拒,222年六月,劉備軍至夷陵,受到陸遜火攻,兵敗逃竄,回到白帝城,改名永安,便在此地長駐沒有回成都。
而曹軍三路出兵也無功而返,東路淩統與諸軍水戰建功,打敗曹休,西路曹仁軍遇到朱桓,被以誘敵計和聲東擊西之計打敗,折了先鋒常雕等人,曹仁子曹泰也受到火攻敗退。三路軍全部受阻。孫權又遣使向曹丕解釋先前無禮舉動,延緩對方攻勢,又一邊派出使節與蜀漢加強聯絡,至此三足鼎立的局面愈加強化。
回覆列表
蜀吳大戰是什麼?
蜀吳大戰指的是劉備政權和孫吳政權之間爆發的夷陵之戰。公元219年,孫權偷襲取得荊州,殺掉了劉備的二弟關羽,吳、蜀兩國結仇,聯盟破裂。公元221年,劉備在益州稱帝,同年為了奪回荊州,給關羽報仇。同年7月,劉備率領數萬軍隊,對孫吳政權發動了進攻。孫權在求和不成之後,一面向曹丕稱臣,另一方面積極備戰,任命陸遜為主將,經過數月相持之後在夷陵一帶擊敗了劉備,贏得了戰爭。“火燒連營”就發生於這一戰。次年四月,劉備因夷陵之戰的失敗,一病不起,死在了白帝城,夷陵之戰就此結束。
蜀吳為什麼會再次議和?在夷陵之戰前,孫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向曹丕稱臣,公元222年9月,曹丕發現被孫權給耍了,於是派出大軍分為三路進攻吳國,孫權為了避免同時被劉備,曹丕進攻,孫權不敵曹丕。只能向劉備求和。陳壽在《先主傳》裡說到“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求和”。蜀漢方面,夷陵之戰後蜀國國力大減,要知道劉備佔據益州還不到10年,這期間完全是憑藉劉備的名氣統治這一地區,夷陵之戰的慘敗使得劉備名氣掃地。這場戰爭,使得蜀漢損失了大量計程車兵和物資,而這一時期的蜀漢人口還不過百萬。國內叛亂四起,國內南中四郡中的三郡已經不聽其號令。再加上孫吳這一時期來求和,因為長期的征戰和心力交瘁劉備同意了停戰,次年四月劉備去世。蜀漢政權託付給了諸葛亮,後者派出使者鄧芝和東吳恢復了同盟,共同對抗曹魏政權。夷陵之戰後三國的基本疆域在其後的幾十年間沒有發生過變化,吳蜀聯盟也沒有再次破裂,夷陵之戰也被公認為是三國的分界點之一。同時這場戰役也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