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香如

    幾乎所有的中醫師都會在夏季溫馨告誡你:不要吹空調,喝冷飲,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冬天氣血閉藏,儲藏營養,為明年的生髮做好準備。冬天不很好地儲藏陰精,春天的時候容易得熱性疾病。

    冬天冷的時候毛孔處於閉塞狀態,有助於氣血內收,夏天熱的時候毛孔開放,有助於氣血往外走,這時候如果經常開空調,代謝不暢,就會得各種病!

    作為一名中醫愛好者,我是這麼看待現代人夏天愛吹空調這事的。

    我們人類跟秋天落葉是一樣的理。春天的時候氣血由內向外走,到夏天氣血都已經到外面了,外面的氣血越來越旺盛,而裡面的陽氣就相對不足了。

    就生命的四季節律而言,人與樹並無二致。在夏天,人的訴求是高溫和熱烈,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環境裡,身體和思想才能趨於妍麗、孕育成果,成為生命“”本來就很美”的樣子。

    《黃帝內經》對於夏季生活有一段指導性文字,很多人都不陌生。其中談到了三個“使”,也就是夏季裡要完成的三件事:使情志舒緩無怒氣,使花朵綻放、花蕊受孕,使愛意投放外部的人和物:

    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

    夏天裡陽氣本來在往外走,正在準備關愛他人、聯接世界時,卻被一杯冷飲,一屋空調收了回來,使寒氣入內,寒氣凝滯,導致經絡堵塞,氣血逆行,百病叢生!

    譬如關節炎、風寒感冒、風寒咳嗽、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疾病、痛經、腹瀉、肌肉痠痛、頭昏腦脹等都是由於長時間吹空調引起的!

    中醫說,春夏養陽。夏季,人的陽氣跑到體表,體內則寒,你再吹空調那就是寒上加寒!

    還有一點,中醫認為,汗液在降低體溫的同時,能夠排除部分代謝廢物,清除體內垃圾。如夏天很少出汗,每天躲在空調間裡,氣血沒有“長開”,人體對風寒的抵抗力就會減弱,到了秋冬季更易受到邪氣侵襲,容易感冒、咳嗽不止。

    三伏天是指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眾所周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所以大家都喜歡呆在空調間儘量不出門,豈不知這樣也會危害身體健康。老年人常說,“夏天不出汗,病來急白頭”,夏天就需要多多出汗。

    所以奉勸空調病患者們,多多出去外面走動,儘量少吹空調,少喝冷飲,這樣才能安然度夏!

  • 2 # 青色生香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話說這三伏天真是難熬呀。不知道別的地方怎麼樣,反正在山東生活這麼多年,每到伏天就哪裡也不想去。坐著都渾身冒汗,更別說幹活了。別說人了,連動物都熱趴下了,所以古人起這個“伏”字,簡直是太對了。

    但我不知道“夏練三伏”由何而來?是否真的存在?或者只是古人對意志力訓練的一種美好想象?或者是現在人們對抗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弱了?三伏天,我只想靜靜的待著,淌汗。

    我特別喜歡這種大汗淋漓的感覺,任毛孔張開順暢排水。蓋以為打通了任督二脈才會如此。而不是貪圖一時舒適,去空調房待著。你見過夏天雨後潮溼的山上,從石頭縫裡都會滲出或大或小的山泉水嗎?跟人體伏天排汗有異曲同工之處。

    再說一年中也就這麼一回,好好珍惜這淌汗的感覺吧,也算是順應自然,順應天意,“損失”點汗水又如何?

  • 3 # 茶的故事

    不可否認,空調給我們帶來了更優質的生活環境,但同時也改變了人體順應四季氣候變化的養生習慣。

    冬天的冷,人體可以透過鍛鍊身體、食補等方式藏陽補陰,調劑人體機能,提高免疫力,順時養生。

    夏天的熱,本應出汗運動順時調整身體機能,但卻因為貪戀空調的涼爽改變了這一規律,結果很多本不應該出現在夏天的疾病也出現了。

    夏天出汗,反而成了一種奢侈的習慣,人們喜歡去健身房裡鍛鍊。其實偶爾關掉空調,開啟窗戶通通風,做一些沒有那麼激烈的運動,出一身汗,身體反而更會舒暢。

  • 4 # 微客阿樸

    首先必須說明,長時間吹空調,容易造成對空調過度依賴的“空調病”。醫學實驗證明,開空調的密閉環境,會給有害細菌提供滋生和繁殖空間,大腸桿菌、紅梅色素、白喉菌等有害細菌含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易引發各類感染,患有空調病的人群可能會導致呼吸、消化、運動、神經、內分泌等系統病變,出現頭暈、頭痛、食慾不振、上呼吸道感染、關節痠痛等症狀。

    現代人對空調的過度依賴,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像中國“十大火爐”之首的重慶,高於35度的日數超過31天,一個多月的時間都要在烈日烘烤下度過;今年除了個別北方城市,高溫紅色警報響徹中國大部分城市,這種天氣,沒有空調肯定是不好過;但我們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讓高溫天氣成為我們肆無忌憚使用空調的理由,這種“沒空調過不了日子”的想法,是一種不利於健康的心理因素。

    前些日子,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赴日本演講,在說明“人類對生存環境要求越來越苛刻”這個問題時提到:“在人類沒有發明空調之前,熱死的人並不比現在多”,文學家的說法可能缺乏科學資料的佐證,但他表達出這種希望人們更加能吃苦忍耐的思想,值得我們每個人借鑑,這方面,我們確確實實有很多東西需要向老祖宗學習。

    古人講:“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前人在長期身體鍛鍊過程中總結的規律,“三九”和“三伏”時間長短不一樣,“三九”是指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約在1月中下旬;“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前後一個月,大約在每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我們講“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主要表達的是不管天氣再冷或是再熱,都要堅持鍛鍊,這樣才能使身體獲得“順乎四時、適應寒暑”的能力。科學實驗表明,熱環境下鍛鍊,能使人的皮下毛細血管迅速擴張,體腺開放加速,散熱能力得到提高,使肌體獲得更強的調節體溫能力。

    最近幾天,正是今年最熱的伏天,為了大家的健康,也給網友幾點建議:1、悶熱天氣容易讓人出現睡眠不好、血壓升高等症狀,應當儘量避免熬夜,充足睡眠。2、熱天人們喜歡喝冷飲,小孩子喜歡喝碳酸飲料,這些對食慾都會造成影響,我們要規律飲食,飲食要清補,以健脾利溼為主;3、必要情況下,戶外活動要打傘,多買一點防曬霜,防止出現手足癬等面板疾病。

    最後,雖然“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對人的健康普遍有好處,但也要因人而異,三伏天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這樣的天氣條件,對適應環境能力弱的人群是有一定不利影響的,因此,年老體衰者是不適合在這個時間鍛鍊,希望我們能夠注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倉鼠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