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88564863276

    蘇聯莫辛納甘狙擊步槍,配備PE(下)和PU瞄準鏡。

    1931年,蘇聯第一支中國產狙擊步槍列裝部隊,為了實現精確射擊,為莫辛納甘1891/30步槍配備了PE瞄準鏡,倍率為4×。但這種步槍在二戰前就停產了,讓位給SVT半自動步槍。1942年,蘇聯研製了新型的PU瞄準鏡,這種瞄準鏡效能更先進,更加輕便。於是,伊熱夫斯克和圖拉恢復生產莫辛納甘狙擊步槍,並根據戰時的條件,對56-V-222A步槍的設計進行了調整。二戰期間,第622廠(後來的伊熱夫斯克機器製造廠,Izhmash)共生產了30萬支狙擊步槍(工廠報告中稱其為“501s產品”),以滿足前線的需要。

    莫辛納甘狙擊步槍與普通步槍之間的差異很小,準星座和拉機柄的形狀發生了變化,取消了刺刀,槍托內部有較大的空間可以將瞄準鏡放到槍托中。另外,為了提高射擊精度,從量產步槍中挑選精度最高的進行改裝,或者採用全新制造的槍管,但提高了槍管的製造精度。同樣,採用最好的木質槍托並仔細地安裝到槍管和機匣上。由於配備了瞄準鏡,不可能使用彈橋裝填,只能逐發將子彈裝入固定彈倉,這樣對射速產生了影響。

    二戰以前蘇聯研製的半自動步槍,普遍存在結構複雜,日常維護難度大等缺點,當時蘇軍士兵文化水平較低,無法發揮其真正效能。

    當時的狙擊步槍並沒有特殊的彈藥,而是使用普通的步槍彈藥參加戰鬥。在短時間內,蘇聯生產了託卡列夫(SVT)和西蒙諾夫(AVS)半自動步槍的狙擊型,由於精度明顯比莫辛納甘狙擊型差,因此並沒有廣泛裝備,在二戰結束前就停產了。所有這些步槍都不能稱之為“成熟的狙擊步槍”,因為它們不是專門設計的狙擊武器,而且沒有使用高精度彈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燒陶粒的粘土最佳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