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終南姝影

    都說溝通最重要,其實真正重要的是有效溝通。

    孩子叛逆說明雙方存在意見分歧,而分歧主要是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自我意識覺醒,希望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而父母還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自我需要,還用對待小孩子的方式對待他們,自然產生分歧。解決分歧就要溝通,往往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最後演變為爭吵、對抗甚至衝突就是無效溝通的結果。本來是為了解決問題,結果反而成為了問題。

    帶著解決問題的思路去溝通,而不是為發洩情緒而溝通。

  • 2 # 線上家長會

    1、找到叛逆的原因。

    每個人都有叛逆期,而且沒有什麼事情是突然發生的,一定要找到叛逆的原因,對症下藥,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2、更多的理解

    孩子的情緒變化,有時候就跟我們成人一樣,有壓力的時候,憤怒的時候,只是孩子一般都不懂得剋制,會選擇發洩出來,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更多的理解和支援才行。

    3、平等的溝通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他也需要尊重,做好留有餘地的溝通,心平氣和,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

    4、父母的耐心

    對待孩子,每個父母都需要耐心,這個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有叛逆期,但是每個人叛逆的原因又不盡相同,而最瞭解孩子性格喜好以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肯定是父母,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耐心找原因,找到合適的方法,一步一步慢慢引導,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 3 # 君子蘭8314

    孩子的叛逆期是家長最頭疼的事。他們對好多事情似懂非懂,總認為自己什麼都懂了,不用家長再多囉嗦了。此時需要家長拿出耐心,想盡辦法,正確引導,不是命令他們做什麼,和他探討該怎麼做,向他們傳達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和孩子做知心朋友,陪他一起玩,關心他的心理健康,不能偏激。家長不能浮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孩子做榜樣,和孩子一起度過這個不穩定的叛逆期。

  • 4 # 醉裡看書

    怎麼面對孩子叛逆這事,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叛逆以及為什麼叛逆。

    叛逆是什麼?是對自己現狀不滿,是自己的要求得不到尊重和迴應,由此產生的強烈個人訴求以及不能滿足後的故意反抗,說白了就是不能像小時候一樣撒潑打滾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失落。

    為什麼會叛逆呢?每個人都會成長,會長大,那麼何謂長大?簡單來說,長大就是能做你這個年齡身份應該做的事情,這個應該就是家庭、幼兒園、學校、社會對你的要求。當一個孩子呱呱墜地之時,一家老小皆為之旋轉,沒有人要求他必須什麼時候吃奶,什麼時候上廁所,在哪裡上廁所,他是無拘無束的,想哭哭,想笑笑。而隨之年齡增長,這個孩子就要面臨家庭的教育和要求,比如在哪裡吃飯,哪裡上廁所,哪裡玩玩具,以及怎麼玩?如果他做的不好,那麼可能會得到來自父母長輩的批評指責,這個幼小的心靈現在不能只隨著自己開心了,現在的他要學會適當的滿足他人,以此換來他人對自己的愛護。這個過程孩子的心態開始出現初步差異,由此甚至產生貫穿一生的社會心態的養成。

    之後,進入幼兒園學習,由幼師帶領著成長,則又是一個新的階段。此時不再有人無微不至的關注,面臨的是大事統一化管理,管理就會有制度,有規則。所以從此時開始,經常會出現孩子不願意在學校便便的現象,因為老師不喜歡孩子上課期間進進出出,我不喜歡給孩子擦屁股這種工作。孩子由此而產生對外界的初步認知,知道學校與家裡的不同,知道老師與父母的不同。

    再之後,進入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習,則是孩子透過對各種陌生事情的嘗試來檢測家庭、學校、社會對其的友好度。在這個過程,孩子會對愛情,社會,性等很多事情產生好奇和嘗試。對愛情的好奇產生了早戀問題,如何應對則是每個家長應該深思的,簡單的制止解決不了其內心產生的好奇和衝動;對社會的好奇,可能會導致孩子過早的離開校園,打架鬥毆都是有可能的;對性的好奇,可能會使孩子更早的產生生理衝動,我見過有孩子才上初二就懷孕的;而孩子對這些的嘗試,就是其在檢測社會、學校、家庭對其這些行為的包容度以及應對方法,當然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開始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孩子會透過各種叛逆表現,來檢測各方對其行為包容的底線,然後慢慢明白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我們稱之為長大。

    既然明白了為什麼會叛逆,那麼怎麼應對也就簡單了。首先,這是孩子的試探,那麼就應該讓他明白哪些事能做,這是原則性問題。比如去社會上學古惑仔打架鬥毆這是錯的,那麼就要制止,可是粗暴的禁止事沒有用的;需要的是耐心的溝通,讓其明白這些事的問題在哪。孩子很早就能明白事理,難以溝通的原因其實是家長沒有從絕對權威性走出來,仍然以為他還是那個什麼都不懂得孩子,卻不知,孩子已經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意識,自己對待社會的態度,不論對錯,那都是他自己的,當父母直接否定時,也就是其逆反的開始。

  • 5 # 梁明霞與精神分析

    養育過孩子的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對孩子是又愛又恨。愛的時候,看孩子怎麼看怎麼好。寧可自己受點罪也不讓孩子受罪;孩子不聽話時,想盡一切辦法孩子,還是不行,孩子跟自己較勁,對著幹,打了罵了又心疼。特別對於叛逆期的孩子,顯得無能為力。

    有一句諺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三歲對於一個人的一生影響,三歲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作為家長如何讓陪伴孩子面對和度過第一個叛逆期非常關鍵。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三歲的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發生了什麼變化?

    三歲的孩子的大腦發育完成了近90%,思維方式以具體的形象為主,對圖片動畫場景記憶深刻,語言隨著詞彙量增加,表達能力提高,對外界充滿好奇,經常問是什麼?經常說不!對爸爸媽媽、老師、爺爺奶奶、姐姐哥哥等權威人物認同並效仿,自主能力提高,想擺脫控制,特別是擺脫父母的控制。

    作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第一叛逆期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認識到孩子反抗父母是孩子的正常身心發育,要積極面對,父母要坦然面對自己控制與失控。

    2.孩子在這個時期對權威高度認同和效仿,所以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自己的言談舉止和對孩子的表達要高度一致,為孩子提供榜樣力量。

    3.尊重孩子的需要,孩子獨立和能力不足是這個時期的特點,父母要為孩子創造發展空間,進行鼓勵,保護孩子自我價值感。

    4. 多問問自己,是自己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

    陪伴孩子度過第一個叛逆期,陪伴相當重要,在孩子需要時出現,不需要時靜靜守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爾BCD--602WM冰箱冷藏室沒有冷氣過來,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