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開篇第一章,提及了人之“性”對人類生存的必然性與可控性。
賞析(前半段):
“性”:共性、天性、人性、本性(闡明瞭人類的群聚性)。
“道”:人類由天地創生,被天地賦予其優良的天性(上天有好生之德),透過這上天所賦予的天性,人類所在世間說的一切、做的一切、想的一切都被稱為“道”。
“教”:透過天性使然與後天的模仿與學習,使得自身或大眾的個人能力、天賦、才華都在歲月的流逝當中沉澱下來,成為人類不可分割,無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謂的修養與素質)。
說明1:“性”、“道”、“教”其三者同時並存,缺一不可,代表著完整的生命歷程。
說明2:在“道”中,因為夾雜著人類由先天與後天產生的個性屬性,使得三者的閉環並不那麼容易能夠到達“教”的境界(人類往往會迷失在自己的個性當中)。
說明3:人類若完全按照天德所給予的天性來生活,他定然能夠歷經“性”→“道”→“教”的人生歷程,而最終到達人類的巔峰(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合乎天地之理,毫無偏頗的生活,這是人類所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然而,人類終究無法選擇純粹的天性生活,因為,人類在群聚的屬性之上,還有個體的屬性,也就是所謂的個性(其實,共性與個性皆由天性賦予)。個性是無法避免的存在,也許在降生初期並不那麼明顯,但是當一個人擁有其自身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的時候,個性的顯現就開始了。個性的存在,創生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創就了人類個體所存在的意義,也創造了截然不同的成敗與大相徑庭的結局。
引申1:個性對於共性而言,有很強烈的對立屬性(在儒家思想當中,共性,即性本(本性)善,只有一種或是獨立屬性),即善惡、對錯、是非、美醜等(因為,個性的出現更多與人類自身的意識、認知有關),其中,我們把符合天性屬性的個性屬性稱之為人性光輝(優點);我們把不符合天性屬性的個性屬性稱之為人性弱點。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與弱點,且,對於人類自身而言,一個絕對的人性優點,往往能夠成就一個人的一生,甚至流芳百世;一個絕對的人性弱點,往往能夠毀害一個人的一生,甚至遺臭萬年。
引申2:現如今,孩子們或是後代們在共性的培育上,還沒有到達一定的水準(能夠成“道”為最低標準),就任其發揮自己的個性了,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一旦有所偏頗,是無法迴歸到真正的“道”上來的。而對於已經能夠成道(透過共性來做事)的成年人來說,卻也一直在創造個性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與“教”(沉澱)漸行漸遠,或是早已背道而馳了,最終的結果定然如同無法成道的孩子們一樣,在個性的海洋中徜徉著走向滅亡。
引申3:不要害怕孩子的個性會被共性的教育給埋沒了,共性的教育只是為了讓孩子能更“隨心所欲”的發揮自己的個性(完善、健全的共性教育,使得孩子們的個性沒有強烈的對立屬性,孩子們能夠用其自身在後天所學到的共性知識,來完成個性的獨立屬性的詮釋)。
引申4:個性像共性一樣需要教育,且,個性一般與基因有關,換言之,孩子的個性一般能在其親人身上找尋到一定的蛛絲馬跡(有的在直系親屬,而有的卻在很遠的旁系親屬),不能太放任孩子的個性,也不能步入仲永的後塵。
引申5:個性與共性的最佳家庭教育方式。由於個性一般與基因有關,孩子的個性可能會與家中的一個或幾個親人引發共鳴,那麼,可以讓所有的已經透過共性教育的親人們教導孩子共性,而對於擁有與孩子相似個性的親人,則在教育孩子共性的基礎上,對其個性做出自己的判斷與引導,讓孩子有一個較好的成長與學習環境。
賞析(後半段):
說明1:喜怒哀樂即是個性的表現,每個人對外事外物的喜怒哀樂的態度不盡相同,而且所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的狀態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說明2:後半段中所提及的“中”與“合”,前者指的是不表現出自我的喜怒哀樂(或是不表現出自己的個性態度),一種是無需表現,一種是忍住不表現;後者指的是表現出自我的個性態度的同時也需要分場合,分時間。
說明3:其實在說明1、2中,已經可以看出人類的個性是無法避免的存在,而在個性發揮的同時,人類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到底是什麼。
引申1:既然無法避免個性的存在與個性對人類生活、發展與創新的影響,那就只能在消除個性的對立屬性中的違背於天性的惡劣屬性上下功夫。在特定的場合、地點、氣場中,必須隨著氣氛來表達自己的態度,不能隨意發揮與張揚自己的個性(如若社交活動中,能夠給予人類一個較好的個性環境,那是的確可以“消磨”不良的個性屬性的;但,如若相反,人類的不良的個性屬性會掩蓋良好屬性而引導人類走向歧途)。
引申2:個性需要辯證的對待,個性的存在有利有弊,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一腳翹上天。個性需要依靠時間、空間、環境、氣場等來打磨,當個性所給予人類的人性光輝能完全掩蓋或是吞噬人性弱點的時候,這一般就代表著個性教育的成功。
引申3:若是每個人都能無所偏頗的運用自己的個性來促使社交環境的高尚與雅緻,那麼,整個人文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的和諧與美好,我們所處的環境也就不會對己身造成危害或是災難。如此一來,改善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和諧了整個人類生活,天地所賦予我們的天性與個性和睦相處,也就最終企及了人類存在於世間的最大意義。
《中庸》的開篇第一章,提及了人之“性”對人類生存的必然性與可控性。
賞析(前半段):
“性”:共性、天性、人性、本性(闡明瞭人類的群聚性)。
“道”:人類由天地創生,被天地賦予其優良的天性(上天有好生之德),透過這上天所賦予的天性,人類所在世間說的一切、做的一切、想的一切都被稱為“道”。
“教”:透過天性使然與後天的模仿與學習,使得自身或大眾的個人能力、天賦、才華都在歲月的流逝當中沉澱下來,成為人類不可分割,無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謂的修養與素質)。
說明1:“性”、“道”、“教”其三者同時並存,缺一不可,代表著完整的生命歷程。
說明2:在“道”中,因為夾雜著人類由先天與後天產生的個性屬性,使得三者的閉環並不那麼容易能夠到達“教”的境界(人類往往會迷失在自己的個性當中)。
說明3:人類若完全按照天德所給予的天性來生活,他定然能夠歷經“性”→“道”→“教”的人生歷程,而最終到達人類的巔峰(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合乎天地之理,毫無偏頗的生活,這是人類所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然而,人類終究無法選擇純粹的天性生活,因為,人類在群聚的屬性之上,還有個體的屬性,也就是所謂的個性(其實,共性與個性皆由天性賦予)。個性是無法避免的存在,也許在降生初期並不那麼明顯,但是當一個人擁有其自身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的時候,個性的顯現就開始了。個性的存在,創生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創就了人類個體所存在的意義,也創造了截然不同的成敗與大相徑庭的結局。
引申1:個性對於共性而言,有很強烈的對立屬性(在儒家思想當中,共性,即性本(本性)善,只有一種或是獨立屬性),即善惡、對錯、是非、美醜等(因為,個性的出現更多與人類自身的意識、認知有關),其中,我們把符合天性屬性的個性屬性稱之為人性光輝(優點);我們把不符合天性屬性的個性屬性稱之為人性弱點。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與弱點,且,對於人類自身而言,一個絕對的人性優點,往往能夠成就一個人的一生,甚至流芳百世;一個絕對的人性弱點,往往能夠毀害一個人的一生,甚至遺臭萬年。
引申2:現如今,孩子們或是後代們在共性的培育上,還沒有到達一定的水準(能夠成“道”為最低標準),就任其發揮自己的個性了,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一旦有所偏頗,是無法迴歸到真正的“道”上來的。而對於已經能夠成道(透過共性來做事)的成年人來說,卻也一直在創造個性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與“教”(沉澱)漸行漸遠,或是早已背道而馳了,最終的結果定然如同無法成道的孩子們一樣,在個性的海洋中徜徉著走向滅亡。
引申3:不要害怕孩子的個性會被共性的教育給埋沒了,共性的教育只是為了讓孩子能更“隨心所欲”的發揮自己的個性(完善、健全的共性教育,使得孩子們的個性沒有強烈的對立屬性,孩子們能夠用其自身在後天所學到的共性知識,來完成個性的獨立屬性的詮釋)。
引申4:個性像共性一樣需要教育,且,個性一般與基因有關,換言之,孩子的個性一般能在其親人身上找尋到一定的蛛絲馬跡(有的在直系親屬,而有的卻在很遠的旁系親屬),不能太放任孩子的個性,也不能步入仲永的後塵。
引申5:個性與共性的最佳家庭教育方式。由於個性一般與基因有關,孩子的個性可能會與家中的一個或幾個親人引發共鳴,那麼,可以讓所有的已經透過共性教育的親人們教導孩子共性,而對於擁有與孩子相似個性的親人,則在教育孩子共性的基礎上,對其個性做出自己的判斷與引導,讓孩子有一個較好的成長與學習環境。
賞析(後半段):
說明1:喜怒哀樂即是個性的表現,每個人對外事外物的喜怒哀樂的態度不盡相同,而且所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的狀態也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說明2:後半段中所提及的“中”與“合”,前者指的是不表現出自我的喜怒哀樂(或是不表現出自己的個性態度),一種是無需表現,一種是忍住不表現;後者指的是表現出自我的個性態度的同時也需要分場合,分時間。
說明3:其實在說明1、2中,已經可以看出人類的個性是無法避免的存在,而在個性發揮的同時,人類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到底是什麼。
引申1:既然無法避免個性的存在與個性對人類生活、發展與創新的影響,那就只能在消除個性的對立屬性中的違背於天性的惡劣屬性上下功夫。在特定的場合、地點、氣場中,必須隨著氣氛來表達自己的態度,不能隨意發揮與張揚自己的個性(如若社交活動中,能夠給予人類一個較好的個性環境,那是的確可以“消磨”不良的個性屬性的;但,如若相反,人類的不良的個性屬性會掩蓋良好屬性而引導人類走向歧途)。
引申2:個性需要辯證的對待,個性的存在有利有弊,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一腳翹上天。個性需要依靠時間、空間、環境、氣場等來打磨,當個性所給予人類的人性光輝能完全掩蓋或是吞噬人性弱點的時候,這一般就代表著個性教育的成功。
引申3:若是每個人都能無所偏頗的運用自己的個性來促使社交環境的高尚與雅緻,那麼,整個人文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的和諧與美好,我們所處的環境也就不會對己身造成危害或是災難。如此一來,改善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和諧了整個人類生活,天地所賦予我們的天性與個性和睦相處,也就最終企及了人類存在於世間的最大意義。