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悠遊閭春暉

    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寶座,貌似不能主宰帝國內部大小蕃候貴族領地內的事務,但實質上依然權勢很大。皇帝不但是歐洲基督教世俗世界的權力代言者,更直接掌握著帝國的皇室直屬領地,有評判、裁決帝國貴族們納稅、遺產繼承人及相互爭端的決定權,並常常以此直接干預貴族世家的內部事宜,達到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治氣氛。

    以大名鼎鼎的哈布斯堡家族為例,其本來僅僅是瑞士東部阿爾勒地區一個僅擁有一座城堡的伯爵,就是因為憑藉對霍亨斯陶芬王朝腓特烈二世皇帝的效忠,其家族首領魯道夫伯爵獲得了皇帝大量的賞賜,而聚集起雄厚的實力和相當的威望,在霍亨斯陶芬王朝絕嗣滅亡後,當選為帝國國王,(因為魯道夫一世始終沒有去羅馬加冕,故而準確來說,他還不是正式的帝國皇帝)。

    而就是因為魯道夫一世成為了帝國最高統治者,遼闊、險峻且富庶的奧地利大公國才成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中心領地。奧地利本來是巴伐利亞貴族們為抵禦匈牙利軍隊侵襲,而建立的邊疆軍事區域。在紅鬍子腓特烈一世皇帝時期,為酬謝巴本堡家族對其的支援,遂將奧地利地區從巴伐利亞割裂出來,轉賜給了巴本堡家族,也正是在巴本堡家族一個多世紀以來的經營下,奧地利成為了一個蒸蒸日上的大公國,包括維也納在內的許多富庶城鎮陸續誕生。

    然而,在霍亨斯陶芬王朝絕嗣、帝國皇位空缺期間,巴本堡家族最後一位男性統治者“好鬥者”腓特烈公爵在與匈牙利軍隊的邊境衝突中陣亡,巴本堡家族同樣因缺少男性繼承人而絕嗣。當時對奧地利虎視眈眈的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將之視為併吞奧地利的絕佳機會,他不惜對“好鬥者”腓特烈還健在的姐姐、年齡比自己大不少的瑪格麗特公主求婚,最終以夫婿的身份,成功入主奧地利大公國,但是這個揚言要統治“從波羅的海到地中海”的奧托卡二世,未免驕狂得太早了一些,他自以為已經完全壓制住了奧地利境內的反對勢力,遂急不可耐地將自己那從沒有喜歡過的老婆——瑪格麗特公主遺棄掉,且將之囚禁、虐待、最終毒殺,熟不知,此時他已經在法統上,失去了統治奧地利的理由。

    新當選的國王魯道夫一世敏銳的意識到,這是一個既可以打擊對手,又可以擴充哈布斯堡家族自身實力的好機會,於是他以帝國議會名義,傳喚奧托卡二世到庭自辯,果然,奧托卡二世不出意外地置之不理,這正中魯道夫國王的下懷,他以奧托卡二世描述帝國法律為藉口,召集帝國內眾貴族組成聯軍,並要求匈牙利、波蘭等國予以配合,最終不但打垮了波希米亞人,還在戰場上結果了奧托卡二世的性命,而奧地利則理所當然地被國王宣佈“沒收”為自家領地了。。。。

    可以說,哈布斯堡家族勢力之所以能在中世紀晚期到近代早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其根源主要有三,一是持仗皇權,得以左右帝國政局,最大限度地謀取家族利益;二是富有遠見的家族聯姻,這使得他們兵不血刃地獲得了眾多的領地和軍隊;三則是得到了帝國自由城市裡資產階級的支援,為了反抗貴族領主的盤剝,神聖羅馬帝國內部日趨強大的城市資產階級,往往是利用效忠皇權,以對抗領主,而他們在金錢上的支援,則是哈布斯堡家族得以四面擴張的主要支撐。

  • 2 # 星空下的凱旋歌

    神聖羅馬帝國經歷大概七個階段,最初的階段是查理曼大帝加冕後建立的法蘭克帝國(也稱查理曼帝國),儘管許多人否認法蘭克與神羅的關係,但實際上這兩個國家的關係就和(納粹德國——西,東德國——德意志共和國)的區別一樣,也和古羅馬和東羅馬(拜占庭)一樣,本質都是一個國家,西方否認法蘭克是神聖羅馬帝國,其實是為了否認古羅馬是拜占庭帝國所做的鋪墊,而某些人這樣否認,恐怕是傲慢與偏見

    第二個階段是查理曼死後分裂出的西,中,東法蘭克階段,這是一個混亂而割據的時期,東,西法蘭克瓜分中法蘭克,義大利獨立,洛林地區作為中法北部被西法佔據後又背棄西法投奔東法,在這段時間,法蘭克人面臨東面斯拉夫人和北面諾斯人的外患以及不斷髮酵的內鬥

    第四個階段,是所謂的(義大利政策)即神羅皇帝努力佔領和鎮壓義大利以保持其地位,神聖性和獲取經濟收益和(神聖政策)教廷與皇宮爭奪帝國統治權的時代,儘管有(卡諾莎之辱)但皇帝大體還是在對教皇的鬥爭中取得了優勢,值得一提的是,神聖羅馬帝國是1155年才出現的名號,而在1250年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所在的霍亨施陶芬家族絕嗣前,帝國一直是隻有皇帝家族人才能參選繼承,絕嗣才能進行選舉的世襲選舉制,並且此時帝國是高度獨裁的中央制度,許多人完全忽視掉了這時的神聖羅馬帝國,其也是天主教唯一帝國和最強的國家

    第五個階段,是1250到1274年的(大空位時代)這一時代,不同地區皇帝此起彼伏,中央失去約束力,哪怕是1274年哈布斯堡的魯道夫一世,也只是形式上解決,知道1358年,頒佈(黃金詔書)的查理四世,才解決這一問題,承認選帝候的特權與合理性,推廣選帝候繼承製度,但也導致帝國淪為聯邦(注意是聯邦不是邦聯)

    第六個階段大概是17世紀的三十年戰爭,帝國面臨內憂外患,面對捅刀子的萊茵地區,普魯士和巴伐利亞,帝國皇帝還要同時分別對抗丹麥,瑞典,奧斯曼和法蘭西,儘管哈布斯堡皇帝實力強大,但也在對法國的戰爭中處於劣勢,帝國損失了近一半的人口,便宜卻被其他國家佔盡,(威斯特伐利亞)協議讓帝國逐漸淪為邦聯,許多人印象中的神羅對上這時期才差不多

    第七個階段,邦聯化以後的神羅,依舊有強大的奧地利撐腰,依舊是世界一線的國力,我真不知道許多人黑個什麼勁,至於伏某人(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就是種忽視國家歷史單純和名字較勁的抖機靈行為,有一萬句也懶得罵了,這句話實在是沒營養

    值得一提的是(Continental風雲)那個遊戲,甚至把15世紀的神羅做成破碎的樣子,然而十五世紀神羅還是聯邦狀態,那麼說現在的美國也可以做成破碎的樣子咯?

    一些國家的教科書總是因為各種不可訴說的政治目的而否認神羅的存在和其合理性

    至於為什麼哈布斯堡皇帝想要CROWN,因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性以及鞏固地位的重要作用,並且,哪怕是邦聯狀態,你的封臣也是你的封臣,一些好的封臣還是可以接受你的統治的,後期的神羅皇位,更像英聯邦元首這樣政治性的頭銜,雖然無形但也是非常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松下冰箱不製冷,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