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80後愛電影

    據史書記載,玄宗生性風流,在位時雖然嬪妃眾多,但大多數只是博取他一時之歡的玩物,能夠博得他的真情並長久地在他心中佔有位置的女人很少。他只對極少數情投意合的女人保持著一種比較專一和持久的感情。僅以這點就可看出他雖縱慾而不濫情。但作為一代帝王能做到這一點,感情還是比較專一的。

    縱觀玄宗的一生,除了與之患難多年的王皇后外,使他長久忠情的女性僅有武惠妃和楊貴妃。自王皇后愛衰之後,武惠妃一人專寵近二十年。然而史書並未記載武惠妃有多麼美麗,她死時已40多歲,用現在時髦的一句話來說“女人四十豆腐渣”。但玄宗仍傷感不已,長久的鬱鬱寡歡,後宮三千佳麗竟無一人能讓他擺脫心中的寂寞惆悵。在武惠妃死後的第三年,他認識了楊玉環。也許是楊玉環與武惠妃有某些相似之處,讓他一見鍾情。在此後的十幾年,與楊貴妃形影相隨,直至楊貴妃死後,還始終佔據著玄宗生活的全部。可見,玄宗並非只求美色,而是一個非常重情的人。

    二、

    開元二十八年,楊玉環被詔進宮,天寶四年正式冊封為貴妃,從此開始了與玄宗食則同席、寢則同榻的專寵生活。“三千寵愛在一身”就是高度概括。有人說玄宗之所以愛楊貴妃,那是因貴妃的貌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說玄宗看重的是色、是欲,對他們剛開始認識的那一段生活可以這樣認為。事實上,在楊貴妃與玄宗一同生活的十五年間(開元二十八年至天寶十四年),玄宗雖偶有拈花惹草,但對楊貴妃一直是比較專一的,可以說將其全部的感情、愛心都寄託在楊貴妃身上。如果僅從其美貌並不能說明問題,楊貴妃雖姿色出眾,但後宮中的絕色佳人並非沒有,何況玄宗已年過花甲,情慾的追求已非昔日可比,他之所以對楊貴妃如此醉心,應該說,主要的原因是兩人在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

    《新唐書》記載楊貴妃“善歌舞,通曉音律,且智算警穎”。這正是頗有音樂造詣的玄宗所求的知音,據說玄宗非常喜歡《霓裳羽衣曲》,貴妃對此曲似乎心有靈犀,表演的非常出色。每當貴妃舞起《霓裳羽衣曲》,玄宗就興致勃勃地擊鼓伴奏,兩人配合的非常默契。兩人還親自教梨園弟子演奏此曲。可以說是音樂這根紅線將兩個有著共同興趣和愛好的人牢牢的拴在一起,才使兩人有了堅實的愛情基礎。

    三、

    據史書記載,楊貴妃曾兩次被遣回孃家。第一次是天寶5年,即楊貴妃被冊封的第二年,貴妃因嫉妒觸怒了玄宗,被遣回孃家。貴妃被趕出宮後,玄宗忽然感到人去樓空,有一種不可名狀的孤獨感和空虛感。玄宗茶飯不思,還動不

  • 2 # 嗔痴歷史觀

    不得不說,唐玄宗在對待女人方面,確實是相當了不得,尤其對於楊玉環言聽計從,寵愛有加,怎麼能不算是楊玉環知音呢?

    一、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楊玉環這個豐滿的貴妃喜歡吃荔枝,如今的妃子笑荔枝就是由她得名,由於唐朝還沒有冰箱,荔枝又屬於及其容易變質的水果。

    為了能夠吃上新鮮荔枝,唐玄宗不惜代價派人從長安騎馬快馬加鞭趕到嶺南去運荔枝回宮中給楊貴妃吃。

    楊貴妃看到心愛的荔枝,不覺笑口常開,唐玄宗看著貴妃如此開心,完全忘記不辭勞苦的取荔枝將士。

    可以試想一下,不管哪個朝代,一個男人能夠對一個女人如此寵溺,關懷備至,有哪個女人受得了,又有誰還不認為他是自己的知音呢?

    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自從楊貴妃進宮,唐玄宗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對後宮三千佳麗都失去興趣。這一寵愛就是十一年,別說是皇帝,哪怕對於一個普通人,能夠做到十一年愛一個人,都已經了不起。

    然而唐玄宗不僅愛楊貴妃,還對她家人都格外照顧。比如我們熟知的宰相楊國忠,就是楊玉環的表哥,也是託楊貴妃的福分,才平步青雲,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本來對於一國之君,任用賢才才是治國之本,可是唐玄宗為了討好楊貴妃,哪管那麼多。幸虧楊貴妃沒有武則天的權利慾望,要不然估計又是一個女皇。

    一個男人為你能夠毫無原則地做耙耳朵,試問哪個女人不喜歡這樣的男人,故而楊玉環當然覺得唐玄宗是知音。

    此外,楊玉環喜歡跳舞,唐玄宗喜歡看舞,這也算是伯樂與知音吧!

    結語

    唐明皇為了楊貴妃,也算付出巨大代價,有這樣一個皇帝愛自己,對於楊貴妃而言,確實是一種福分!

  • 3 # 沂溪風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明皇李隆基為博紅顏一笑,十里一置,百里一堠,無數快馬晝夜兼程,如接力般把荔枝從嶺南產地飛馳直運至京都長安。此舉,不知累死了多少駿馬?這足可見傾國傾城的楊貴妃,令唐明皇沉迷到何等地步。

    當然,風流如唐明皇,能對楊貴妃十多年痴心不悔,不僅僅是靠著美貌就可以的,他們自然還有心意相通的其他之處。

    首先,他們都愛音律。

    很多影視作品中,唐明皇是看了楊玉環的舞,聽了她奏的曲,才喜歡上她的,而唐明皇也自詡音樂發燒友,他不僅喜歡歌舞還親自參與譜曲,這就讓兩人在情愛之外有了更多交叉點。

    楊玉環不光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還精通歌舞,傳說唐明皇譜下了《霓裳羽衣舞》,她立馬就配出了舞蹈動作,而且她跳得最好的就是這支舞。有了皇帝和貴妃的倡導與參與,唐朝的歌舞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其次,他們都崇尚道教。

    唐明皇為了得到楊玉環,先讓其入道作“太真”,不管她是不是樂意的,至少,她很喜歡穿道服。

    而對唐明皇來說呢,離開道教,他無法改變媳婦的身份,得到楊玉環後,他便大力推廣道教,他命各州置玄元皇帝廟,崇玄學,習老子、莊子、列子,還首開了“道科”考試。可以說,道教是他獲得個人幸福,也是他平息朝廷矛盾、鞏固統治的手段。

    最後,他們性格合拍。

    或許,性格合拍不足以作為知音的條件,但又有多少人,是因為性格不合分道揚鑣呢?性格相近,至少三觀相近,這,實在也是知心的一方面。

    唐明皇豪爽、幽默、樂觀,而楊貴妃直爽、開朗、大膽,性格上班相類,也使他們的心靠得更近。

    帝王之家,若沒有這些互相欣賞的地方,大概,恩義也不會那麼久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晉書王渾傳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