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虎他爹
-
2 # 芙蓉閣
社會在/再變,人性若變,還能稱人嗎?廿一世紀,什麼價值最高?答:人才。可見人匹配才!人與才匹配。人是自然性與社會性集合。如:專家,當下分兩種公認專家,還有土專家;都是當值領域的絕才、天才、專才、通才;若以金錢衡量,都是半斤八兩。土專家多樸素,公認專家則多彩。他大舅、二舅、三舅、、、都是他舅。可見都是才,隨著政治改革深入,色彩之別已漸趨弱勢。所謂改革僅為適應大趨勢!人民是元動力,人民的當令是生活;生活在網路下,生活方式也應改革!這和人的自然、社會性如何扯!不妨來扯扯,再扯到問題上!舉個例子,錐子臉的現象,源於歐洲中世紀美人圖的流行。網路上可自行腦補,在中國或為非主流。近親繁衍,於人合情、理,但不合法。情、理、法,於華人當令可視為大禮。是儒學當值社會的首位擎天柱!如磕拜大禮,是種身體形式,有幾大好處。外在的不必贅述,可自行腦補。講內在的:第一,從仿生學上講,是獅、虎、豹的休息態勢。第二,近地面時,重心更穩妥。三,於人來講是舒胸、展抻腰肢,迴歸胎兒時頭下臀上態。四,血液迴流心臟更易,讓心肌舒緩。第五,更深次的可多想做,達到理論實踐匹配。一個簡單磕頭禮帶來的啟發。無不見自然、社會性。人之所以為人,源本於類,可見是社會性成全的。再舉一例,軍犬享受烈士待遇;這也是禮成全的,犬在生死忠於支使它的主或人或物直到死亡,若亡於戰場即享烈士禮遇;可見這也是社會性!最直觀的西方拜金主義、個人主義,都有主義也在社會性內`拜也是一種禮。值此,但願有拋磚引玉之功!再舉一個例子,看社會性下匹配自然性,禮的豐功偉跡;螞蟻:一窩螞蟻,都是一個蟻后所產/生,每種/個分工簡潔、明快!有種設想,地球物種滅亡排位,螞蟻排在人後面一百多位。作為人,可思索一下"為什麼″,和禮是否關聯?再如,禮是種文化,應該沒人抬槓。那就好說了!舉例吧!如德雲社相聲,簡說絕、天、專、通、人才!相聲可聲相看。我是我的專家,我說我話我人才!我說我話,你聽我聽,你我心通,我是我通才。這歸為由內而外。我說我聽,自我禮!我說你聽,你聽我說,你我互禮。不為過吧!那專、天、絕如何扯禮呢?若論說話,德雲社專業,人家有專長!用德雲班主的話,你會說話,我會說話。為什麼,你花錢聽我說話?那是高科技,你花錢給我,我買糧買油養家餬口!那就一鞭子甩到底!德雲班主郭,八歲學相聲,起起落落,德雲已紅火廿多年,在坊間那就是天賦異稟,在那一畝三分地有能概的嗎?可討論。老郭強調過,師帶徒中有口傳心授,心授是什麼?心授者的授無法進行,受者突破不了蓋不了心授者,那麼心授者便是絕才!德雲之禮,不心贅言,師父二字可概一下,僅一下。關於絕才!最直觀,如老子,為人本身,其生、死都是謎!其心呢?其留後遺物,其言於伊喜,喜書經?至今是個謎!其(借用)智慧經歷時空檢驗,如時空般的迷!他老人家打包送禮:慈、儉、不為先!絕啦!變是正常,不再乎僅為態度,實屬正常!不必焦慮,人還是有其本性的!元芳,……,好吧!
回覆列表
首先,個人的感受是,現代人對禮義廉恥更加在乎了
因為教育程度提高了,加上生活壓力沒那麼大了。所以不少現代人注意迴避直接的利益紛爭,相對在乎吃相,至少在上世紀70年代,人們做不到這個水準。
再早一點什麼樣,我沒有親歷過,只是聽我父母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與人關係非常核心,但我總懷疑那是真的。我親歷了上世紀70年代,當時社會很混亂,即使在北京,學校門口天天蹲著一幫小流氓,每天上學沒安全感。
1976年,我和父親回老家湖北,大吃一驚,所有公交車均沒玻璃,排隊等公交的隊伍至少上百人,擠不上去的人就用胳膊掛在窗外,有時會掛上10幾個人,蔚為壯觀。
在那時,公共場所吐痰、吸菸、大聲喧譁、亂扔垃圾,幾乎人人如此,包括我父母。當然,他們覺得自己很重感情,是講禮義廉恥的,但我個人覺得,他們只是對自己周邊的人尚可,對陌生人就不同,非常冷漠,而且排外,他們並不是公平的人。
我上大學後,和父母衝突多了起來,他們覺得我傻大方,做人太沒心眼,不防別人,不會過日子,等等。直到今天,我覺得我依然無法說服他們,當然,他們也無法說服我。
整體上說,我和父輩生活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中,我適應的是我所在時代的禮義廉恥,他們適應他們時代的禮義廉恥,彼此有不可通約處,最好不要囿於自己的見解來要求別人,要多看到別人身上的道德努力,多檢討自己的不足。
總之,我做不到我父輩那樣,為一兩元錢而跟別人翻臉,不顧面子地對罵一下午之類,我也不喜歡背後說別人壞話,特別是很少想別人怎麼對不起我。
其次,禮義廉恥有不適應現代化的一面
現代社會是生人社會,與熟人社會不太一樣。
熟人社會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彼此之間是什麼人,很容易得到驗證。生人社會則不同,彼此多是單次博弈,很難根據一件事來判斷一個人如何。
我自己也經常會因一時衝動辦錯事,想去挽回,連人都再見不到,也就沒法挽回了。也許那會給他心理留下持久的壞印象,但那一件事,無法代表我真實的情況。
禮義廉恥在今天確實面臨著無法驗證的問題,畢竟它可以作偽,可以表演,可能產生誤會,我們的社會無法再以它為核心法則,畢竟它太模糊了,不同人理解又不一樣,不如法律更清晰、更可操作。
其三,禮義廉恥並不過時
在今天,禮義廉恥不能作為社會運轉的法則,換言之,我們不應以禮義廉恥的標準去要求別人,更重要的是從法律來要求別人。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在今天禮義廉恥已無價值,個人認為,它還是有價值的,因為我們可以用它來要求自己,從而豐富自己的靈魂,使自己的人格更趨完美。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不僅需要在社會中生存,也許在自我內部生存,一個人如果堅信自己是符合道義原則的,他就會有更多的入世動力,行為上也會更社會化一些。
此外,禮義廉恥還為我們提供道德想象力,從而修正法律的缺失,當然,這不是說要用它凌駕在法律之上,而是以它為監督、約束、修正法律的一個視角。有道德想象力的社會,文學藝術才能發達,法律才能不斷完善,社會風俗才能不斷最佳化。
當然,我依然要說,禮義廉恥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不同人的理解也不一樣,所以我們千萬不能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在用利益廉恥進行批判時,也要堅持對事不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