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骸山仙子

    中國古代歷經五千年文化積澱,對於軍事,政治,哲學等各方各面有著極多的經驗。

    猶其秦漢前百家爭鳴,對軍事政治的試探摸索進行了足夠的實驗與總結。

    題主這句話就出自於這裡面對于軍事研究做出的最經典的總結《孫子兵法》。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總結於《孫子兵法·軍形篇》

    原句是: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既然弄清楚了它的出處,那就好理解了。因為原文就已經做了足夠的解釋。所以我把原文照搬下來:

    《孫子兵法·軍形篇》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釋義:孫師傅說啊:以前打仗打得好的人,總是先創造條件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等著敵人能被打敗。讓自己不可能被打敗,就能佔取主動在敵人出錯時打敗敵人。因此打仗打得好的人,可以讓自己不可能被戰勝,而不能讓敵人必然吃敗仗。所以說:勝利可以預測,但是不會是強要就能得的。

    想要不被敵人戰勝,必須先作好防守工作;要戰勝敵人,就要做進攻的措施。採取防守,是因為條件不充分;進攻敵人,是因為時機成熟。所以防守的時候,要做到隱蔽自己的軍隊就像藏在幾十層的地下一樣,讓敵人找不到進攻的漏洞;進攻敵人的,要做到就像把軍隊從九天上掉下來的一樣,讓敵人不知道該從那方面防禦。這樣,既能夠保全自己的力量,又能夠獲得全面的勝利。   

    預見勝利不超過一般人的見識,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打敗敵人而普天下都說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這就好像舉起一根毫毛不算力氣大,看見太陽、月亮不算眼睛明,聽見雷霆不算耳朵聰一樣。古代打仗打得好的人,總是戰勝已經能被戰勝的敵人。所以,打仗打得好的人打了勝仗,沒有值得讓人驚奇的地方,既顯示不出智慧過人的名聲,也發揚不了勇武顯赫的戰功。他們進行戰爭的勝利不會有差錯,之所以不會出現差錯,是因為他們作戰的措施建立在必勝的基礎上,是戰勝了在氣勢上就已經失敗的敵人。打仗打得好的人,總是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不放過進攻敵人的機會。所以,打勝仗的軍隊是先具備必勝的條件然後再交戰,吃敗仗的軍隊總是先跟敵人交戰,然後期求從苦戰中僥倖取勝。善於用兵的人,必須修明政治,確保法制,才能夠主宰戰爭的勝負。   

    兵法上有五項原則: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數,四是稱,五是勝。度產生於土地的廣狹,土地幅員廣闊與否決定物資的多少,軍賦的多寡決定兵員的數量,兵員的數量決定部隊的戰鬥力,部隊的戰鬥力決定勝負的優劣。所以勝利之師如同以鎰對銖,是以強大的軍事實力攻擊弱小的敵人;而敗軍之師如同以銖對鎰,是以弱小的軍事實力對抗強大的敵方。高明的指揮員領兵作戰,就像在萬丈懸崖決開山澗的積水一樣,這就是軍事實力中所謂的“形”。

    也就是說,善戰者做事必須穩紮穩打,在自己不出任何差錯的情況下打必勝之仗。不是說這樣的仗沒有戰功,而是大眾覺得勝負瞭然了沒有讓人驚奇的地方,打贏了也就沒人關注。

    完工,但願能讓人看明白。

  • 2 # lizeyuang十里居書屋

    好的將領則善於把握全域性,穩紮穩打,可能沒有太大的奇功,但他能儲存總體上的勝利。一個重“奇”,一個重“正”。這個“善戰者”其實應該是指帥,或者指好的將領而不是普通的猛將。帥求戰略勝,把握全域性,統領協和眾將,重“正”。而將則求戰役勝,重“奇”。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名將只是因為各種原因而出名的將領而已,有猛將也有真正好的將領,當然不排除兩個同時相容。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典範——大秦奠基者司馬錯

    秦居關中,位於西垂之地,民風剽悍,多能征善戰之士。自秦孝公時期至秦一統天下,猛將如雲,如白起、王翦、蒙驁、李信等等。攻堅摧城,統軍橫行天下,聲名赫赫,使秦軍之名大出天下,虎狼之師令六國膽寒。但司馬錯之於秦宣告稍遜,卻有奠基之功。

    秦孝公任用商鞅力行變法之後國力漸強,東部魏國馬陵、桂陵兩敗與齊,秦逐漸收復河西之地。秦惠文王之時,秦國主要由關中、隴西、商淤、北地及河西組成,秦國國力日盛,東出之聲日益高漲。縱橫家名士張儀提議東出滅韓臨周挾天子以令諸侯,逐鹿中原的春秋爭霸之法。朝野出現了一種與東出滅韓不同的言論,司馬錯提出了“浮江攻楚”之論。這位並不善於戰場搏殺的戰略大師提出了西進去巴蜀,力行兼併,之後溯江而下,攻楚之略。

    秦惠王九年,巴蜀兩國相爭,求救於秦。在秦惠文王疑慮之時,司馬錯力排張儀之議,指出攻滅南韓將導致山東各國聯合抗秦,攻滅巴蜀可得其人力、物力充實軍備,並可溯江而下東攻楚國。同年十月,秦滅巴蜀,自此秦居關中,河西高原為屏障,巴蜀之地提供源源不斷兵糧錢貨,東出之勢已成。並採取“浮江攻楚”戰略三次沿江攻楚,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司馬錯率軍南下東攻楚國,大敗楚軍,楚被迫割漢水以北與上庸之地。

    自此,秦國雄據關中、蜀地財貨豐腴之地,以函谷關、武關之河西地為屏障的大勢已成。秦得蜀地,如鉅艦得港,不繫之舟從此乘風破浪,東出兼併,所向披靡。如果說商鞅變法為秦一統天下提供物質基礎,則司馬錯攻滅巴蜀,吞併漢中則為秦國構建了完美的西北攻略山東之勢。三關之險、湯湯渭水、濤濤長江為關中、巴蜀腹心之地之屏障,秦國由一個常勝之國變為可敗之國。縱使東出失利,亦可西進關中,恢復國力,憑藉山川形勝,待有明君。“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則如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築國何須名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悄悄潛入孩子身邊的危險玩具有哪些,家長們是否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