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名盡風華
-
2 # 子由拍案驚奇
北宋時期,前後有9個皇帝,真宗趙恆是北宋第二個皇帝宋太宗趙光義的第三個兒子。
宋真宗公元997年以太子繼位,在其一朝,國力還是相對強盛,對於國家的管理也井井有條。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所謂的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具體當屬在這樣一個範圍之內:
幽州、順州、儒州、檀州,這都在北京範圍之內;
薊州為現在的天津一部地區;
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媯州、武州、蔚州,這7個州都在如今的河北境內;
應州、寰州、朔州、雲州均在如今的山西境內;
所以,這燕雲十六州就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區。
由此可見,燕雲十六州所處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在公元936年的時候,反唐自立,並且向當時中國北方的契丹人請求援助,契丹人答應了石敬瑭的請求,出兵相助石敬瑭,建立了後晉政權。
事後,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兩年後,天福三年,遼國向石敬瑭提出了燕雲十六州的割讓要求,石敬瑭就把燕雲十六州割讓與遼國。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到了宋真宗繼位之時,燕雲十六州已經歸於遼國60年了。
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之後,國策定位於“先南後北”,也就是說,不想先向強大的契丹遼國動干戈。
而到了宋太宗趙光義登基坐殿之後,卻急切的想拿下燕雲十六州之地。
為此,當時的北宋一朝,先後兩次發兵掃北,但是,兩次均以失敗告終。
而在宋真宗繼位之後,契丹遼國更是不消停,屢次犯邊,掠奪人口、搶奪財產物資。
特別是在宋真宗繼位後的第七年,契丹遼國大規模入侵宋境。
真宗趙恆在寇準等臣子的支援下,御駕前出,親征遼國契丹軍。
宋軍一時軍聲大振,對遼前線取得了一定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北宋朝野上下大多主張一鼓作氣,收復燕雲十六州。
而宋真宗趙恆選擇了接受遼國的談判要求,與遼國進行和議,每年給遼國一定的金銀為歲幣,在澶淵與遼國盟約和解。
這個澶淵之盟,給宋朝帶來了120年的和平光景。
那麼,“宋真宗如果不議和,當時是否可以收復燕雲十六州?”
在當時的情況下,北宋與契丹遼國已經進行了25年左右的戰爭,互有勝負,但是,宋朝是敗多勝少。
公元986年,也就是雍熙三年,宋真宗趙恆的父親宋太宗趙光義親率20萬宋軍,兵分四路,史稱為雍熙北伐。
結果,兩軍主力進行決戰,宋軍失敗。
宋太宗先後兩次與契丹遼國決戰,都告失敗。
這也更加使得遼國上下對宋軍極度輕蔑,動輒就入境騷擾搶掠。
對這些情況,真宗趙恆心裡豈能沒數?所以,他就以區區30萬銀的數量,與契丹和議定盟。
況且,即使在澶淵之盟談判之初,契丹人尚且想讓宋朝割讓些土地,北宋方面堅持不允,就以銀兩擔當,土地免談。
如果北宋方面不與遼國議和,試圖收回燕雲十六州,就姑且有這個戰力,契丹遼國會以傾國之力與北宋相爭,那就不是一城一地的問題,而就是兩國之間你死我活的博弈了。
這樣幹,北宋有多大的勝算?宋真宗趙恆心裡清楚,他不可能去以宋朝的國運去孤注一擲,也犯不上這樣做。
-
3 # y夏蟬冬雪p
他爹宋太宗趙光義那麼想收復燕雲十六州並且多次付諸軍事行動都收不回,他一個被寇準逼著去親征、一有勝算只想著和談的皇帝靠啥收復失地?肯親征 沒跑路已經很不錯了,不要要求太高,畢竟這塊地他爹和他伯都沒收回來
回覆列表
幽雲十六州大致是今天北京河北北方地區,此地區盛產優質馬匹,長期以來作為中原王朝抵抗北方遊牧民族侵略的主陣地,陰山、太行山,大興安嶺也是中原地區的天然屏障。從唐朝中期安史之亂之後,北方遊牧民族得以跨過長城在幽雲十六州地區定居。
收復幽雲十六州一直是北宋王朝的一塊心病,宋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也曾經兩次攻打該地區,結果都以慘敗收場。而到了宋真宗時期,宋朝難能可貴的對遼國打了一場漂亮的自衛反擊戰,簽訂了澶淵之盟。倘若宋朝在獲得勝利之後不與遼國議和,反而北上,是否能收復燕雲十六州?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前文所講,宋朝這場勝仗實際上是以自衛為前提的,也就是說是在本土作戰。從軍事角度上來說,一場防禦戰勝利之後,如果想擴大戰果必須要有高速的機動部隊乘勝追擊,而在古代生產力比較低下的時代,能夠實現這一手段的只有騎兵。眾所周知,宋朝是一個騎兵特別缺乏的朝代。雖然少,但也並不是完全沒有,但是在騎兵戰術運用,部隊士兵培養,將領指揮能力方面遠不及遼國。而且南方的馬匹相對於北方的馬匹來說,質量上要大打折扣。一般是追不上,即使追上了也打不過,打不過也跑不了。所以一旦反擊不能取得迅速勝利,那麼現有的戰果將無法鞏固,宋王朝又要陷入另一次危機。
第二,宋真宗本身並不是一個大有為的君主,確切地說從宋太宗趙光義以後的北宋皇帝都不是有為之君,基本上都是守成之主。這和宋朝重文輕武的國策是脫不了幹解的,國家處在一個文人管理下,尚武之風的逐漸衰退,無論是統治者還是下層民眾對戰爭的畏懼超過了對理想的追求,性格決定了他們的作為。守土尚且不易,談何開疆!
第三,澶州的勝利是宋真宗御駕親征鼓勵前方將士的成果,那麼,如果戰爭接著打下去,宋真宗是否也要一路跟著士兵?如果不去,那麼,戰爭的勝利誰來保證?御駕親征會有兩個前提條件,一、萬不得已;二、徵則必勝。這兩個前提條件有一個不具備都不能親征,更何況兩個都不具備。天子掛帥出征取勝是理所當然的,一旦失敗,政府的威懾力就會大打折扣,明朝明英宗草率御駕親征,幾近亡國地步。誰敢冒如此大的風險?
第四,軍費耗資巨大,即使是像宋朝這樣富裕的朝代,國庫也會告急。中原王朝打仗有一個特點,一要有糧二要有餉。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是中原王朝出兵的命根子。漢武帝北伐匈奴,十萬騎兵要拿五十萬步兵來供應糧草,而且糧草補給線太長,極容易給遊牧民族騎兵快速截斷。而這種問題不會出現在遊牧民族身上,因為他們本身便是逐水草而居,弓馬嫻熟,完全有能力在戰爭中自給自足。
綜上所述,澶淵之盟的簽訂或許不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但確實是最為穩妥的選擇。澶淵之盟簽訂之後,宋遼兩國119年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邊境上的老人兩鬢斑白不知刀兵為何物,在中國古代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經歷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之後,給了中原漢族人民一百二十年的和平生活用於恢復和發展,結果最後還是宋朝不守信用,這才是最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