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悅來越好啦
-
2 # 文武燦
面對學習與興趣,怎麼選擇?
你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對學習和興趣有具體的認識。如學習就是看書等方式。
興趣呢?就是某總愛好,如打籃球、跳舞等。
我對學習和興趣的理解是一種方式,例如學習的時候可以看電影學習、可以是看書學習、可以與人交流中學習、可以是與朋友切磋球技學習新的方法。這些都是學習的方式。
興趣呢?就是我想做的。比較感興趣的。例如:路上看到一位美女,覺得比較感興趣,過去聊一聊。
看到人家打球,覺得很棒,也想過去體驗體驗。
所以,學習和興趣對我來說,談不上選擇。更多的是相互結合。
我覺得學習知識或者技能是靠興趣推動的。
例如:我想賺錢,瞭解到做一件事情可以賺錢,但是需要自己去學習做這件事情的方法。
這個時候就是透過賺錢的興趣去推動自己去學習的。
-
3 # Maple老師談教育
《Maple談教育——千萬莫讓興趣摧毀孩子的未來》
很多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且興趣與生俱來,一生也會擁有很多個興趣。但好的興趣卻非常的脆弱,甚至是經不起一次批評和挫折,就可能變成令人討厭的東西。比如說彈鋼琴可能是每個孩子的興趣,因為能像貝多芬一樣彈出《致愛麗絲》這樣優美的曲子是一件很讓人羨慕和崇拜的事情,但那極其複雜的旋律和困難的指法,則會讓你對鋼琴的興趣在10天之內就望洋興嘆,蹣跚卻步,而且甚至從此連“鋼琴”這兩個字兒你可能都不再想聽到。
就是這樣,人在面對總是無法克服的困難時,總是會選擇退卻和逃避,即使你曾今深深的愛過它。大人在面對無法持續獲得愉悅感受的興趣時,會選擇冷卻和淡忘該興趣,那麼孩子更會有類似的反應,而且反應甚至更強烈也更迅速。 家長們經常說“小花對英語感興趣,而且經常考100分,這姑娘真厲害簡直就是個小天才學霸。”大家好好思考這其中的邏輯關係。還有家長經常會說“我家孩子可聰明,但就是對數學沒興趣,因此經常考五六十分。”大家可以再好好思考這句話的內在邏輯聯絡。第一句話應該這樣解讀,小花對英語有興趣,因此認真學英語,且經常考100分。這是一個既定的積極事實,會產生成功的高峰情緒體驗。因此,在這樣的結果下,才會有人說這姑娘太厲害了,簡直是個小學霸。而且這樣的他人評價非常重要,因為又一次刺激了小花的成功愉悅的高峰體驗。因此小花為了維持這種高峰體驗不消退,或者想再次獲得這樣的愉悅感受,就必須再花更多的時間和心思在學習英語上,這樣下次才能再次考到100分,才能再次獲得他人的褒獎,獲得美妙的高峰體驗。所以說這是一個良性迴圈,而且是不斷的正向認知,行為和結果刺激的良性迴圈。但是,起初的興趣的確促使了小花學習英語,但之後還依然是興趣驅使小花繼續學英語嗎?恐怕不是!而是小花為了維持已經獲得的高峰體驗,且不願意失去這種愉悅感受而作出的持續性行為而已。
第二句話我這樣解讀,孩子經常考五六十分,而且不管怎麼努力,每次考試面對的都是失敗和心情低落。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性的習得性無助。人都一樣,當你習慣成功之後,做任何事情都會成功;但是當你習慣失敗之後,做任何事情都會習慣以失敗結尾。當然,這也是大腦的適應性在其中作怪,他的強大的暗示效應總是左右著事情的成敗。因此,即使這個孩子對數學一開始很感興趣,在面對著一次次數學的失敗和打擊,也會由愛轉變成討厭。甚至是恨自己或者是數學老師,亦或是自己身邊關注這件事情的人,因為這件事情增加了孩子的焦慮和羞恥感,所以他們都有可能變成這個孩子憎恨的物件。
在父母的無心之語:“我家孩子很聰明”的光環之下,孩子開始產生壓力,然後壓力又變成了害怕被說成笨蛋的恐懼,以及要維持“被認為聰明”的焦慮。這樣的感受只會讓孩子們放棄努力,開始排斥學習數學,因為數學帶來的是持續令人沮喪和失望的感受。他們的心裡會想“還是別在努力了,不好好學考差了,那只是因為我對數學沒興趣或者沒努力導致的。但是,如果我好好學,結果還是考差的,那麼我肯定會被別人認為是一個笨蛋!”所以,久而久之,孩子開始放棄學習數學,最常用的一個擋箭牌理由就是“我對數學沒有興趣”。照這樣說來,興趣其實就是個冤大頭,它很委屈,因為揹著大黑鍋,而且從不被人真正理解。
因此,我們得出結論,興趣只會轉化成短暫的嘗試。如果沒有內在或者外在的力量來推動孩子堅持,那麼,興趣的脆弱只會讓其曇花一現。失去了興趣的外衣,孩子學習的動力只會越來越衰減,面對的學習困難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學習結果也會變得讓家長不忍直視,甚至是慘不忍睹,從而家庭戰爭一觸即發。
所以我說千萬莫讓興趣摧毀了孩子的未來,我們不能只看到問題的表層,而是要撥開浮雲,去透過興趣的表層現象來看到其本質核心——持續獲得的成就感,才是孩子未來走向大成功的核心秘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持續獲得的成就感,會讓我們的大腦不斷分泌多巴胺,產生高峰體驗的愉悅感,積累到一定階段後,最後獲得的就是大成就。這跟我們生活中的嗑瓜子理論,遊戲痴迷效應以及抖音效應一摸一樣,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決策和結果。
-
4 # SuperFenSuper
其實,如果有條件,一定選擇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且,因為對某件事有興趣,你就會有熱情,在加上你稍微努力奮鬥一下,成功的機率就很大了。在興趣的道路上,好好規劃努力目標,然後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堅持下去,真的會有所作為。
相反,如果選擇了學習,而且你又不喜歡,心理會牴觸,就沒有動力和熱情去做得更好。這樣自己既做不到開心,又學不好習。感覺是對自己興趣的耽誤,對時間的浪費。但是在中國,絕大部分的家庭把學習都看得高過一切,總認為學習才是重要的,其他的事都是對學習的影響。也許是我們國家跟國外的生活方式和格局不同。但是我覺得,不管做哪種選擇,都深思熟慮,然後既然選擇了,就風雨無阻吧。只要堅持,不管在哪個方向,都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只是實現的價值大小不同而已。
回覆列表
學習和興趣用書本上的話說叫辯證統一的關係!哈哈,用年輕人的話說就是無興趣不學習!我想,學習在現今更定義成學習能力了,不管有沒有興趣,為了生存也好,為了需求也罷……當然,興趣同根生,不分早和晚!剛學的小花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