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山如畫無善無惡

    存在主義提出時的思想背景 :19世紀的歐洲哲學的特色是黑格爾的絕對唯心論,以精神作為基礎並偏重“整體”的思想,最後表現為國家的意志。德華人接受黑格爾的思想之後,表現強烈的國家意識,而國家意識最後又演變為種族意識,兩者都是以“群體”取代個性,個人要為實現群體的意志而存在,這樣的話,個人的生命就落空了。

    克爾凱郭爾對當時的這種思想趨勢提出抗議。

    克爾凱郭爾認為“存在先於本質”,也就是存在決定本質。哲學史上克氏被定位為存在主義之父。

    他指出,個人是不可替代的,群眾則不斷在變化中。群眾本身是沒有主體性的,所以群眾不說“我”這個字,只能說“我們大家”,而“我們大家”是誰呢?恐怕是一種莫名其妙的“風雲”,是一種沒有根據的想法,也許是傳統的影響所造成的,使得“我們大家” 是一種很模糊的、沒有固定形象的、不能負責任的力量而已。因此個人如果犧牲的話就非常可惜。

    這種思想支援我們個人能夠在面臨集體的威脅與壓力時,保持個體性。如戰爭是一個集體行為,經濟活動是一個集體行為,今天資訊和傳播媒體那麼發達,也是一種集體行為,傳媒出來了之後,所有的人看到了,看到了就受影響。所以好何保持個體性呢?

    克爾凱郭爾很早就提出這一問題,所以他的思想在20世紀又被重視起來,並發展成有影響力的存在主義。

    後期存在主義的大師有:馬塞爾、海德格爾、加繆等。

    馬塞爾深知,群眾只在表面齊一,內部卻是隔離的,人與人之間如何找到融通的管道呢?首先要以“我是”替代“我有”,否則,我有的越多,可能造成我是的越少,外在的豐盈正好反襯了內在的食乏。其次,要以“我與你”的互相尊重關係替代“我與他”的利用心態, 勿以別人為工具,卻總要以之為目的。人間的痛苦與罪惡,無不源於人我之間的失衡狀態。儒家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是“我與你”關係的具體表現。人生如寄,我們都是過客而非歸人,既然大家都在旅程中,何不互相扶持、彼此體諒?“存在就是存在得更多”,生命的本質在於創造,成為自己即是超越自己,與別人攜手前進,並安頓於 “絕對你”的信仰境界中。

    海德格爾既有形而上學關懷,又有現代人意識。他認為,自我不可能達到圓滿具足的程度,因此必須以真誠之心開放,讓“存在” 藉著自我的抉擇而顯示。

    他認為:“人是否存在,就看他是否願意選擇真誠,把自已開放”。

    日常生活中的閒話、好奇、模稜兩可,都會使人陷溺,淹沒良知的呼聲。唯有面對死亡,個人才會感受“空無”到來的“憂懼”,體驗到生命的基礎難免落空。人的本質即是“掛念”, 而掛念卻是一種不安狀態,自我想要走出自己,又不知何所歸趨。忠於此一掛念,保持警覺與醒悟,似乎就是人生正途,此外別無良策。

    海氏的一生以“等待神的來臨”為其寫照,雖有些消極,卻又真誠無比。

    加繆以生動文筆刻畫現代人的痛苦與煩惱,尤其是荒謬感受。荒謬蛻化為方法,預備了精神展翅高飛的場地。他指出:荒謬本身即蘊含了否定與反叛,否定豈不暗示了肯定?反叛豈不啟發了認同,撥雲見日之後,我的反抗、自由與熱情,泉湧而出,形成源源不絕的生命力。加繆的作品,讓人時常感到奮鬥的意志在躍動,即使人生真如西西弗斯神話所云,必須推石上山,我們也不妨以欣賞之心迎向前去。

    總之,自我是可貴的,其意義在於不斷成長及成熟。自我是動態的與開放的,若不與他人及世界互動,若不在過程中向上提升,又怎能視明其無窮生機?藉由對西方心靈的品味,我們也許無法牢記每一位哲學家的觀念與學說,卻難以忘懷內心的每一次若有所悟。希望你現在可以更有信心,活出自己的人生了。

  • 2 # 使用者10113134897hutu

    我讀了一點《存在與虛無》,由於工作時間及文章中晦澀難懂的語言而沒有讀完。透過所讀的內容看,給我的印象是:事實存在的表象便是本質,它否定在表象後面還存在有“本質”的東西;任何存在都有其合理性。這是研究表象與本質的關係,他沒有否定本質!我理解,表象一詞來源於近代物理學,表象存在於特徵與本徵。說通俗一點,本徵是事物固有不變的;在外界因素影響“表象”出其特殊性(特徵);因而在表象的“背後”只是“虛無”!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

  • 3 # 包包170952078

    注重宇宙出的選擇題目本身,而不是ABCD選項的某一項單選或幾項多選項,怎麼選都對,選擇不選也對,而本真是選擇題目的宇宙,或許所有選項都不是最好的,選做男人,選做女人,選做男女雙性人,選什麼都非全人。

  • 4 # 蘇州弘化社

    海德格爾是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早年間以半部《存在與時間》起家,提出了“此在(dasein)”的哲學概念。

    講到存在主義,就不得不提到虛無主義——世界是無意義的,價值是虛無的。二十世紀前半葉世界性的局勢劇烈動盪,讓人性之惡顯露無疑,人們恐懼、迷惘、瘋狂、焦慮,一切顯得脆弱而無秩序。如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所言“上帝死了”“一切敵人中最強大的敵人——虛無來了”,上帝死了,信仰崩塌了,虛無來了,一切失去了意義。沒有善惡,沒有對錯,沒有正邪。

    存在主義承認世界是無意義的,但存在主義更看重存在本身,即人。世界是無意義的,但人可以賦予其意義,價值崩壞了,但人要“重估一切價值”。這也是海德格爾所謂“此在”的意義。人存在於時間之中,人是除了存在本身之外還能衡量、關切存在的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薩特說“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不過,這種存在主義略顯單薄,虛無主義像一個少年的撒嬌,存在主義像是一場成人禮,但成人禮並不算真正的成人,海德格爾找到了一個出口,一個意義。

    在《林中路》中海德格爾談哲學、真理、藝術、詩,在他的論述中,詩成了一種本質的藝術,成為創造性真理的棲息地,人在這裡“詩意地棲息”。海德格爾因此被稱為一代“詩哲”。“詩”使存在有了一種冷峻而深情審美價值,甚至可以說“此在”在此成為一種“詩人”——如詩一樣存在的人。這是存在賦予本身的意義,使存在“在場”,有人說這是一種“詩意救贖”,但我更覺得這是一種“自立”,如海德格爾所言真理的意義——澄明無蔽。

    存在主義開出了一條路,這條路告訴我們,世界只是“道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國產“雷霆"中程防空導彈擊落美軍無人機後果怎樣?特朗普是否有氣急敗壞報復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