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點半歷史

    對馬海戰 俄國戰艦被擊沉21艘,被俘9艘,損失艦艇共27萬噸,陣亡4830人,被俘5917人;日軍僅損失3艘魚雷艇,不到300噸,亡117人,傷587人。

  • 2 # 人文茶客

    我覺得世界歷史上,力量對比最懸殊的戰爭,莫過於西班牙殖民者對美洲印加帝國的征服了。

    從1531年,佛朗西斯科.皮薩羅率領包括他自己在內共169人的小隊登陸美洲,到1572年,印加帝國徹底消亡,能叫的出名稱的戰役不過也就四場,豪哈、比爾卡蘇阿曼、比爾卡康加和庫斯科,參加這些戰役的西班牙人分別只有讓人瞠目結舌的80人、30人、110人和40人,而每次戰役擊敗的印加軍隊往往數以萬計。

    而西班牙裝備的是火繩槍,裝填速度緩慢,每分鐘能有一發的射速就算非常熟練了,而且沾水受潮就徹底啞火,就算這種槍支,皮薩羅也僅僅帶了幾十只。

    因為美洲沒有馬,所以印加土人初期時,將騎著高頭大馬的西班牙人當做了天神而膜拜的話,但後來皮薩羅殺死了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據說誘捕阿塔瓦爾帕的時候,面對上萬土著和印加士兵,皮薩羅的手下有人嚇尿了褲子),印加人已經奮起反抗了,這時候已經不存在因為敬畏而不敢反抗一說了,只是因為印加帝國原始落後的文化及生產力,無法對西班牙人進行有效的攻擊而已。

    不管怎麼說,一隻幾百人的小部隊(甚至稱不上部隊,稱之為亡命徒,烏合之眾更合適),消亡了一個擁有五百萬人口的國家,怎麼說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 3 # 區域拒止

    筆者看來戰爭之中雙方的力量對比,不僅僅要看人數,更要看裝備;不僅僅要看裝備,更要看交戰雙方的作戰精神。而在實際上,人類歷史上力量最懸殊的戰爭,莫過於華人民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雙方的力量懸殊差距是全方位的)

    首先看單純的作戰兵力上,據1937年統計,中國陸軍現役步兵師為182個師,總兵力170萬人。而中國預備役部隊則為150萬人。日本方面主力為17個常備師團,總兵力38萬人,與中國軍隊相比似乎非常渺小。但得益於日本先進的現代動員體系,在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迅速擴編將近450萬人!

    (日本的強大動員能力及兵力投放能力,使得中國的人數優勢迅速消弭)

    同時更要命的是日軍的兵力投放能力。根據西方學者統計,自抗戰爆發伊始,華北戰場上,日軍可自北韓每星期運送三個師團;華東戰場開戰的十天內,就有三個師團從本土直接抵達了淞滬地區;而華南沿海地區,日軍第一梯隊的投送,也只需要三個星期。

    再來看裝備方面,這裡就不談那令人絕望的工業產能對比,開戰前海陸空軍技術裝備對比了。就拿單兵裝備為例,即使是當時中國軍隊條件最好的中央軍,實彈訓練中其每人子彈數也僅為15發。而到了實戰也只配發20發子彈,反觀日軍平均150發步槍,300發機槍的每月訓練射擊彈數,真的令人汗顏。

    (民族永遠的傷痛)

    最後看人的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這方面的對比也是巨大的,一個農業國和一個工業國,其人口的素質差距不必說。但希望猶在這就是民族精神,抗戰的進行使華人民的民族意識逐步覺醒,而正是這種意識,最終使華人民戰勝重重艱險,獲得了抗戰的最終勝利。

    (對於一個現代民族而言,民族意識的覺醒是其生存乃至發展的基礎)

  • 4 # 大將軍威武K

    第一、14年中日戰爭

    主要戰爭方的中國和日本

    以1937年為例,先說日本。

    首先是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建立一整套完備的現代化軍事指揮系統,軍事指揮統一而高效,組建了一支對內絕對服從效忠並以“武士道”為精神支柱的強大軍隊。

    1937年,日本經過總動員,總兵力達到450萬人,其中作戰部隊200萬人。依靠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年產作戰飛機1500架、大口徑火炮750門、坦克330輛、汽車9500輛。其海軍實力位列世界第三,擁有包括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在內的各型艦艇約115.3萬噸。

    再說中國

    首先,由於長期的國內戰爭,中國軍隊雖然名義上隸屬於國民政府,但在組織領導和軍事指揮上並不統一。編制雖有49個軍、182個步兵師約170萬人,但是歸屬國民政府軍委會直接指揮的中央軍僅有70個師,其中的40個師在中德合作期間接受德式裝備和訓練,整體戰鬥力較高。剩下112個師歸屬地方軍閥,無論是招募、編制、軍需、武器裝備均各不相同,戰鬥力可想而知。

    其次,中國根本沒有自成體系的國防工業,屈指可數的幾家兵工廠也分散各省,武器產量、質量、品種均遠不及日本。以1937年為例,月產步槍1.3萬支、迫擊炮1800門、衝鋒槍360支、重機槍33挺、輕機槍300挺、75毫米山炮8門、步機槍子彈500萬發。等到上海、南京失守後,武器產量縮減一半。1938年武漢失守後,中國所有的物產精華區基本上全都落入日軍之手,整個國家的生產能力也急劇萎縮,特別是沿海城市的全部淪陷,導致國民政府財政收入損失一半以上,所有武器彈藥、燃料完全依賴進口。因此,世界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在戰爭中最多還能支撐半年!

    第二、抗美援朝戰爭

    主要戰爭方的中國和美國。

    先說美國。

    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洗禮卻是唯一個沒有讓戰火波及本土的美國,在戰爭結束後擁有著遙遙領先世界的經濟能力和科技能力。其工業總產值佔整個西方世界的一半以上,同時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和水準最高的科技人才團隊。以此為基礎,美國成為世界軍事最強國家。以陸軍為例,美軍一個步兵師編制1.5—1.9萬人,裝備坦克140餘輛、70毫米口徑以上火炮330門。在戰爭中還有數以千架次的作戰飛機支援,其陸海空、步炮坦空諸軍兵種集體協同作戰能力十分高超。

    再說中國。

    自20世紀伊始就殺伐不休的戰火在這片古老的過度已經燃燒了半個世紀,薄弱的民族工業遭到徹底破壞,本來就處於半原始狀態的農業也是雪上加霜。1950年全中國的工農業總產值換算成美元還比不上美國總產值的末尾數。裝備多半靠戰場繳獲、魚龍混雜的人民解放軍編制4—5萬人的軍所擁有的火炮僅僅是美軍一個師的一半,海空軍和裝甲兵部隊基本上是空白,就連防空武器也是少的可憐。戰爭中期雖然有大量蘇制飛機、大炮、坦克參戰,但多半隻是起到掩護作用,根本談不上協同作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時代,學寫書法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