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留影機

    你對“王道”的理解有誤。

    “王道”本就是儒家提出的一種以仁治天下的政治主張,屬於儒家思想範疇,它與“霸道”相對。

    王道,最早出自儒家三位集大成者之一的孟子,孟子所謂的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核心是仁義和道德!

    《孟子.梁惠王上》:“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而霸道,是以韓非為代表法家的主張。

    漢宣帝也重視法治,但此時的法治其實是法家三派中的“術治”,講究權謀御人之術,本質上依然是人治,人治就不可能跳出人亡政息、之亂迴圈的怪圈。所以說漢宣帝治國在於不拘一格、因時制宜,但並非拋棄了儒道。

    實際上,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就成了帝國的欽定意識形態。當然漢武帝也並未全盤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因為他需要的僅僅是思想上的統一。在他看來仁義道德太過理想化,實際操作中缺乏可執行性。在統治百姓、駕馭群臣、集中皇權上還是“霸道”管用。

    所以自漢武帝始,以後的統治者基本實施的都是“外儒內法、王霸雜糅”的治國御民之術。

    有一種說法是漢奠定了華人的性格!其實就是說儒學在思想上形成了壟斷地位,導致從漢到清,人們的思想研究總是跳不出這個範疇,思想創新受到了桎梏。

    所以說儒學並未在漢衰落,恰恰相反,儒學正是因為漢才得到官方的肯定,由野走向了朝!

  • 2 # 歷史偷窺者

    向來法家霸道,是治民馭群臣之法,是富國強兵之術。然而法家霸道長於攻閥,固政權,穩暫時之統治,而弱於長治久安。單純以法家之術統治,其統治成本會極其高昂。而強調中庸的儒家粉墨登場,其實王道也屬儒家。儒家與法家,在不同時期,針對不同時期之國家局勢而有不同側重,亂世中求霸權,不用法家之說,則不可能實現。而在天下一統之後,再無強敵,而仍強行霸權,則將引起人心思變。

    因此在大一統之後,以儒家的秩序觀念作為統治之術,是一種理性的選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秩序井然,統治壓力也減輕許多。

  • 3 # 傳奇歷史觀

    所謂“王道”就是儒家的概念,就是像古代的聖王一樣,用“德政”來治理天下,也可以說是“以德服人”,就像孟子說的“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所謂“霸道”,我們都知道春秋五霸,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實力變得越來越弱,有些諸侯開始比周天子厲害,他們兵力強大,別人不服他們可以透過武力讓別人服,這種具有號召力的諸侯就是“霸主”。秦漢之際,項羽尊楚懷王為義帝,冊封天下諸侯,自己做了“霸王”,也是行的“霸道”。

    漢宣帝劉詢既重用儒生也重用其他的人才,他重用法家人物,用法嚴苛,太子劉奭看了覺得不妥。劉奭在與劉詢一起進餐的時候勸自己的父親重用儒生,實行德政。漢宣帝聽了後說:“漢家自有漢家的治國方法,一直都是王道與霸道並行,不能像周朝一樣只行德政”。漢宣帝還說了儒家的兩點問題:第一個,儒家好厚古薄今,他們治國的思想就是恢復古制,一切要從儒家經典裡面找到根據。第二點,儒家注重名聲,而不注重實際,說白了“德政”是個好聽的名頭罷了,可以當做虛名,而不可能作為實際。就像你跟匈奴講道理,匈奴肯定不聽,匈奴也有匈奴人的道理,但是你打贏了他他就得聽你的道理。漢宣帝認為很多儒生分不清名與實的關係。

    漢元帝劉奭,他是一個“柔仁好儒”的人,他的老師就是我上一個回答中提到的蕭望之,蕭望之是蕭何的六世孫,是個典型的儒生。漢宣帝有很多大的政策也向他請教,並且讓他做了太子的老師。可以看出漢宣帝對不同的人才懂得如何去用。而漢元帝是個沒有主見的人,他寬厚仁慈,節儉愛民,但是優柔寡斷,不善於決策,這是作為皇帝很不適合的地方。漢元帝繼位以後,蕭望之被宦官陷害下獄,蕭望之在獄中自殺,漢元帝痛哭流涕,埋怨宦官逼死了蕭望之,但是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置。漢元帝經常是聽到大臣各說各的道理而他不知道聽誰的。果然被漢宣帝言中:“亂我家者,必太子也!”漢元帝以後西漢就走上了下坡路,漢家王道與霸道並用的治國之道也就不復存在了。當然儒學的昌盛跟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還是有關係的,不過儒生也並不是都很迂腐,也有很多人才。

  • 4 # 熊貓吃竹論史

    西漢自建國以來,外戚、宦官相互角逐在政治舞臺上。漢宣帝自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他也用儒生為相,構成了儒道、外戚、宦官三輛馬車相互牽制的政治局面,維護皇權的穩定。

    到了漢元帝繼位後,劉奭確實想透過“儒學治國”,但是最終寵幸、放任宦官,皇權對外影響力都日漸削弱,也導致了西漢王朝開始走下坡路,徹底葬送了昭宣中興的大好局面。肇端始於元帝,這與漢元帝闇弱無能,耽於儒術,惑於奸邪,不能賞罰分明有很大關係。漢宣帝臨終前留給他的“三駕馬車”也早已經被漢元帝劉奭給廢了,外戚、宦官專權越走越遠,朝政也混亂不堪,土地兼併越演越烈,西漢遭受嚴重的社會危機。

    難怪毛主席曾說過,“前漢自元帝始即每況愈下。漢元帝好儒學,掘斥名、法,拋棄了他父親的一套統治方法,但優柔寡斷,是非不分。”

    篡漢自立的外戚王莽,便是用儒家學說治國,但事實證明儒家並不是成功的治國方法,王莽的改革反而遭到不滿,王莽本人身死國滅。後來東漢的滅亡也與此有很大關係。

    到了魏晉,儒學衰落,佛道興起,直到隋唐時期,儒釋道合一,這時的儒學早已經不是春秋時期孔子提倡的儒學了,儒學不振。而真正儒學佔據主導地位的乃是宋、明、清。二程、朱陸繼續將原始儒學改的“面目全非”,儒道發展進入新階段。得到統治階級認可的儒道之學,徹底統治眾生,這時的儒道之學才達鼎盛之極。

    儒學在宋以前地位並不穩固,曾受到多方面的挑戰,起起伏伏,直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才能說儒道之學興起。

  • 5 # 拾五六

    漢宣帝自稱說“漢家自有政策,霸王道雜之”,並且據此成就所謂昭宣中興。但是,王道也就是以儒治國是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必然趨勢,這也是為什麼武帝會“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過武帝時期還是沒有完全採取以儒治國的理念,反而是窮兵黷武,頻頻發動戰爭,最終在晚年到漢昭帝時期有一個政策轉向爭論的問題,並因此釀成了“巫蠱之禍”和“戾太子事件”。昭帝時,還有著名的鹽鐵會議,以後到漢宣帝時,又進一步採取霸王道雜之的政策。但是霸王道雜之的政策並不能緩解西漢中後期以後社會矛盾的問題,反而是愈來愈激化,因此就不得不重新採取以儒治國的方針,爭取民心,緩解階級矛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啟功先生的書法有創新精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