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碧史家
-
2 # 故園東望
並不會。
曹操在徐州擒住呂布後,呂布對曹操說:“今日以後,天下定矣。”
曹操不解,呂布解釋道:“您所擔心的,只不過是呂布,今已降服。如果讓我率領將士, 您在後督陣,天下自然就平定了。”
這時候呂布還請求劉備為自己說話,結果劉備對曹操說:“君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
可以看出這個時候呂布的惡名就已經留下了,他先是在丁原賬下效力,結果後來為了利益殺了丁原。於是又投靠在了董卓賬下,史書記載他和董卓誓為父子,結果後來在王允的教唆下他又殺了董卓。
雖然說他為國除害殺了董卓,但是他殺董卓的動機不是為國除害,而是因為他和董卓的婢女有染,由於怕被董卓發現所以才和王允一起密謀殺了董卓。
此時他已經是背叛丁原、背叛董卓,名聲已經壞了,即使退隱山林也不會改變他兩次背主的事實。
殺了董卓之後,呂布被封為奮威將軍、假節,此時他和王允一起執掌朝政,本來這會是一個洗白的機會。他可以趁此建功立業或者也可以忠心輔佐漢室,替天子平定四方,如此應該能有一個美名。
但是,上天沒給他這個機會。兩個月後,李傕郭汜率兵攻進京城,呂布戰敗出逃。
後來呂布趁劉備抵擋袁術的時候,奪取了徐州。這個時候他本來可以有第二次洗白的機會:他佔據一州,陳宮為謀士,張遼、高順為大將,只要運籌得當,也有機會割據一方。
但是呂布唯利是圖,而且反覆無義,最終難逃被殺。
司馬光曾評價:布者反覆亂人,非能輔佐漢室,而又強暴無謀,敗亡有證。
-
3 # 山鄉逸夫
呂布若在鳳儀亭上誅殺了董卓也留不下美名,因為他是勇而無謀之莽夫,被人利用的工具。他追殺董卓的動機不是為了除奸,而是為了奪美。當今叫“爭風吃醋”。再者,從情義上來講董卓是他義父,古人非常講究忠.孝、仁、義的,殺了董卓,呂布也會遭人唾罵。再者,以呂布的性格;仗著自已武功高強,愛出風頭,爭強好勝,他不會去隱居山林的。綜上所述,以呂布的為人,留不下美名,只能有匹夫之勇幹些蠢事,遭人唾罵而已。
-
4 # 阿薩帝哦
說起對呂布的印象,相信大部分人第一個想起來的不是《英雄記》的那句“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就是《三國演義》裡張飛罵呂布的那個三姓家奴。
呂布膂力過人,號飛將軍,曾經大破張燕的黑山軍。袁紹也曾派出殺手追殺他,殺手們卻反而畏懼呂布勇武,都不敢逼近。可以說是武藝高強了,三國演義更是將他直接標榜為三國武力值第一神將。但是不管是歷史上還是小說中呂布的人格都非常差,這始終是呂布無法磨滅的。
呂布原為幷州刺史丁原的騎都尉,屯河內的時候丁原任命他為主簿。也許是業務做的不錯,丁原對他十分“親待”。董卓奉詣進洛陽的時候,丁原也奉何進詣進京,拜為“執金吾”。結果何進誅殺宦官的計劃不成反遭毒手。宦官挾天子出逃,反而讓董卓得了個便宜,劫持了天子。董卓欲執掌朝政。而丁原卻成了絆腳石,於是董卓買通呂布,而呂布並沒有顧念丁原的恩情,不但殺死了丁原,還接管了丁原的部隊。
董卓對呂布十分喜愛和信任,就將呂布收為義子。又因為董卓專權,引起朝野不滿,擔心有人對自己不利讓呂布做了自己的貼身侍衛。而呂布這個人呢,貪財好色。董卓命令他守中閣,他卻趁機跟董卓的侍婢通姦。又曾經因為一件小事惹怒了董卓,氣的董卓直接向呂布投擲手戟。幸虧呂布身手矯捷閃開手戟,連忙向董卓道歉才作罷,因此呂布心中時常不安。
而王允正是抓住了呂布人性的弱點,幾經挑撥,便讓呂布殺死董卓。可以說,呂布為人自私反覆,見利忘義,不講情義,又貪權好色哪裡有什麼國家大義。逼反了李傕、郭汜,被趕出了長安後,還以誅殺董卓到處炫耀,期望諸侯接納自己,又豈會歸隱山林?袁術厭惡他反覆,便去投奔袁紹,打敗張燕後向袁紹請求增擴部隊,不成便縱兵劫掠,毫無顧忌。這讓袁紹十分忌憚,這才有前面袁紹派殺手追殺呂布的事情。
在兗州跟曹操幾經糾葛,有勇無謀又被曹操大敗,只能投靠劉備。即使這樣也不做收斂,時常向劉備吹噓自己誅殺董卓,卻不受諸侯接納。劉備有識人之明,覺得呂布這個人說話不靠譜,因此心裡時常不開心。果不其然,在劉備跟袁術作戰的時候。呂布又跟袁術勾結,趁機偷襲了徐州,導致劉備大敗……
對此,陳壽評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惟利是視。自古未有若此不夷滅也。可以說呂布的結局是已經註定的。是其人格使然。在呂布最終眾叛親離,被手下擒獲獻給曹操。即便臨死之際,還想著討好曹操,寡廉鮮恥的對曹操說:“公最忌憚的不過是我呂布,現在我已經降服了,天下就沒有什麼可以憂慮的,明公統領步兵,命令我統領騎兵,而天下就不難平定了。”
曹操面露懷疑徵求劉備意見,劉備只是回答了:“明公難道忘記呂布侍奉丁建陽和董太師的結果麼?”曹操讚語,便將呂布縊死,梟首。
-
5 # 司馬光遷
呂布在殺了董卓之後歸隱山林,能留下美名嗎?
肯定不能!為什麼呢?
第一、呂布殺了董卓,並不能抹殺他過去殺丁原留下的惡名。古代非常重視君臣、父子等關係,非常推崇“忠心”的人,即使他忠心的物件是個壞人。比如要為家主報仇的豫讓。
丁原,既是呂布的君,也是呂布的父,呂布在殺害丁原那一刻起,這一輩子就不要想有什麼美名了。
第二、跟丁原不同的是,董卓是壞人。這是對國家對人民而言。而對於呂布,董卓跟丁原是一樣的,既是呂布的君,也是呂布的父。所以,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可以殺董卓,偏偏呂布就不可以。他的行為,在當時屬於戮君弒父。殺董卓,只能給他帶來惡名。
這樣一個從來沒有美名,行事只留惡名的人,無論他去哪裡歸隱都不會留下美名。
如果他殺完董卓之後,大聲懺悔自己因為愛國而不得不背叛的行為然後自殺,或許歷史還會給他一點點“美”的評價。
回覆列表
呂布即使誅殺董卓後歸隱山林,也不會留下什麼美名。原因有二,首先,呂布重利輕義,殺害義父。呂布本為幷州刺史丁原義子,隨丁原討伐董卓,後受到董卓謀士李儒引誘,許以高官厚祿,呂布殺了丁原,投靠董卓,拜為義父,從此為虎作倀。僅此一條,就足夠他留下千古罵名了。
其二,呂布殺董卓,也並不是出於為國除害的公心,而是他自己與董卓寵妾相好,被董卓發現,害怕被董卓殺害,才與王允合作除掉董卓的。因此,即使他隨後歸隱山林,也不會留下什麼美名的,充其量不會被罵得那麼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