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潮剪輯
-
2 # 媽咪勤
真實案例
我家孩子也是四歲學跳舞,那時學跳舞是在幼兒園裡報的興趣愛好班,也就想著給孩子增加一項娛樂活動吧。慢慢地,老師覺得孩子挺有潛力,經常讓孩子領舞。孩子經常受老師表揚,自然就對跳舞產生了興趣。幼兒園畢業後,奶奶覺得跳民族舞要拉筋、劈腿、下腰,太累了。就上了舞踏培訓班,開始學拉丁舞。和她一起的好朋友笑笑,天生活潑好動,一會不鬧騰就手癢癢,當然也不會好好學動作啦。但笑笑媽堅持讓她跳,經常給她做思想工作,慢慢也堅持了一年多。該學到拉丁舞的牛仔了,沒想到孩子超常發揮,比我家孩子跳的還要好。因為牛仔本身適合性格開朗活潑的人,就這樣,孩子慢慢喜歡上了拉丁舞蹈,上課也專心了,經常在比賽中拿一等獎。(圖為孩子們在舞臺上聽取評委老師的點評)
題主的疑慮透過上述案例,相信不難看出,當孩子對事情感興趣時,才會心甘情願的學、去做。對孩子來說,舞蹈本身是個興趣愛好,如果不打算做為事業來培養的話,就順其自然吧。上舞蹈不認真做動作、吵鬧,說明這個事情根本吸引不了孩子,你需要找到孩子感興趣的點在哪裡。舞蹈的形式多種多樣,針對孩子喜歡的去學習,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哦。(圖為孩子獲獎時的留影)
最後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現在才四歲,不需要他規規矩矩。現在要求幼兒園的孩子不學知識,也就是說,不是坐在那認真的讀課文和寫字,而是學會玩,學會和同學相處,學會集體生活等,在玩樂中進行學習、進行進步。孩子上小學後,在一年級的時候,也是適應期,每天練習抱臂坐直,循序漸進地才會形成習慣。所以,題主放鬆心態,適當的加以引導就好。(圖為幼兒園的孩子上課瞬間)
-
3 # SuperMama與慢蝸牛
回答問題之前,我先問問學跳舞是孩子自己的選擇還是家長的決定?
如果是他選的,我相信課堂上他自己肯定會用心的。家長要做的就是做好後勤準備工作。
如果孩子是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出現了的懈怠的情況,家長不妨給點物質上的獎勵:一個小玩具、一副小貼紙等,告訴他:你這段時間表現認真,進步很大,這是給你的獎勵,如果能繼續保持,還有更大的收穫。
如果學舞蹈只是家長的決定,您的考慮什麼?孩子的想法又是什麼呢?
4 歲的孩子是需要家長為他安排,但我認為這個時候更應該先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認同自己,瞭解自主選擇的重要性。
當然,孩子做選擇的時候肯定不會考慮那麼多。就像我 4 歲的兒子,他拒絕跆拳道是因為太累;拒絕創意口才是因為聽起來就不好玩兒……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來引導了,盡力不要去單方面逼孩子接受以免產生逆反心理。
想讓孩子堅持認真上課,有一個方法你可以借鑑一下:
可以制定一個小紅花獎勵機制,根據上課的表現情況發放小紅花,攢夠多少個小紅花就可以換一個願望(一套玩具、一頓大餐、一場電影等等)。
孩子很吃這一套的,類似的方法有很多,但你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和他一起守護這些“小紅花”並且說到做到,獎勵到位。
-
4 # 麗沙英語趣味
1、激發興趣,寓教於樂
兒童幼年時意志品質的主動性和獨立性較差,行動缺乏目的性和永續性。做事往往憑興趣,即使有目的,碰到點困難受到點挫折就打退堂鼓,很難堅持下去,所以寓教於樂,強化對興趣的培養是少兒意志培養的前提。
興趣是指從事某種事物和活動時的意識傾向,這種傾向又是和一定的感情體驗聯絡的。“興趣愛好有助於天才的形成。”“學習最好的刺激即是對材料發生興趣。”興趣也是動機產生的重要原因。啟用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在遊戲中舞蹈,在快樂中舞蹈,在自信中舞蹈,在欣賞中舞蹈,在創作中舞蹈,激發興趣,寓教於樂。這樣學生就會慢慢養成鑽研、探究的習慣。孩子的感覺和思維器官處於積極狀態,成為學習的推動力,為長期學習舞蹈,培養意志品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2、適度強制
舞蹈是“殘酷”的藝術,4至6歲之間的孩子在訓練中多以興趣為主,他們要依賴父母和教師的提醒和幫助才能確定目標和努力實現目標。這樣才能為他們步入舞蹈大門打下基礎。當孩子在7至9歲之間時,雖然他們在思維上多多少少有了解能力及意志力的認識,但仍然沒有形成道德意志。
例如:老師在場和不在場的情況下守紀律就不一樣。在舞蹈訓練當中也往往缺乏自覺性。表現最為明顯的是枯燥的基本功訓練。
例如:日復一日的軟開度、壓腿、踢腿、開胯等訓練,疼痛、偷懶、放棄是每個孩子都會面臨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外部強制(老師、家長)的力量,老師、家長的要求、監督、提醒、幫助和賞識是他們意志努力的需要。
因此,適度的強制是少兒意志培養的關鍵。有了外界因素的提醒、監督、賞識和幫助,使孩子們在訓練的每個階段都能堅持完成訓練任務,而不半途而廢,逐漸形成意志品質行為的自覺性。
3、榜樣的力量
教育者(教師、家長)的意志力在兒童意志品質的培養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為兒童樹立意志堅強的典型,是兒童樂於接受而又行之有效的鍛鍊意志的好方法。
4、讓堅持成為習慣
教育者對少兒舞蹈訓練要有堅持到底的毅力和韌性,孩子的訓練才不會半途而廢,對原則問題絕不放棄,嚴格的要求,孩子就很難鑽空子,要打退堂鼓絕對不行,就是有這種念頭出現時,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堅持下去。
時間長了孩子的毅力在訓練當中逐漸就得到了培養,並且養成了意志品質的行為習慣。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和長期積累強化的結果。只有這樣反覆訓練,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貫的、穩定的動力定型。
這種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兒童在訓練中的努力,同時,與教育者的意志和對他們適度的強制、幫助息息相關。這是人的生理機制所決定的。
所以沒有嚴格的訓練,就沒有堅強意志品質的培養。意志品質的行為習慣是在長期訓練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這一過程是由低到高、由淺入深地逐步深化的過程,由興趣到強制,由強制到自覺,從而達到自動性行為。
回覆列表
培養孩子對舞蹈的興趣。經常讓孩子透過電視觀看少兒文藝節目、歌舞表演等,讓孩子用感官直接感受舞蹈的美,引起孩子對舞蹈的注意和興趣。成人發現自己的孩子喜歡“手舞足蹈”時,要積極地加以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