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小晨晨情花

    劉備在臨死前的託孤之舉,雖然同時也託了李嚴等人,但主要是託給了諸葛亮的。"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這是劉備最後對劉禪釋出的詔命,所以,諸葛亮成為了劉禪的"相父″。不但如此,劉備還對諸葛亮說了,"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樣的談話雖然是絕對機密,不過至少劉禪還是會知道的。這樣的結果,是讓諸葛亮的地位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諸葛亮的《出師表》儘管寫得很哀婉懇切,但以長輩和長官的身份教訓後輩和下屬的態度還是很明顯的。諸葛亮之所以寫這份表,其目的有二 :

    一是向中外表明自己絕不會有篡逆之心,將誓死效忠劉氏的決心,以釋天下人之猜疑。俗話說得好: "口說無憑,立字為據",這份表主要的意義就在此;

  • 2 # 雲上9188922401293

    《出師表》當然重要。

    《出師表》寫於蜀漢建興五年(227)諸葛亮第一次出師伐魏之前。其時蜀漢已從亭(今湖北宜都)戰役的慘敗中初步恢復過來,既與吳國通好,又穩定了自己的戰略後方,伐魏時機臻於成熟。在這篇表文中,諸葛亮勸說後主劉禪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繼承先帝劉備的遺志;也陳述了自己對先帝的“感激”之情和“興復漢室”的決心。

    該文著眼於“出師”這兩個字。具體地說,一是諸葛亮對出師後國內政事的作了具體的安排。諸葛亮跟後主劉禪之間既是君臣關係,又是輔政者與被輔政者的關係(劉備臨終託孤)。諸葛亮這次出師時,劉禪只有20歲,昏庸無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師後國內政局不穩,前方必然會受到重大影響。因此,出師後的國內政局就成了輔政者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有正確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為此,諸葛亮在這篇表文裡一面勸勉劉禪開張聖聽,嚴明賞罰,一面又向他舉薦人才來管理“宮中”“營中”之事,並殷切地闡明親賢遠佞的道理。這個問題解決得好,國內政局穩定,有了“平明之理”,諸葛亮才能無後顧之憂,可以專力伐魏,可見講治國大計和政事安排正是為了出師。二是要看諸葛亮怎樣說明出師的理由。北伐的決策,實際上是諸葛亮的決策。當時在蜀國內部也有不同意見,有些人持靜觀態度,“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反對立即出兵。在這篇表文裡,沒有重提這種爭論,只是對出師原因做了適當的說明。這種說明沒有反覆陳說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為此,他歷敘自己的身世,從“躬耕”說到“許先帝以驅馳”,又從劉備的“寄大事”說到這次北伐的決心,其間五次提到“先帝”,極力表達自己的“感激”和“憂嘆”之情。這種方式既能打動君主,又有利於說服持不同意見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封建社會的朝代更迭是經濟危機引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