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14586111456

    第一,為人善良真誠對人。第二,積極向上樂觀派。第三,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第四,有孝心有愛心。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師,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到三從四德,孝敬老人。給孩做好的方面讓孩子看,孩子也會學著做的

  • 2 # 我家住在釣魚島上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應樹立“導師、榜樣、參謀、朋友”的形象,則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是孩子的導師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導師。孩子從哇哇落地來到這個世界開始,父母從孩子的呀呀學語,教他說第一句話,叫他做第一個動作,讓他懂得第一個道理,教孩子什麼是美,什麼醜,什麼樣的行為是文明禮貌的,什麼樣的行為是粗野魯莽的......如此等等,都是父母在孩子嬰幼兒時期所擔任的導師角色形象。孩子上了小學以後,父母又如何去當導師呢?我認為除了教會孩子怎樣學習、怎樣生活、怎樣活動、怎樣交友外,主要應指導孩子去開始瞭解社會和作好準備去迎接21世紀的挑戰。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的一大缺陷就是遠離社會,害怕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許多做父母的對孩子說:“放學後趕快回家,不要和社會上的人來往”。有的父母乾脆來一個包接包送,這就使孩子脫離了社會,使孩子不瞭解社會,缺乏社會知識。有的甚至犯有“社會無知症”、“社會幼雅症”或“社會恐懼症”。孩子不能在溫室中長大,而要經得起社會的風吹雨打,這就必須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瞭解社會,讓他在社會中識別是非好歹,使孩子更好地成熟起來。改革開放的時代呼喚著孩子更多地參加社會實踐,父母要指導孩子如何去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幫助孩子從小適應市場經濟對人的要求,立足於社會,在激烈的競爭社會中打好基礎,為將來成才做好準備。在世紀交替、歷史變革的時代,做父母的要考慮如何指導孩子在21世紀生存立足展示自己的才能,去迎接多方位的挑戰,從而擔負起時代的重任。大家知道,21世紀將是繁榮發展、多元複雜、競爭激烈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裡,對人的素質要求將更高,將是新思想、新思維、高科技、高品德、最開放的全面發展的新人。在21世紀裡那種只知受愛不知愛人,只能成功經不起挫折,只講享受不知奉獻的“無感情、無能力、無事業心、無進取”的人將會被淘汰。這點必須引起父母們的高度重視。現代的家庭教育要求家長必須站在21世紀的高度,來指導孩子怎樣做人,只有強者才能適應未來。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榜樣是一種示範教育。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榜樣形象是很重要的。這是家裡最有權威的教育手段,它比教訓孩子更有力得多。當你同孩子上街時,孩子隨手將紙扔在地上。此刻作父母親的沒言語,而是把自己手中的紙送進了果皮箱,孩子見了,忙拾起他扔的那疊紙,也投入了果皮箱。諸如此類的無聲身教似乎比言教更能生效。孩子的行為舉止大多是模仿而來的,是染於青則青,染於黃則黃。為此,父母要特別注意檢點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尊敬老師和關心他人。如果父母很任性,那麼教育孩子剋制感情便是白費力量的;如果父母的行為邪惡,舉止無禮,孩子的行為也會邪惡,舉止無禮。所以,父母應該時時留心、嚴格要求自己,不可讓孩子受到不良的榜樣影響。父母的榜樣行為會對孩子產生終生的影響,父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要以自身的優良品質去陶冶和薰陶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參謀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導師、榜樣、還應該是孩子的參謀。特別是孩子在社會生活中遇到了麻煩、不解和病苦時,父母要當好孩子的參謀,要替孩子出好主意、好辦法。就拿小學生打架一事來說,許多父母都是教育自己的孩子“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孩子當然是服從的,但在年幼孩子的心目中往往認為,不論出於什麼原因,戰而能勝者就是好樣的,就能受到小同學的尊敬;相反,不管你怎樣擁有真理,只要被人擊敗了就是恥辱,有時孩子在外面打架吃了敗仗,雖然孩子在心理上用“文明有教養”戰勝了對手的野蠻,但在感情上,特別是在自己心上感到窩囊透頂,想到被人打了,吃了敗仗,還要五條件接受父母的訓導,更感到噴噴不平,於是孩子開始不聽從“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教導了。這時,父母就要當好參謀:(1)、讓孩子懂得打架的是非和道理。要告訴孩子:不論出於什麼原因,與人打架都是不好的,不是別人把你打傷,就是你把別人打傷,這是大前提。但孩子們在一起生活很難不與人發生衝突,特別是男孩子之間打架的事是常會發生的。(2)、當與別人發生矛盾時,首先是自己不要挑起“戰爭”,而要用說理的方式避免“戰爭”,不要三句話不和就打架,這是很不文明的。(3)如果對方不聽勸阻,蠻不講理,步步進逼,非打不可,特別是當自己可能受到人身傷害時,那就不應當一味忍讓,甘受欺凌,而是要勇敢反抗,奮起自衛。這種自衛反擊行為是會得到同學們的同情支援和家長的諒解的,而且對挑起事端的人也是一種教育,使他懂得別人是不可以任意欺負的。當然這裡所講的,只是指孩子們之間由於小是小非問題引起的矛盾和衝突,反擊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制止對方的野蠻行為,而不是要爭高低、比輸贏、而不是要傷害別人。因此,這種反擊要切記掌握一定的限度和分寸,不能得理不讓人;否則打傷了別人,自己有理將會變成無理,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還會給家長帶來麻煩。這同為了國家和社會的利益而同那些歹徒等不法分子進行搏鬥的行為性質上是根本不同的。(4)、父母是孩子的朋友 父母是孩子的朋友,可以使家庭氣氛和諧、幸福,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也可以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心心相印,情感一致,行動上配合默契,達到心理相容,這有助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做孩子的朋友,要求父母真正瞭解子女的內心世界,瞭解孩子的精神生活並指導孩子走向人生的旅途。那末,怎樣跟孩子叫朋友呢?(1)、父母要理解孩子,寬容和容忍孩子的無意過失。寬容是對孩子的過失能諒解,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感化,是用溫暖的父母之情去撫慰孩子那痛苦、煩惱、歉疚的心,是以寬容大量去提高孩子改過的勇氣。用寬容對待孩子的過失,會使孩子更信任父母,做父母的朋友。(2)、不擺父母長輩的架子,辦錯事要主動向孩子承認。(3)、經常與孩子進行雙向交流,達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這是與孩子交友的著眼點。(4)、還要做到“五要”,即要全面關心孩子,要傾聽孩子的訴說,要儘可能多和孩子一起活動,要讓孩子參與家庭的管理,要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敬愛自己的父母,樂意接受父母的教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共九層,買房買在三樓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